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情谱写干群“连心曲”

2013-09-21

当代贵州 2013年26期
关键词:干群沿河村干部

文Ⅰ图 特约记者 孙 蕙

有这样一组数据:沿河自治县2012年12月10日启动“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工作以来,在429个行政村设立了“干群连心室”;1600余名驻村干部进村走访群众8万余人次;宣讲各类政策700余场,6万余人次参与;帮助群众办理实事好事79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180多件;整合项目200多个、组织实施基础项目280多个、培育致富产业330多个……

有这样一组镜头:在乡间小路上,驻村干部手拿“民情日记”本访村情、了民意、问民忧;在农户家里,驻村干部与村民促膝交谈,交朋友、攀“亲戚”;在田间地头,驻村干部挽起裤腿与村民同劳作,脸上堆满真诚的笑容……

有这样一些措施:围绕“一套房子住得下、一块牌子展主题、一张卡片亮身份、一项制度定规范、一页日志记民情、一本台账解民忧、一种方法抓统筹、一个会议连民心”的“八个一”要求,紧扣“派一支实干队伍、建一个‘五好’组织、办一批惠民实事、创一个和谐新村、绘一幅小康蓝图”的“五个一”目标,重点在150个村打造有经验可学、上级认可、群众满意的“连心室”。

时下,沿河自治县一条条干群“连心路”、一座座干群“连心桥”、一口口干群“连心井”正在驻村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卷起裤子”走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中建成,驻村干部用自己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放下架子听真话 知实情

“要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朋友、结“亲戚”,才能听到他们的真心话,才能掌握群众的真实信息。”在沿河自治县召开的“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工作启动会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曹勇如是说。

黑水乡新群村驻村干部肖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从把肖雁当做自己儿子的鲁秀英老人身上能体现出来。

鲁秀英的老伴已经去世,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又远在他乡。肖雁进村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经常到老人家串门,陪她聊天。看到肖雁每次来家里都抢着做家务,还到地里干农活,老人这才真正地觉得,这个干部一点架子都没有。

慢慢地,肖雁成了鲁秀英家的“帮工”、“信使”,经常给老人念儿子从远方寄来的信,还帮她写信鼓励儿子。“活到50多岁了,还没见过哪一个干部能跟我这么贴心的,就像自家人一样。”老人感慨道。

在帮助鲁秀英的同时,肖雁还真心帮助其他村民。“我已经瘫痪很多年了,肖同志经常到家里了解我的病情,还拿钱给我买药和营养品,真是个好人啊!”提到肖雁,村民付新成竖起大拇指。

从最初村民们眼中不好接近的干部到如今最信赖的亲人,靠的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为群众办事的真心、决心和恒心。肖雁说:“只有把自己当做是村民中的一员,才能用实际行动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心近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卷起裤子同劳作 暖民心

从一位位驻村干部的“民情日记”中能看出,在驻村工作中无论是积极出谋划策,协助村支两委干部为村子发展、群众增收寻求路径;还是协调解决矛盾纠纷,为村民取款送信、帮忙干农活,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事,驻村干部都亲力亲为,认真做好。

沿河县委办驻沙子镇米溪村的干部谢永飞如今在村里有了个昵称:“有文化的泥腿子”。

对此,村民席正秋解释道:“种玉米、犁田、插秧他什么都不含糊,跟我们一起干活从不说累,是把干农活的好手。”

席正秋告诉记者,很多人在外面打工,遇到农忙时节村里的劳动力就不够。驻村工作队今天帮这家,明天帮那家,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村民们开始都不敢相信,一个国家工作人员还能做他们这些“泥腿子”干的活儿。

谢永飞和同事熊小强坦言,累是肯定的,可是一想到能为村民干些实事,就很开心。

“只要村民在有困难、有烦心事需要帮助时,驻村干部能派上用场就行。”谢永飞的话很简单,却道出了驻村干部工作的全部内涵。

和谢永飞一样,晓景乡新华村的驻村干部袁进、周宇也成了村里的“打杂工”,翻开袁进从不离身的“民情日记”本,随处可见他做的一件件小事:“4月12日陪冯明望老人到乡卫生所打针;4月13日帮留守老人田贵竹给烤烟施肥除草;5月7日帮村民陈伟的新房子支木倒板……”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群众寻求帮助,就说明他们对驻村干部是信任、依赖的,我们就一定要帮忙把事办好。”说这句话时,袁进透露出对自己工作的自信和肯定。

俯下身子转作风 做实事

在板场乡熊家沟村曾流行着一句村民们自编的顺口溜:“好个熊家沟,三年两不收,三天不下雨,遍地护水蔸,下得三天雨,淹死熊家沟”,真实的道出了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农作物欠收、经济落后的境况。

近日记者走进熊家沟村,看到既是该村驻村干部也是板场乡乡长的何飞正与村民一起给人蓄饮水池搭建支架。“我虽然是乡长,但在这个村,我就是一个普通的驻村干部,是帮村民们办实事、解决困难的带头人。”高温酷暑下,何飞沾满泥浆的衬衣几乎湿透。

熊家沟村村主任李德友告诉记者,去年乡驻村干部到来后,就开始积极帮助村民寻找水源点,争取项目,最终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资金70万元。项目自今年1月开始建设,目前总长9.5公里的主水管已从4公里外的任桂村接到村里,投入正常使用后除了能让全村2240人饮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还可以灌溉400亩稻田。

“自从驻村干部来后,我们村里的喜事是一件接一件” ,李德友感慨道。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该村洼地排涝工程建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驻村干部、村民、工人冒着酷暑大干快干的场面。

洼地排涝工程竣工后全村可安全耕种的良田能达到400亩,将为300余户1500多名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眼见昔日顺口溜里的描述即将成为历史,除了高兴,村民们更多的是感激。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是真正俯下身子为他们做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每一个村民都会接纳你。”驻村干部杨海浪说。

“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就是要求干部在行动上动真格、使真劲,要真情贴近群众,让作风转变在基层;真心帮助群众,让问题解决在基层;真诚依靠群众,让合力凝聚在基层。”沿河自治县县委书记张翊皓说。

眼下,在美丽的乌江之滨沿河,“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干部与各族群众共同劳作、和睦相处、共谋发展的画面每天都在呈现,发生在干群之间道不完、写不尽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猜你喜欢

干群沿河村干部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下乡扶贫记
九九歌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九九歌
我的“干群”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