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教育门户网站测评 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3-10-11徐晓春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教育部门门户网站教育局

徐晓春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Internet以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信息技术而发生了极其重大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

一、门户网站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个门户网站在美国建立,到90年代末校园门户网站开始在高校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各种类型和内容的网站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各类教育门户网站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也具备了应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条件,公众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门户网站的服务作用日益明显。教育门户网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依法治校、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服务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做好教育部门和学校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渠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教育网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网站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二、开展教育门户网站测评的重要性

在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为了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赶上时代的步伐,纷纷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这些网站的建设水平如何,管理是否规范,资源建设符不符合学生、教师的需求,互动交流服务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反映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用信息化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水平。

对教育门户网站进行评价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门户网站建设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评价者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互动可以提高他们对网站建设和管理的认识,对其在网站建设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指导,解决网站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评价的结果可以了解自己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了解网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和提高网站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方向;对各教育部门和学校门户网站的评价结果,是对其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种判断,优秀的网站可以为其他网站起到示范作用,从而促进教育部门和学校网站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网站更好地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服务。因此,教育门户网站评价是规范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网站建设、提高其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能力、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教育门户网站测评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1.开展前期调研,认真制定测评指标

2011年是我们在贵阳市开展教育门户网站测评工作的第一年,我们搜集并研究国家、省、市对教育局网站、中小学网站建设的相关文件及发展要求,准确把握教育部门网站、中小学网站发展趋势,结合贵阳市各区(县、市)教育局、中小学校网站现状,提出了我市教育门户网站测评的总体需求,和专业人员一起根据需求拟定了相应的测评指标。

根据教育局和学校职能性质的差异,2011年我们设计了两套指标,分别是《2011年度贵阳市区(市、县)教育局网站测评指标体系》和《2011年度贵阳市中小学校网站测评指标体系》。

2011年的测评完成后,我们发现对所有的中小学校门户网站采用同一套指标来测评并不十分科学。于是,2012年我们在充分征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作了相应的调整。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将《中小学校网站测评指标体系》调整为两套指标,分别为《2012年度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站测评指标体系》和《2012年度贵阳市高中阶段学校网站测评指标体系》,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区(市、县)教育局网站测评指标体系》仍然保持不变。

两年来,我们通过调研不断征求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测评指标体系,使之更加符合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至此我市教育系统门户网站测评指标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体系。区(市、县)教育局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门户网站测评指标体系以信息公开、部门服务(学校)、互动交流、网站设计为一级指标,在强化网站框架规范性的基础上,重点考查网站内容的完整性。其中区(市、县)教育局门户网站测评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门户网站测评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高中阶段学校门户网站测评指标在信息公开、学校服务、互动交流、网站设计4个共性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网站”和“网站管理”两个一级指标。“英文网站”指标旨在引导高中阶段学校提高学校办学视野及美誉度,使高中阶段学校向国际化发展。同时,通过“网站管理”指标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提高认识,为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必要的保障。此套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度贵阳市教育部门和学校网站测评一级指标权重分配对比表

2.区域择优推荐,逐步扩大测评范围

在开展教育门户网站测评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明确2011年首批参加网站测评的单位为我市所有区(县、市)教育局网站11家,市直属学校19家,各区(县、市)教育局推荐所辖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学校网站共33家,总计63家网站。

2012年我们根据2011年的测评情况,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中阶段学校网站建设的要求,将网站测评的范围作了适当的调整。11个区(县、市)教育局网站数量不变;各区(县、市)教育局推荐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初中各1所学校网站共22家;将全市106所高中阶段学校门户网站纳入测评范围(最终参与测评网站71个),共计104家网站。

从测评的范围来看,2012年我们一方面坚持“以点带面”,继续由各区(县、市)教育局推荐所辖义务教育阶段优秀学校网站参评;一方面加强“逐步推进”,将教育信息化程度水平较高的高中阶段学校门户网站全部纳入测评范围。形成了高中阶段学校门户网站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门户网站择优示范、区(县、市)教育局门户网站稳步提升的局面。

3.加强培训和指导,促进网站建设和整改

开展一项新的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工作思路,但是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加强了培训、指导和总结。

其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指标培训。每年测评计划下达后,坚持将指标培训放在首位。根据中小学校门户网站和区(市、县)教育局门户网站不同的职能特点,对测评指标体系作深入而全面的解读,使各参评单位深入理解测评指标及相关测评要求,要求各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网站进行建设及整改。

其二,注重中期调研,加强指导和检查。根据参评单位的需要以及上一年测评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入到部分单位进调研和指导,和学校共同研究网站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和建议。

其三,及时总结反馈,组织优秀网站交流经验。每年年终及时召开测评工作总结会,通过对测评结果的总结、点评以及优秀门户网站的经验交流,区(市、县)教育局和相关学校对其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他们网站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门户网站真正发挥应有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学到了办法。

四、持续开展教育门户网站测评,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

我市教育部门和学校门户网站的测评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两年,通过连续两年的网站测评工作,我市教育系统门户网站建设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网站建设不断规范,网站管理不断加强,网站功能不断强化,“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发展”的目的基本实现。

1.通过门户网站测评,对网站体现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认识得到逐步加强

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学校纷纷成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门户网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以现代教育技术组为核心力量、相关科室信息化技术骨干以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工作机构;拟定了门户网站建设方案,并纳入区(市、县)和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制定了相关政策,落实配套经费,构建了相关管理组织网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把门户网站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区(市、县)教育局和学校对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重要性认识逐步加强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意识。

2.通过门户网站测评,提升教育部门和学校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程度和水平

经过两年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和学校门户网站建设水平逐步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我市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化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成为体现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公开方面,优先利用门户网站设立“中小学信息公开专栏”的方式得到逐步巩固与完善,加强了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公开的便捷性与时效性。在学校服务方面,通过开辟与教师、学生、家长及公众服务相关的信息化平台及栏目,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地获取课外信息及知识,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教师的互动,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再一方面通过成绩和学籍查询等功能栏目的设置,展现了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成效。在互动交流方面,通过多种网络互动方式的设立,利用网站这一直观、开放、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架起了教育部门和学校与公众交流的桥梁,拉近了学校和家长、大众沟通及对话的距离。

3.通过门户网站测评,找到差距与不足,不断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通过连续两年的测评,按照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逐步掌握了我市各区(县、市)教育局及中小学校网站的运行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既有客观原因,如我市和发达地区相比,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教育信息化经费不足、网站管理人员编制紧张等;也有主观的原因,如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学校领导对网站建设和管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网站建设及管理的指导和培训不够等。

在网站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产生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教育部门和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大对包括网站建设在内的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通过网站测评等手段加强对教育部门和学校网站的管理,促进网站内容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将力争在3至5年的时间内,通过网站测评使我市教育系统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打造出一批我市优秀教育网站,使其发挥中小学校门户网站的示范作用,逐步形成有贵阳特色的教育网站建设和管理模式,以此推动全市各中小学门户网站的建立,从而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1]规划编制专家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蔡俊亚.加强高校网站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6):120-122.

[3]石河子大学.加强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DB/OL].http://jwc.shzu.edu.cn/View.aspx?id=2794.

[4]贵州博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2年度贵阳市教育系统门户网站测评分析总报告[Z].贵阳,2012.

[5]吴学新.柳州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一些思考[DB/OL].http://wuxx9495.blog.163.com/blog/static/751550372011-1027930491/.

猜你喜欢

教育部门门户网站教育局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YouTube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