APP下载

隔震项目总承包模式研究

2013-10-19殷许鹏孙亚娟

河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隔震承包商支座

殷许鹏 潘 文 孙亚娟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云南 昆明 650500)

1 引文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许多经历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在抗震设防类别高、地震烈度大的情况下采用隔震措施的经济性也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隔震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特殊性,隔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缺乏,传统的承包模式下隔震项目建造的周期长,业主协调设计、采购、施工等各方的工作量大,业主的项目投资成本很难控制等不足,采用传统模式不利于隔震项目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当前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工程普及相脱节,本文将总承包模式引入隔震项目的建设,通过分析总承包模式中各方在隔震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权利和义务,项目招投标方式的研究以及总承包商怎样在项目结束后进一步的对项目进行后期的维护等问题的探讨。希望通过该模式的研究能找到促进隔震技术推广的途径,有利于隔震项目的建设,保证业主的利益,促进承包商自身的发展的目的。

2 传统模式下隔震项目的建造

传统模式下(“设计-招投标-建造”模式)隔震项目的设计建造是业主聘请一般两家设计单位分别对隔震层和上部结构设计,然后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施工方进行施工,另外委托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传统模式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是平行关系,都对项目和业主负责。传统模式下隔震项目建造中组织关系(见图1)

图1 传统模式下隔震项目建造中组织关系示

隔震建筑设计及所采用的材料与以往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与传统抗震设计相比,隔震建筑设计对一般设计人员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1]。因此,目前国内的隔震设计一般分两个部分进行,隔震部分的设计委托专业的隔震设计单位,其他部分的设计委托给普通设计单位。该模式下隔震项目的设计周期比传统抗震设计项目要长,业主协调设计的工作量也大。

隔震建筑的施工,特别是支座的施工以及与隔震相关的构造措施尤为重要。隔震建筑核心元件就是支座,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隔震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到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的安全。但是由于从事过隔震项目的施工者少,许多隔震项目施工工程中,施工人员先学习、摸索施工方法,再去施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不能保障。

隔震支座的选用和采购是隔震建筑材料采购的重点,当前的隔震支座采购大部分是在设计完成后根据需要去采购,隔震支座安装前要做验收检查等工作,造成整个采购过程周期比较长。当前隔震当前大部分的施工者对支座的采购和验收检查程序不熟悉,采购、验收检查过程容易造成漏项,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

现已建好的隔震建筑大部分有业主或业主委托物业负责后期的管理,而大部分业主和物业管理人员对隔震项目比较陌生,造成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不能确保地震发生后隔震支座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或作用。

隔震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业主管理和协调设计、施工的工作量大,易出现责任不明,使得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相互推诿;造成业主在方案的选择时并不优先选择隔震技术,这样不利于隔震项目的推广。

3 总承包模式介绍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以下简称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主要有如下方式: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EPC)、交钥匙总承包(Turnkey)和设计—施工总承包(Design-Build D-B)[1]。采用总承包模式进行隔震项目的建造,对于业主和参与的总承包商来说都十分有利。

就业主而言采用总承包模式进行隔震项目建造对其十分有利。第一,有利于控制投资,降低工程成本。总承包模式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投资相对固定,参与投标的承包商要考虑方案的竞争性。因此,总承包商会综合考虑设计、施工和采购等诸多因素,使设计、施工和采购各阶段的工作实现合理深度交叉,各个阶段也会考虑降低成本,从而从根本上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国外的经验表明,实行项目总承包(D+B)模式,平均可以降低造价10%左右[2]。第二,有利于控制进度,缩短工期。由于只进行一次招投标,相比传统模式招标工作占用的时间大大减少,另外,总承包商在项目各个阶段合理交叉和快速路径法(Fast-Track)来缩短项目建设工期。第三,有利于合同管理,减少业主协调的工作量。业主只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单一的权责界面也使得业主只需与总承包商保持联系,消除了责任盲区。最后,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虽然业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干预很少,总承包模式更注重于最后的竣工验收,另外,业主一般在前期就聘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工程管理公司)帮助业主进行管理工作,还有监理工程师会对项目建设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所以工程质量可以得到控制。

就参与的总承包商来说采用总承包模式对其有诸多好处。首先,总承包模式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实施总承包可以是企业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其次,实施总承包使企业拥有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优势,在项目的融资、产品的采购和分包管理的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再次,总承包商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设计、施工,以节约建设成本,增加利润。另外,实施总承包模式可以刺激总承包商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由于总承包模式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实施总承包的项目比较少,因此,作为企业,谁能将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发挥好,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

4 总承包模式下隔震项目的建造

隔震项目的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选择一家总承包商或者总承包联营体负责整个隔震工程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施工以及隔震建筑后期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任务。具体来说,业主请咨询公司对项目进行隔震技术和非隔震技术的技术、经济比较,建设方案确定后,若采用隔震技术建造,咨询公司帮助业主作项目的概念和方案设计并设计费用估算,接着业主通过双阶段(Two-step)招标方式选择总承包商,选定的总承包商负责隔震项目的设计、施工、材料采购以及隔震项目完成后协助业主维护管理隔震建筑的工作,在总承包商进行项目建造过程中,业主聘请监理单位进行项目的监理工作。总承包模式下隔震项目建造中组织关系(见图2)

图2 总承包模式下隔震项目建造中组织关系示意图

通过分析总承包模式下隔震项目在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和后期维护阶段的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隔震项目在传统模式下建造的不足。将总承包模式引入隔震项目的建设,大大促进隔震技术的推广,有利于业主选择有价值的承包商,同时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建设工期,便于项目后期的管理的目的。

4.1 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总承包商应明确“业主的要求”,紧密联系业主做好项目的前期总策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根据批准的概预算和工期完成项目建设过程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隔震建筑的设计是总承包商的设计部门设计,设计部门熟悉上部结构、隔震层、地基基础和隔震构造处理等的设计,不存在传统模式下两个设计单位协调问题,设计的周期与传统模式下相比将大大缩短。在此期间,总承包商可以根据设计部门确定的隔震支座的规格、数量和检验方法开始进行隔震支座采购的招标投标,组织设计部门专业人员对合格供货商提供的标书技术部分进行评定,拿出意见供采购部门参考。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隔震支座的采购对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该阶段,设计部门会结合施工部门的特点和能力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也给施工部门带来了“方便”,在施工阶段也短了建设的工期。

4.2 采购阶段

除了一般的建筑设备、材料的采购,隔震项目还要进行隔震支座的采购、产品的验收检查和试验管理措施;这个阶段采购部门先期密切联系设计部门,根据设计部门对产品的要求和采购意见,提前选择供货商,提前做好支座等设备材料的订购和试验准备工作。进入项目施工阶段后,根据项目的进展,确保供货商在保证设备、材料合格的前提下,按照交货日期及时提供产品。这种模式下避免了对支座的采购和验收检查程序不熟悉,采购、验收检查过程容易造成漏项,采购周期过长,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等情况的出现。这个阶段采购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材料、设备的供应,缩短项目工期。

4.3 施工阶段

隔震建筑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或基础)的施工方法及质量管理与普通抗震建筑相同,隔震层的施工是隔震建筑施工的关键。总承包商从事大量隔震项目的建设,经验丰富,专业化的隔震支座安装团队熟悉支座安装的工艺过程,避免现学现用的情况,同时保证了隔震支座安装的质量,提高了效率。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措施【4】(《抗震规范》12.2.7,1 款),隔震建筑要发挥隔震装置的减震效果,就必须保证隔震装置可以自由的移动。穿越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的措施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4】(《抗震规范》12.1.3,4 款),对于熟悉隔震建筑的施工的总承包商这些要求能很好的完成。隔震建筑完工后同样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竣工验收。除了一般部位的检查外,还要对隔震构件,隔震层、建筑外围、设备配管、配线可挠部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作为维护检验的初始值(初次进行隔震项目建设的施工者这部分容易忽视)。采用总承包模式,调动施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施工单位进行专业化施工,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4 后期管理

隔震建筑要定期进行隔震装置和隔震构造,才能使隔震装置在地震中正常发挥作用,保护业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总承包商对该建筑比较了解,经验比较丰富,技术先进,当建筑物遭遇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后总承包商能根据隔震层受损程度,及时进行(维修、更换等处理)。因此,业主委托总承包商对隔震建筑使用期间必要的维护管理工作是非常合适的。避免现在普遍存在的大部分业主和物业管理人员对隔震项目比较陌生,造成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隔震支座在地震发生时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或作用情况的发生。

对于隔震项目,业主在采用总承包模式时最主要的工作是如何选择承包商。业主在确定采用总承包模式进行隔震项目的建造后,一般会聘请专业的工程咨询公司进行隔震项目的概念和方案的设计,提出费用的概算,然后进行招标,招标可以公开招标也可以邀请招标,建议选择有隔震建设经验的承包商。招标过程中采用两阶段招标,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开评定,当技术标被认可的承包商才能进行商务标的评定。

5 结语

隔震项目在我国建造的数量已经不少,但是相比普通建筑,隔震建筑比例还是很少,从事隔震项目的设计、施工、隔震产品制造的厂商都很少,将总承包模式引入隔震项目的建设,借鉴其他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隔震建筑建造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隔震项目总承包模式。

[1]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建设部课题-建筑隔震设计施工管理措施研究报告2012

[2]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3]孙继德.项目总承包模式[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9):51-54

[4]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隔震承包商支座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改性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市政桥梁工程中的隔震设计分析
基于ANSYS-UM联合仿真的减振支座减隔振性能研究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LRB-DSB三维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分析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关于公共建筑防震减灾新技术应用的研究
铁路桥梁支座耐磨材料的性能研究与优选应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