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星制语境下的影视“身体”审美消费

2013-09-29邓文洁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学生

电影评介 2013年20期
关键词:暴力明星影视

□文/邓文洁,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学生

电影《让子弹飞》剧照

一、解放的自由背景下的“身体”审美

影视一开始就是通过躯体来传达精神和思维的,电影人通过“身体”强烈的主题,以“身体”为介质所繁衍出来的心理感性意识和精神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创作的中心题材,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以来,“身体”已经作为色彩斑斓的人文艺术的中心题材,从原始社会质朴的母性图腾崇拜到当代众多文艺思潮与流派对“身体”文化的重新组合已经深深的决定并影响着众多艺术形式的发展,使得影视艺术面临着社会现实与艺术审美的抉择。《苹果》中梁家辉与范冰冰以及《色·戒》中汤唯、梁朝伟肉搏的桥段;《让子弹飞》中女掌柜以及张默等大牌影视艺人裸露的肌肤身体揭示了艺术家和观众对于演员身体的极度关注,缤纷的身体文化不仅诠释着身体美学和消费体验,而且也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在中国相对保守的观众思维中,明星身上发生的负面新闻对观众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备受争议。

在我国,身体在艺术场域中合法出演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中国出现一批诸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芙蓉镇》等表达人性压抑题材的影视剧作,影片主要以女性为主题介质,催生了“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人们更注重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消费,这种消费观念一度引领文化产业的消费浪潮。被禁欲主义所压抑的欲望和电影审查制度下身体的遮蔽意识不再成为禁区。强烈的感官消费倾向使得明星的身体成为消费主体。这种倾向在带来艺术个性解放的同时,也让个体的人迷失在消费的欲望中不能自拔,在文化传媒的时代背景下,“人体文化”与商业利益的混合更是对观众带来了诸多影响。《中国好声音》选秀中不时爆出的“暗箱操作”传闻,越来越多的电影镜头情色和暴力占据主场优势,身体外观的奇特造型成为影视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性感的身体和强大身体力量的展示为情色电影和暴力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共同的心理架构支撑,“身体”的表达和展示即使在现代消费主义观念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依旧没有得以最大限度的充分表达。

二、观众的审美与消费

消费社会的文化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身体”基础之上,“身体享乐主义”的盛行无法掩饰社会精神文化的不足,“身体”消费在电影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明星策略不仅是影视制作团体的嗜好,同样也是国内影视行业规范化的有力见证,电影中往往把明星放在表现的重点位置,故事情节,造型甚至为明星所左右,这种自《英雄》(张艺谋,2002年)以来逐步完善的大片明星制虽然不是影片成功的必要元素,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票房成功。审美在消费主义影响之下正逐步发生世俗化、大众化的衍变,明星的存在正在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喜好。明星有意无意影响着观众的外在审美追求,观众通过明星的装束,发饰等诸多形式来改变自己的形态,对自身进行全方位塑造。

影视观众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其它的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观众对于明星的认同也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动因,“身体”审美心理正是通过自我与“外部明星形象”进行比较和认同中架构出来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安慰。国内如今的影视大片着力营造宏大叙事的同时,更是不遗余力的释放出暴力和情色的场面。《苹果》中梁家辉饰演的老板与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以及丈夫之间赤裸大胆的激情戏份成为影片卖座和宣传的看点,《色·戒》中女主角在影片中暴露的裸体,都引来了观众不少的质疑。当影视剧作越来越重视演员身体的展现时,欲望和暴力自然而然的暴露在观众的面前。明星不仅仅是满足影片剧情和架构的需要,同时也承载了人性某些本能欲望的满足需要。例如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富有阳刚而矫健的身躯,巩俐、章子怡、范冰冰、舒淇、李亦非等都成为电影中婀娜多姿的女性美形象的缩影承载着观众对于明星的欲望诉求。

有意识的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而提高票房号召力的方式已经引起了诸多观众对于影视艺术创作的质疑。这也要求影视人要有自己的道德文化标准,把观众的暴露审美趣味引向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这个愈发张扬、泛滥、物欲横流的世界为观众群体塑造健康的生活信心和审美基准就显得更加重要。“身体”在电影中被不断的赋予多层次的意义承载着观众诸多的审美,消费观念,真正“自由”概念上的“身体”表达很少,“身体”意味由“启蒙”转向“欲望”处于一种不断被否定质疑而又不断发展完善的循环。毋庸置疑的是明星制繁衍出来的以“明星”身体为噱头鼓吹的票房奇观背后透露出中国电影文化深深的危机。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暴力和情色诱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视娱乐的主题,剧作中身体已经走向的泛滥狂欢,让人分不清哪些是导演的艺术创作诉求,哪些是可以制造的暴力和情欲。如果把娱乐放在影视剧的第一位而忽略剧作的艺术审美和文化教育功能,中国影视文化将出现乱象丛生的局面。

由于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和传播,中国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正在逐步变得式微起来,传统的族群文化审美结构转移到个人心理意义上的悲剧正在发生。从而导致了大众群体对华语国产影片的心理期望逐步降低。当单纯的肉欲表达和欲望宣泄成为影片表达的重点,甚至以明星为载体成为情欲和观众欲望的宣泄点的时候,电影承载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回归关系的平衡使命业已被慢慢打破。

电影不应该仅仅是对色情和暴力欲望的宣泄,应该给人传递有价值的东西。如果电影能够通过“身体”的语言来传达出人类于自然状态下的意义,战争对人类身体肌肤的摧残,出于爱情意识对性感身体的追求,灾难对于身体的毁灭等富于人性关怀的情怀意蕴,那么将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活的健康思考。

结语

明星制下影视剧作商业化的味道越来越浓重,并且呈现不断蔓延之势,附着于明星的“身体”载体在中国的人文影视文化中承载着多重的社会意义。人们的思维不断走向解放,作为群众的个体元素不断的在消费着明星的“身体”欲望,在一片暴力和情欲的迷幻中迷惑了大批的观众。商业化背景下“身体”真实的意味无法得到真实的表达,这也催生了诸多流于表面,缺乏自省没有深度的影视剧作的诞生。

电影作为重要的媒介传播形式,基于当前不良的文化环境氛围,建立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需要多方的共同协作和努力,需要影视创作者、媒体、以及观众等众人的诸多努力。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自觉担负自我的社会责任,让“身体”在剧作中得到真实的表达,引领观众建立塑造健康的精神素养。

猜你喜欢

暴力明星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暴力云与送子鹳
扒一扒明星们的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