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3-10-18朱晓刚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估价培养目标实训

朱晓刚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环境工程系,郑州 450008)

房地产估价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房地产价格相关的经济活动必将更加活跃,房地产估价活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估价行业快速发展并不断规范,相应的,评估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调查,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有约10%~15%在不动产估价及相关的中介机构就业[1]。而对于评估人才的培养来说,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目前高职院校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欠明确、内容选取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环节设置脱离实际、组织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实现,对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决定了课程教学改革是基于工学结合的改革,具体就房地产估价课程而言,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从层次定位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位于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其培养的是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也就是说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能体现能力本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房地产估价的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相一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具体的职业岗位而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就是职业能力。所以,房地产估价的课程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形成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评估方法,按照房地产评估作业程序,遵照房地产估价规范,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具体的房地产估价项目。形成职业能力是课程的总目标,而这个总目标是通过三个分目标来实现。这三个分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认识房地产价格并掌握房地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评估方法进行房地产价格评估)、态度目标(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二、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培养目标是课程内容选取的导航,合理的内容选取应符合高职学生自身实际,与课程培养目标一致,体现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应该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3]。就房地产估价课程而言,在内容选取上应轻相关房地产价格形成和评估的基本理论,重房地产估价方法及其在估价实务中的应用和具体估价项目的作业实践,在兼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做到基本理论适度够用,实践内容强化训练。教学内容的具体选取以课程教材基础,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为参考,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房地产估价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三、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摒弃传统的教与学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能够融教、学、练、做于一体,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并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教学方法。职教改革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房地产估价这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任务驱动法尤为合适。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当然,在房地产估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用到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现场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和任务驱动法一起构成一个方法体系,而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四、优化课程教学环节设计与组织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设计交由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在任务实施中体现学习与就业的结合、教学情境与职业岗位的结合。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学会“用教材”[4],敢于打破教材体系,根据任务驱动法的需要,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与培养目标对应的教学模块,并进一步对教学模块进行重组,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1.课程教学模块设计。

房地产估价的教学模块设计应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也就是说每个模块应该与房地产估价实践中需考虑的事项和相应的内容对应。具体而言,教学模块可分为两个层级,包括新闻评析、项目课程、生产实训三个一级模块,每个一级模块进一步细分为几个二级模块,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房地产估价教学模块及对应职业能力

由表1可见,二级模块对应的职业能力体现了课程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而态度目标则体现于根据教学模块设计的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另外,合格的房地产估价人员除了掌握基本理论、方法、操作程序及技巧外,还需了解相关政策、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相关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出于这种考虑,在教学模块设计中增加了教材无法涉及的新闻评析模块,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也是职业能力必备的相关信息。

2.课程工作任务设计。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工作任务设计分为课堂学习阶段和生产实训阶段,两个阶段的任务设计都与一级模块相对应。课堂学习阶段的任务设计是将各一级模块对应的二级模块进行有机串联形成工作任务,这种设计避免了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脱节,并使课堂学习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实际岗位工作更接近。实训阶段则以顶岗的形式,采用全真的完整的估价项目作为工作任务。

(1)课堂学习阶段的任务设计。

课堂学习阶段的工作任务包括新闻评析和项目课程。新闻评析应基于真实的政策、市场环境,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近阶段房地产市场价格信息及与房地产价格关联性较大的政策新闻、业界新观点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试着给出自己的理解。项目课程是通过情景模拟,设计不同房地产类型、不同估价目的的仿真估价项目,让学生去完成项目估价。

(2)实训阶段的任务设计。

实训阶段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到企业参与评估实践,在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一个全真房地产估价项目的评估作业,并将评估报告作为工作成果接受考核。

3.课程教学组织实施。

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也分为课堂教学阶段和实训阶段,这与任务设计相一致。课堂教学阶段主要在教室进行,实训阶段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1)课堂教学阶段的组织实施。

根据所设计仿真估价项目的数量将学生平均分组,形成若干个工作小组,然后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各个工作小组,由其组员协同完成。新闻评析是每次课前10分钟的例行任务,每个小组将按要求搜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与所有同学分享,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后老师进行必要的点评、总结和补充。这一任务的实施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养成关注专业相关信息的好习惯,并形成搜集、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

新闻评析环节之后进入项目课程。教师将设计好的仿真估价项目在学期初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寻找完成项目的办法,教师给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引导。项目进行中,二级模块涉及的知识依次出现并被应用,相关问题也被不断提出。先由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再给予帮助。一些共性的问题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解中要适时融入相关知识。项目完成后,先由任务小组对成果进行自评,然后任务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各小组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后进入成果验收阶段。成果验收要求全体师生参加,共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负责总结,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闪光点要大力表扬,建立学生自信心,对存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消除学生的疑惑。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不是一个而是一组房地产估价项目,涉及商业、住宅、工业等不同的房地产类型和抵押、出让、转让等不同估价目的,通过不同项目的执行,学生能较全面掌握房地产估价的技能。

(2)实训阶段的组织实施。

在课堂教学阶段结束后,根据实训基地的数量将学生重新分组,分批次安排到实训基地,参与真实项目作业,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课堂学习阶段的延伸,学生将在前一阶段所学所练应用到实践中,通过任务的完成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同时又一次强化了自信心。

五、采用“244”课程考核方式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房地产估价课程考核必须摒弃 “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要做到既考“学”又考“工”,同时还应对工学过程进行考核。对“学”的考核就是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考核,对“工”考核就是对技能的考核,对工学过程的考核就是对态度的考核,这与房地产估价课程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相对应,利于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房地产估价课程考核中适合采用“244”考核方式,即平时表现占20%,课程考核占40%,实训考核占40%。其中平时表现的考核依据为:课堂上新闻评析环节中相关信息搜集与归纳分析情况,项目课程执行情况,实训环节企业反馈的相关信息,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进取态度等。项目课程的考核依据为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实训考核的依据为评估项目完成后提交的房地产估价报告。

六、结语

工学结合模式下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于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教学质量不但依赖于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进,还依赖于教学资源体系的支持。具体到房地产估价课程而言,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建设,房地产估价模拟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本教材的编写出版等,这些都是对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持。但是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因教学资源欠缺或利用不当,使这些方面成了课程改革的瓶颈,而突破这些瓶颈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有着重要意义。

[1]付梅臣,付薇.《土地估价》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5,(3):84-86.

[2]谢明荣,邢邦圣.浅谈高职培养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1-02-19(03).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14-17.

[4]何文明.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08-09(02).

猜你喜欢

估价培养目标实训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成交价格的关联因素分析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卡拉瓦乔巨作 遗失百年后估价1亿欧元上拍,真伪存疑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8《富春山居图》:估价500亿的名画如何颠沛流离600年?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