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福利养殖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世界动物福利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3-10-14王亚辉

中国猪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源性福利动物

本刊记者 王亚辉

2013年11月28~29 日,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等单位主办的 “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在北京举行。众多来自政府、企业、驻华使馆以及关注环保和绿色发展的国际组织代表围绕 “迈向绿色低碳,深化产业变革,永续和谐发展”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首次设立了国际动物福利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就动物福利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对话。动物福利论坛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让公众、企业和政府了解动物福利与人类面临的全球重大挑战的关系以及动物福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动物福利关乎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凸显,人类与自然、动物的和谐共处变得越来越重要,动物福利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动物福利不是给动物额外的待遇,而是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保护动物免受伤害,保持动物的康乐生存状态。英国农业动物福利协会(FAWC)提出保障动物福利应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即让动物享有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疼痛、伤害和疾病困扰,免受恐惧压力以及可表达自然行为等五项自由。这一概念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动物福利的理念广为传播,许多国家对动物福利立法。但在我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还缺乏深刻认识,保障动物福利的观念还很淡薄,这也是我国动物福利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秘书长李军洋表示,动物福利不是简单的让动物吃好喝好的问题,作为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产业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动物福利与环境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物福利改善的前提是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没有良好的空气、水源、饲草、土壤,动物不可能健康的生长、繁殖。只有给人类提供动物源性食品的动物是健康的,人类的健康才能得以保证。另外,保障动物福利,提高畜牧生产效率,有利于畜牧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首次举办动物福利分论坛,具有里程碑意义。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指出:“我们着眼于动物,必先着眼于人;要改善动物的处境,必先转变人的观念。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动物福利问题,因为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生态、伦理以及公共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人们多思维多角度的审视。作为深化产业变革、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重要一环,动物福利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健康以及全球动物福利的推广发挥重要作用。”

WSPA人道与可持续发展全球项目总监查理·鲍威尔介绍说,全世界每年约有730亿只农场动物用于食品生产。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0~2015年,全球肉制品的需求量将增长73%,奶制品的需求量将增长58%。在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短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充足安全的食品生产,是全世界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国,中国更应该重视这些问题。他认为,良好的农场动物福利有如下益处:一是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口依靠动物实现食物、收入和经济保障,提高农场动物福利水平,有利于改善农民生计,稳固畜牧业经济基础,延伸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二是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动物福利水平低,农场生产效率就会下降;而生产效率低的农场,其动物福利水平也较低。改善农场动物福利,对农场生产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三是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动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产生量的14.5%~18%,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以奶牛为例,通过提高奶牛的生产福利,改善其繁殖性能、残疾和乳腺炎状况,可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10%。四是有利于减少疾病传播,提高产品品质。动物在屠宰前经常会被长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会给动物造成压力,导致应激,会增加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增强疾病的传染性,也会降低产品品质。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运输,运输距离也应尽量短。五是有利于企业的对外宣传和营销活动。面对发达国家严格的动物福利门槛,我国提高动物福利水平,可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创造更多商机。

动物福利关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近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和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危害严重,影响广泛。“餐桌隐患”重重,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增加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替老百姓打好“保胃战”成为当务之急。其实,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生产源头控制缺失,在养殖或加工环节出现问题,而缺乏健康、可持续的养殖技术、管理体系和科学、健全的动物福利保障体系是导致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最深层次原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会长王培知,曾在质检系统长期从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实践和领导经验。她认为,虽然国家在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但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屡屡发生,这说明安全食品不是检测和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推动农场动物福利工作,推广健康养殖和科学管理,保证动物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都能受到最大程度的“善待”,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自然得到提升,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自然可以得到保障。因此说,农场动物福利对于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来自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的贾宁认为,我们现在关注动物福利,不仅说明社会在进步,更突显了人们安全健康的饮食消费理念的普及和提升。如何生产出绿色安全的、让消费者放心食用的动物源性食品,是摆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行业面前的艰巨任务,也给我们的动物福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动物福利现状并不乐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激素等违禁药物的滥用,给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他强调,不关注动物福利,人类将自食恶果。2008年,中国奶业界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不尊重动物福利、不重视科学饲养、不善待动物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暴发的例子。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终也有利于人类健康生活。

农业部原总兽医师、中国兽医协会会长贾幼陵谈到,动物福利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直接相关,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的关系是全球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新课题。在动物养殖环节,差的动物福利造成动物健康问题,从而被迫使用大量抗生素,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一些不法分子甚至违背动物天性,强行干预动物的生长发育,使用激素等促生长剂,通过食物链发生连锁反应,危害食品安全。在动物运输环节,差的动物福利会造成动物体内淤血以及PSE肉等食品质量缺陷,大大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他指出,改善动物福利,可以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动物用药,有利于提高动物健康和防疫水平,提升畜产品品质,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另外,建立动物福利标准对规避贸易壁垒、扩大畜产品贸易也具有重要作用。

改善动物福利须立足本国国情

动物福利这一概念并非源于中国本土,而是一个舶来品,是随着国内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以及国际畜产品贸易壁垒限制而由国外引入的。近年来,通过政府、相关机构、组织的不懈努力,动物福利的宣传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公众对于动物福利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动物福利的认知程度、保护意识和立法实践等方面远远落后,动物福利水平较低,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动物福利水平与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文化背景、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动物福利事业,必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目前我国畜牧业还很不发达,保障重要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仍是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仍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这种养殖模式在带来规模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动物福利问题,如动物生存空间受限,生理压力增大,免疫机能下降,健康问题突出,疫苗、药物依赖性增强,畜产品药物残留严重,食品安全风险增加,同时造成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另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动物福利这个概念还很陌生,他们普遍认为,人的福利尚待提高,何谈动物福利,他们觉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不可思议,让普通民众去正确理解并接受动物福利并不容易。因此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得到广大公众普遍认同的动物福利保障体系十分必要。

世界农场动物协会中国代表周尊国认为,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动物福利概念,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无论是在畜牧业生产水平还是在畜产品供需矛盾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情况不同。中国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畜禽产品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我们应研究出一套可持续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同时又能保证动物福利的养殖体系来造福社会。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玉田认为,我国国情特殊,同时面临着食品供给、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三大压力,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成为发展方向。高密度饲养、抗菌促生长剂的大量使用恰恰影响了动物福利,使得动物的“五大自由”得不到保障。他指出,结合中国国情,改善动物福利应从生理、环境、卫生、行为、心理福利等五个方面着手,实行科学饲养,以保证畜产品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安全。

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包军教授谈到,在中国改善动物福利,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和健康养殖。与现行的大规模、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相比,适度规模的健康养殖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这样既实现了规模经营,又考虑到了动物的基本福利,有利于安全优质的动物源性食品的高效生产,有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顾宪红认为,推行适度规模、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是可行的。适度规模养殖不同于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以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代替了粗放式、低效率的管理,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又区别于高度集约化、机械化、超大规模的养殖模式,避免了高密度饲养带来的动物福利和产品品质问题。实行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污的沼气转化和沼液、沼渣还田利用,有利于解决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践动物福利的主体是企业

实践动物福利、倡导绿色发展需要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力争构建由政府来推动,社会来监督,企业来践行的动物福利事业发展格局。其中,企业的实践主体角色尤为重要,企业支持并积极实践动物福利是实现福利化养殖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企业界应凝聚动物福利共识,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福利养殖的发展。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席春玲女士强调,动物福利应走进企业,从企业做起,养殖企业在实践动物福利方面应发挥主力军作用。健康动物是养出来的,在养殖环节做好动物福利工作关键是要为动物构建具有良好福利的生存环境,提高其生活舒适度和健康水平。她希望通过建立动物福利的示范基地,将福利养殖的理念落实到动物养殖环境的改善上来。同时她认为,动物福利与企业发展是可以实现双赢的,在改善动物福利、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可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为动物福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继伟表示,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走绿色、环保、生态的发展道路,坚守“以环保促发展、以绿色强实业”的理念,在提供给客户的现代化畜禽场建造“交钥匙”工程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中,坚持“为动物缔造舒适的居住生活”的原则,公司从内外养殖环境的改善着手,为猪群提供全自动的环境控制系统、欧盟标准的福利漏缝地板、母猪智能饲喂系统和粪污处理系统等,满足了猪群的生长需求和自动清粪的工艺要求,使动物更舒适、更自由、更健康地生活,减少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增加了动物的福利。同时,公司正在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将畜牧业的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与种植业结合,实现了种养结合、变废为宝、循环经济发展。

在践行动物福利方面,大型企业应勇做标兵,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心主任程宗佳指出,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益,首先要给动物更好的福利。中粮集团一直非常关注动物的健康养殖和福利的改善,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从动物营养提升和饲料高效利用的角度在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比如,在饲料配方上下功夫,促进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和营养平衡,减少氮、磷的排放和粪污的产生;在饲料里添加酸化剂等,通过抑制细菌而减少动物发病;改进饲料加工工艺,控制饲料原料的粉碎粒度,如玉米的粉碎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并可减少粪便排放,从而有益于动物福利和环境改善。

践行动物福利并非遥不可及,福利养殖也不一定是高投入、高成本工程,也不是只有大企业才能做到。河北新老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光鸿谈到,福利养殖听起来好像需要高投入,使很多养殖企业望而却步,但实际并非如此。他现身说法,以其公司发酵床生态养殖为例给大家介绍了低投入实现动物福利和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实践。他们利用当地的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廉价的农业副产品、废弃物配以专门的微生态菌种垫圈养猪,垫料里的微生物可以快速降解猪只的粪尿排泄物,无需冲洗猪舍,从而实现了零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另外,猪群生活在宽敞、松软的发酵床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猪肉品质明显改善。至于发酵床的核心要素菌种的采集,光鸿表示,由于菌种地域性较强,他们直接从当地收集,不在市场上采购,节约了很大成本。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动物健康是人类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动物福利,倡导健康养殖,改善动物的生存状况,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对于壮大畜牧业经济、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控制、实现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善待动物其实也是在善待人类自己。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世界动物福利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社会各方凝聚动物福利共识,加深对动物福利和畜牧行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的认知,共同推动我国动物福利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源性福利动物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Take Away Pizza ?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