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边界形态构成

2013-09-30孙晓丽于晓英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6期

孙晓丽 于晓英

[摘要]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边界的问题。建筑边界是建筑和环境之间的中介。建筑边界在满足其内部功能的同时,需要赋予环境以特定的意义和理念。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建筑边界的形态构成,从而全面的了解有关建筑边界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有关建筑边界,更加的了解城市建筑设计。

[关键词]建筑边界;形态构成;边界平面风格;界面的分解及重构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250-01

前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中的建筑物,人们已经不再孤立的看待,而是从建筑物这个单体与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进行全面的考虑。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建筑边界的形态构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一是,分析了建筑边界的概念,二是,分析了建筑边界形态组成的要素,三是,以建筑边界为起点的建筑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而使人们对建筑边界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下面就对这几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建筑边界分析

所谓的建筑边界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分界,也是说建筑边界是建筑物内部的结束以及外部的开始。建筑边界一方面能够通过围合进而形成相应的建筑内部的空间,而在另外一方面也是城市环境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建筑边界是建筑和城市环境的中介。建筑边界也是空间形态和本质进行相互转换的地方。建筑边界主要包括了建筑外墙及其周边的空间。并且不同的建筑边界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可能有时只是薄薄的一面墙,这种形式的建筑边界的形态清晰,我们对其界定也比较的容易。但是,有时候,可能是一个虚空的空间体,不太容易进行界定。主要是由于建筑空间及其城市空间的相互交融,建筑边界的界限比较的模糊。建筑边界只是一个范畴而已。是处在街道公共领域和建筑私有领域之间的,从而构成了建筑与环境的分界。

2 建筑边界形态要素分析

2.1 尺度

在一个城市中,其外部空间的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中建筑的尺度。主要包括人与实体以及空间尺度的关系,空间与实体尺度的关系,实体与实体尺度的关系。对于具体的尺度上的衡量,主要是通过建筑边界进行的,建筑边界直接影响着外部空间的视觉尺度,感觉尺度,及其节奏的尺度。

2.2 形状

对于城市的设计主要采用两种模式,即自上而下的模式或者自下而上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其形态的构成上,从而体现了城市空间形状的不同。一个是,主要表现比较规则的几何图形。二是,体现为不规则的图形。像一些规则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型的街道,方格形的街坊以及长方形的广场等等,都是具有规则形状的边界空间。这种规则的边界空间能够给人一种较为理性秩序的感觉。这种规则的边界空间在设计上主要体现总布局和空间的单体建筑相互的联系方面。从而使建筑能够处于不断的补充和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这种规则的边界空间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而且限制非常的具体,从而使边界处于一个外向的形态。对于不规则的城市空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不规则的构图一样,能够给人以兴奋和刺激,由于这种不规则的城市空间不能够立即被人所识别,所以能够使人产生迷离和令人期待的感觉。

2.3 质感

对于城市空间的质感方面的含义,主要是空间系列的质感。这种空间系列的质感与观察者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它主要涉及选材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需要预先设计在多远的距离能够看清材料,进而选择适合不同距离的材料,和具体的分割处理的尺度。在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在图纸上看到立面分理的做法与实际建筑中给人的感受相一致的话,对其城市空间的质感把握就非常的到位了。

3 以建筑边界为起点的设计

3.1 边界平面风格

一般以平面风格为主的建筑边界,主要就是以面作为基本的构成单位。从平面的角度或者是立面的角度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出面的形式出现。像—般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为了其审美上的倾向,很多都是带有非常明显的平面的风格的。进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淡化了体量对视觉上的冲击,突现了界面相关的效应。当这些平面风格的建筑组成群体建筑的时候,建筑边界就会成为围合这些平面建筑连续的“界墙”。就如同框框一样,在确立了内部空间秩序的时候,也确立了相关的外部空间的秩序,从而为人们的交往和休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背景以及心理的域限。这种对于建筑边界的处理手法,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的。

3.2 界面的分解及其重构

所谓的边界分解,主要是指在破坏原有的结构或者某一结构内部之间旧有的构成关系。这种关系的破坏主要是意味着矛盾对立统一平衡被打破,从而使得矛盾的各个方面得以凸现,也就意味着矛盾能够得以解决。所谓的边界重构主要是指根据城市建筑发展的客观需要或者设计师的主观上的理念,从而使基本结构内部或者结构之间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使矛盾从新获得一种平衡,进而构成了一种新的秩序。这种边界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建立在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这种结构的分析方法,从而使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获得特有的制约结构。从而使作品中旧有的结构关系不再适用重构后建筑的结构。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构成关系,进行重新的组合。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思维分析上或者是具体的操作方面,分解及其重构都是一脉相承的结构主义方法。这种结构主义的方法是反对僵化主义及其机械的主义,进而全面的强调辩证分析及其灵活处理的能力。那种封闭的方盒子是最原始和最简单的选择,它主要代表的旧有空间的构成关系。然而不同的建筑条件以及环境制约从而使空间的形态不断的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关系,。像这种复杂矛盾的表现,是在内外张力共同的作用表现出来的,因此,方盒子的理念早就不堪胜任。

3.3 界面的分化以及重叠

在以建筑边界为起点的城市建筑设计中,其界面的分化以及重叠,界面的分解以及重构在理论上有相似之处。在对建筑与环境这两者需要兼顾的边界构成中,我们在文章中已经提出了,建筑边界为了适应建筑和环境两个方面不同的需求,在两种张力的相关作用下,从而使建筑边界产生了相应的分化,由原来的单一界面进而重叠为双重或者多重的界面,分别的对应建筑和环境的要求。进行分解后的界面将其进行重组,通过界面与界面之间关系进而缓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双重界面建构的过程是对界面的分化以及重叠的过程。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边界形态构成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建筑边界定义的介绍初步的了解了建筑边界,进而对建筑边界形态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是我们对于建筑边界的形态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最后我们通过以建筑边界为起点的设计理念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了解。通过对于本文的论述,我们认识到,在城市空间的组成上及其建设的设计方面,建筑边界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的大的。它能够给人以不同的空间和感受,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在日后对城市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的把握建筑边界的形态问题,从而设计出具有审美效果的城市建筑。

参考文献

[1]冯雪,北京纪念性建筑边缘空间初探[D],北方工业大学,2011

[2]廖丹,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O(03)

[3]赵慧宁,建筑环境设计中人体活动与心理情感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4]齐康,环境的建筑创作构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