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不同术前干预方法对肝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2013-09-20刘育蕾康志龙贾雪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原发性心率肝癌

刘育蕾,康志龙,张 莲,贾雪红

(解放军第302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北京,100039)

肝癌是全球第5常见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的5.6%,而全球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肝癌发生于肝脏,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在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CC)最为多见(常简称为肝癌),约占95%,其次是胆管细胞癌。肝癌人群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有数据显示,高达80%~90%的肝癌患者同时有肝硬化[1]。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射频消融、介入、肝移植等,但是该病复发转移快、病死率高,因此在生存期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观察心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部分肝叶切除术后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拟行手术治疗的10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9例,男84例,年龄29~73岁,平均51.3岁。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随机数字参照余松林主编的《医学统计学》)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入院指导、常规检查指导、术前术后指导、出院指导等)、访视及护理。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手术护理、健康教育及访视外,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①健康宣教。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新入院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及制度,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整洁的医疗环境。全面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生活学习经历,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学历、宗教信仰以及患者与其家人、朋友的关系,其次向患者解释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麻醉过程及术中、术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教会患者配合手术、应对疼痛和不适的一些具体方法,并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②心理支持。纠正患者不恰当的认知,关心照顾患者,针对术前患者出现的焦虑、紧张心理,采用倾听、鼓励等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告知患者焦虑对疾病产生的影响,长期焦虑状态会通过“心理-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相关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疾病迁延恶化[2-3];③社会支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向其讲解手术的意义、方式、术后护理及预后,使家属认识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本人和整个家庭的积极意义,使其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给予患者有效的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寻回自我价值,建立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4-5];④行为干预。教会患者一些缓解焦虑、紧张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催眠暗示,另外还可以让患者听听音乐,使患者处于放松、平和的状态,以减轻焦虑、改善精神状况[6]。

1.2.2 调查方法:选择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将病情及手术情况告知患者:①心理干预前后分别监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②监测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肠蠕动恢复时间;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2周、第 5周、第8周分别填写“术后调查问卷”及“生存质量评分表”,以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测量2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问卷填写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均由患者独立完成,对于文化程度低或不能书写者,由研究者口述问卷的内容,患者回答,研究者代写。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为98%。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比较

未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率的比较( ±s)(s,mmHg)

表1 2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率的比较( ±s)(s,mmHg)

干预前干预后组别收缩压 收缩压 心率/[次/min]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次/min]观察组(n=52)125.45±10.28 83.72±6.43 78.32±5.47 114.26±9.71 76.90±5.63 81.44±6.39对照组(n=51)129.79±11.34 88.40±4.98 82.61±6.87 120.17±7.28 80.35±7.31 79.56±8.13

2.2 2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82±1.34)d,肠蠕动恢复时间(3.43±1.61)d;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37±0.32)d,肠蠕动恢复时间(4.15±2.10)d。2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术后生存质量比较

2组患者术后第 1、2、3、4周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周,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s)s

表2 术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s)s

组别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观察组(n=52)67.15±10.34 75.90±9.92 78.94±7.70 86.12±11.24 91.39±4.57对照组(n=51)69.89±9.37 72.45±8.25 75.10±4.18 79.77±10.91 83.00±5.96

3 讨 论

生存质量是反映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主要的测定内容有健康的自我认识、职业承受能力、社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理功能状态、疾病相关症状、精神心理状况等[7-8]。本研究中运用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能够非常有效地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部分肝叶切除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9]。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的焦虑水平对其术后的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10]。当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拟行手术时,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加上对疾病本身的害怕和对手术的风险、预后及费用等因素均有所顾虑,有数据显示85%的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11]。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很有必要,这有助于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发性肝癌包括所有恶性肿瘤的治疗不能单单依靠药物和手术,很多患者虽然手术非常成功,但是由于其精神上有巨大的压力,导致患者无法适应术后的生活,对生活失去希望,导致患者很快死亡[12]。因此,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关怀与疏导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也都对此做出了大量研究,有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仅仅取决于患者病情和医疗诊治,很大程度上是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成正相关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疗效、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有利于恶性肿瘤患者早日康复[13-14]。郑彩霞等[15]也发现心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化疗所导致的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另外也有研究[16]指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充分了解有助于患者取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术前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病例中,虽然在心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有所降低,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社会活动状态有关。也就是说,虽然对患者给予了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率、血压相对于干预前有一定下降,但是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并未减少。直至术后5周时,患者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思想也相对平稳,此时生存质量指数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即实施心理干预的患者在肝叶部分切除术后生存质量相对对照组显著升高。由此说明,术前除了给予患者一般的健康宣教外,再给予其一些规范的心理干预,除了能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认识外,更加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1]刘允怡,赖俊雄.肝癌治疗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7(1):2.

[2]陈美华,欧晓静,伍乐,等.乳腺癌病人保乳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2:70.

[3]太加斌,刘志宏,赵妙林,等.心理干预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肿瘤学杂志,2011,4:283.

[4]万崇华,方积乾,张灿珍,等.肝癌患者QOL测定量表的制定与考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3):170.

[5]徐春艳,平荣,张翠萍.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3:69.

[6]郑海红,范爱香,隆玲,等.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2(3):235.

[7]汤旦林,王松柏.生存质量测定及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1993,74:175.

[8]秦骏,周全博,罗蒙.肝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J].河北医学,2013,7:971.

[9]赵丽萍.原发性肝癌患者知情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11):8.

[10]李宁.心理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中的治疗作用[J].肿瘤药学,2010,324(11):2947.

[11]薛岚,梅志红,刘扬,等.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2,37(10):878.

[12]李小杉,肖静,高月霞.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新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3:236.

[13]吴鹏飞,沈文香,等.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55.

[14]李建华.综合护理改善52例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713.

[15]郑彩霞.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6(24):330.

[16]刘淼.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1.

猜你喜欢

原发性心率肝癌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