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晋蒙产业发展格局及其演化趋势

2013-09-21王超贤

关键词:优势产业省市内蒙古

刘 刚,王超贤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一、京津冀晋蒙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成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晋蒙经济发展的轨迹

利用相关统计资料①,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晋蒙五省市经济发展的总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改革开放以来,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分界线,京津冀晋蒙地区的经济发展便显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1978至2010年京津冀晋蒙在全国经济总量占比的变动情况看,1994年之前,京津冀晋蒙在全国GDP中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1994年之后则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进入2000年以来,京津冀晋蒙在全国GDP中的占比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超过1978年的历史最高点,2010年则达到历史新高。从京津冀晋蒙内部的情况看,上述阶段性同样表现在各省市在全国GDP中的占比变动趋势之中。

尽管自1994年以来,京津冀晋蒙在全国 GDP中的占比变动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时不均衡的。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晋蒙各省市GDP的增长速度看,增长最快的是内蒙古和天津,北京和河北次之,增长速度最低的是山西。

(二)京津冀晋蒙经济发展趋势的支配因素

对经济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表明,引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京津冀晋蒙经济情况恢复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FDI的大规模引进。

根据图4和表1提供的数据分析表明,京津冀晋蒙经济结构调整中重化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至2010年,京津冀晋蒙的重化工业比重达到83.51%,远远超过71.36%的全国平均水平。

京津冀晋蒙重化工业的发展是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配因素。之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京津冀晋蒙的重化工业得到如此快的增长,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京津冀晋蒙是国内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是近代重化工业的发源地。因而,京津冀晋蒙在发展重化工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二是中国南部经济的拉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南部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后,FDI的大规模进入,使中国的重化工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表1 2010年全国31省市轻重工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比重

从图4中可以看出,京津冀晋蒙五省市重化工业自1995年左右开始迅速增长。并由此导致了京津冀晋蒙五省市重工业在全国名列前茅,见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晋蒙得以快速发展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FDI的大规模引进。但是在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京津冀晋蒙内部各省市之间是不均衡的。其中,天津和北京成为FDI的主要集聚地。(见图5)

综合上述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京津冀晋蒙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于重化工业和FDI的大规模引进。其中,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支配因素在京津冀晋蒙内部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依托政治和区位优势,京津已经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FDI最为密集的地区。而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则主要依赖重化工业的发展。FDI的大规模进入和重化工业的发展不仅成为推动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现有产业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

二、京津冀晋蒙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的现状和趋势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晋蒙的总体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动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将进一步考察京津冀晋蒙地区及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探索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领域。

图6到图9刻画了京津冀晋蒙五省市现有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自1990年以来各次产业占比的变动情况。从产业结构所体现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京津冀晋蒙五省市中,除北京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外,其余省市基本上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从图4所示的2010年的产业结构来看,除北京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外,京津冀晋蒙的其余省市和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是二三一。且这样的趋势还会随着各省市工业化进程而得以继续保持,这可以从图7到图9中看出。

表2到表4显示了京津冀晋蒙五省市现有优势产业以及近十年来优势产业的变动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基本判断:从各地的专业化优势工业来看,京津冀晋蒙五省市优势产业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从表2中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的优势产业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黑色金属矿采选等重化工业中,而山西和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在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依赖性工业。而河北省的优势产业既有黑色金属矿采选等资源依赖型产业,也有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传统产业。

表2 2010年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业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的优势产业变动不大,而河北的优势产业尽管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但仍主要是传统产业,山西和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仍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只是具有优势的资源型产业的类别发生了变化。

表3 京津冀晋蒙五省市专业化优势提高程度最大的产业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晋蒙区域内部的产业发展走了一条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当深入考察京津冀晋蒙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根源时,作者发现,京津冀晋蒙现有产业发展格局是FDI大规模引进和重化工业化的结果。对产业发展格局内在演化支配因素的分析,将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京津冀晋蒙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趋势问题。

根据京津冀晋蒙各省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北京和天津,通过FDI的大规模引进,产业结构逐渐走向高端化,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动力开始从包括地理区位、土地和人口在内的要素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第二类包括河北省,仍然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发展趋势明显,包括土地和劳动力在内的要素资源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第三类包括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重化工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

表4 京津冀晋蒙五省市专业化优势降低程度最大的产业

本文认为,京津冀晋蒙现有的产业发展格局与全球化背景存在着非常大的关联。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中,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产业链都非常短,严重依赖外资。在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下,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是全球性的。即使以天宇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手机,尽管总部设在北京,但是整个配套体系却主要依赖珠三角、台湾和国际范围内的关键零部件和EMS生产。同样在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发展中,山西、内蒙古和河北内陆地区主要依赖是本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天津和河北沿海地区不仅依赖国内矿产资源而且依赖国际性矿产资源。因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晋蒙区域的产业结构深受国际化的影响。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化仍然是一个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京津冀晋蒙产业协作和发展的空间和机制

无论是建国前还是计划经济时期,京津冀晋蒙各省市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经济,尤其是产业联系。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和FDI的大规模进入,京津冀晋蒙内部之间的联系却在减弱。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主要产业,已经具有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导致各省市之间产业的专业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京津冀晋蒙内部的产业协作和发展空间和机制,对未来京津冀晋蒙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三种类型经济的内在发展趋势看,山西和内蒙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形势。京津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从现实情况看,具有更加强烈的专业化和协同趋势。在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利用京津的科技资源和市场资源,与山西和内蒙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实现产业间密切合作和共同发展,是京津冀晋蒙区域产业发展和联系的关键。

首先,山西和内蒙古积极引进京津的科技资源,加快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型经济的效率水平。

无论是山西还是内蒙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基本依赖力量仍然是资源型产业。但是提高资源依赖型产业及其衍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是增强经济发展科技驱动和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

图10以煤和电为例,说明了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山西还是内蒙古不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拥有铁矿石、稀土、镁和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1][2],在充分利用煤电的基础上,综合开发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同时,利用原材料资源丰富和低成本的优势,与发达地区的科技结合,发展衍生产业和相关制造业。

第二,充分发挥山西和内蒙古经济内部的企业家和资本要素,与京津合作,建立资本和资源与科技联系的高效机制,发展适宜山西和内蒙古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4][5]促进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与传统产业的发展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高度依赖于科技创新,尤其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尽管依赖突破性科技创新,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现有产业环节和要素的创新性整合。因而,包括山西和内蒙古在内的资源型经济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看客,而是积极参与者。例如,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新型车厢的不锈钢板材由太原地区的企业生产和制造。[6]再例如,内蒙古可以依赖丰富的稀土材料和研发优势,通过开发和制造电动机设备进入电动汽车产业领域。

注释:

① 主要统计资料包括:京津冀晋蒙五省市《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以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1》。

[1]邵日剑,刘锁荣,王香槐.山西镁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J].云南冶金,2011,40(增刊):8-10.

[2]吴莅芳.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J].北方经济,2008(5):41-42.

[3]苗芳,刘秀玲.内蒙古特色产业群发展战略探析 [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02):161-166.

[4]姜建华.内蒙古产业布局规划下的企业微观驱动 [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6):76-79.

[5]郝戊,杨荣耀.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互动 [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6):13-16.

[6]侯普光.山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探讨 [J].中国国情国力,2012(02):55-57.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省市内蒙古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
爱在内蒙古
“一带一路”战略下绍兴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