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的教育,共同的梦想——互联新校园,携手众教育

2013-10-1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聂延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19期
关键词:华为教学模式教育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 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聂延波

教育当前的现状

为成功者设计的金字塔型的教育模式已经非常程式化,不管大学还是中小学,优秀生会得到教师更多的青睐和关注,中下游学生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这是由高考指挥棒决定的。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知识的封闭性和信息来源的阻塞,造就了权威式的教学方法,直接抹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构筑过程。这是一种非常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和形态。

这是教育普遍存在一种现状,这种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乃至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必须要与国际接轨,那么意识形态和教育模式也会相应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学校是物理存在的实体,它所服务和管理的群体非常特殊,这种管理模式的变革就要从接管式向服务型转变,然后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提供更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和促进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未来的方向

我们未来畅想的教育模式不是在封闭的象牙塔中,它应该是集全社会的力量,包括个人、家长、教师、学校、政府、企业、社区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是一种“众”教育的模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家长,他们是教学的实践者。更重要的是,未来需要有更多的参与者来推动和支撑现有教学模式和教育模式的转变,这就需要企业、社会乃至政府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未来的教育绝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战斗,是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帮助的一种教育形态。

信息技术与教育主业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

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应用,其体验应该为教学实践者提供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教授与学习的体验,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任何一种终端设备获得任何他需要的资源。这样一种教育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些手段进行支撑,信息技术在与教育主业深度融合之后,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把网络宽带和感知技术、技能技术与教学应用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图中的四层架构。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是云计算和物联网。云计算是支撑大数据模型建立其数据分析、产生大数据并构建大数据模型的基础,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让知识走出象牙塔,不管在家还是学校,学生、教师、校长都可以参与学习、授课和精细化的管理。物联网可以通过环境感知、情景感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人格,这对于我国教育系统教育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会打破当前填鸭式的固有教学模式,变成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打破了为成功者而设计的金字塔型的教学模式。

未来是一个人人皆参与的教育模式,华为作为一个企业和社会的一份子,希望对教育能做到自己的支撑,希望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成为教育信息化的ICT创新伙伴,帮助教育参与者进行沟通与协作,与合作伙伴一起构筑一个面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华为主要关注教一级的主业务,在ICT管道这块,主要聚焦于教育云数据中心、智慧校园网络、智慧云课堂这三大教学主业务。华为聚焦于ICT基础设施,在上端应用系统这块,希望通过与教育应用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为教育客户提供端到端、可实施的服务。

持续投入教育事业

华为对教育一直倾力支持,如华为与全球200多所院校开展了华为网络教育学院,针对信息通信做专业的网络实验室和实训。未来3-5年,全球将发展500家华为网络学院。

与中国,华为与99所高校/研究院合作过2000多个技术合作项目,包括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累计有数万名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参与到我公司合作项目中;校企合作方面,与电子科大、浙大、上海交大、香港科技大学、人大等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与清华、北邮、北航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爱心协会系列慈善助教活动,资助边远地区中小学,提供课本、电脑及其他教具与学具。

在全球14个国家建立16个培训中心,为50所大学的学生提供培训、实习活动;横跨亚非拉和欧洲等地区;在马来西亚与10所大学签署合约,在2016年完成培训10000名马来西亚ICT专业人才的目标;在英国开展“海外优秀大学生赴华为工作体验项目”,向王子基金会提供资助;在波兰;支持“School with Class2.0”项目;在坦桑尼亚,通过“华为ICT之星”项目来改善ICT教育。

猜你喜欢

华为教学模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