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2013-09-25顾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3期
关键词:硝苯地平缬沙坦肾小球

顾琳

2型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患,而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疾病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控制血压、稳定血糖、降低尿蛋白、修复肾功能是控制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作者认为如何选择药物方案进行降压优化、避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在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研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6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0~74岁,平均(68.2±6.2)岁,病程3~19年。平均(11.3±5.6)年。所有入组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和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脑等重大器官疾病、感染、体温异常、酮症酸中毒等。根据治疗方法不同,60例患者分成3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以及优质低蛋白进食。降糖方案延续患者原先的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以稳定血糖水平。对照组A:口服颉沙坦(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 H20090112)80 mg,1次/d;对照组B: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080091),30 mg,1次/d。观察组:口服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具体用法如对照组。三组均以12个月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舒张压(SBP)、收缩压(DBP)、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或率表示。三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治疗后 SBP、DBP、UAER、BUN、SC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A和对照组B SBP、DBP、UAER、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观察组 SBP、DBP、UAER、BUN、SCr较两组对照组降低(P<0.05)。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三组血压情况比较(±s)

表1 三组血压情况比较(±s)

SBP DBP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A组101.6±4.06 94.2±5.11 169.1±8.28 120.1±5.22对照B组 102.7±4.18 95.3±5.78 170.3±7.04 120.8±5.19观察组 102.7±4.09 80.1±4.51 167.2±9.34 101.8±4.27 t值 1.453 1.241 1.518 3.414 P值0.892 0.042 0.232 0.012

表2 三组肾功能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肾功能情况比较(±s)

UAER BUN SCr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A组 144.6±25.1 120.20±17.1 5.6±0.7 5.1±0.2 73.3±0.7 66.4±1.1对照B组 146.7±26.8 121.31±18.7 5.7±0.6 5.0±0.3 72.8±1.1 67.1±1.0观察组 145.6±25.9 107.1±15.5 5.6±0.8 4.2±0.4 74.4±0.2 58.2±0.3 t值 1.156 1.512 1.525 3.213 1.231 3.264 P值0.536 0.033 0.143 0.021 0.264 0.026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2]。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其不是单一的疾病,易与高血压并存[3]。肾脏是糖尿病的靶器官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如同其它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一样尚未完全阐明,作者认为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肾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再者糖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导致细胞外的基质发生变化,过多的细胞基质使肾小球的Ⅳ型胶原、内皮、系膜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肾小球透明变,随之出现肾小球硬化,部分肾小球利用残存功能进行功能性代偿,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肾单位的不断破坏逐渐出现肾功不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过程中占重要地位[4]。RAAS系统是一个应激性质的机制,肾小球入球动脉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从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AGT),产生血管紧张素I,然后在肺循环转换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直接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收缩小动脉平滑肌,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升高血压[5]。缬沙坦属于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进入机体后直接作用于细胞钙离子通道,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管舒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另一方面,硝苯地平能够阻断血管膜上α-肾上腺能受体、激活Na+-K+-ATP酶、激活钙离子泵,扩张周围动脉,降低肺循环的阻力,使机体重大器官得到保护作用,增加肾脏血供和肾小球率过滤,改善肾功能[6]。

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三组患者的 SBP、DBP、UAER、BUN、SCr均较治疗前降低,说明治疗有效果,其中药物联合使用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单独药物的,提示联合用药比单纯药物治疗方案更能改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的病情,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1] 何华妮,柯华.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右江医学,2010,38(4):420-421.

[2] 董伟,代波,万少兴.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09,20(7):196-199.

[3] 赵静渝.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22例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2,50(43):43-54.

[4] 徐焱成.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6):405-407.

[5] 张红.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70-2071.

[6] 钟东.替米沙坦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广西医学,2012,34(8):1044-1045.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缬沙坦肾小球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