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锻炼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2013-09-20李秀英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李秀英

(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外科,安徽 蒙城 233500)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一般起于骶髂关节,自下向上发展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严重者可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近年来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重要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近十年间收住院的4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分类标准[1]。42例均为男性,年龄15~35(24±5)岁。

1.2 方法 将42例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功能锻炼护理指导结合药物)21人和对照组(药物治疗辅以常规护理)21人。两组使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每周口服1次甲氨蝶呤10 mg;柳氮磺胺吡啶口服 1.0 g/次、每日 2 次;美洛昔康 7.5 mg/次、每日 2次。护理组给予功能锻炼护理指导,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20 min。疗效评价指标:①枕墙距,患者靠墙站立,双眼平视前方时枕部与墙面的垂直距离(单位为cm,正常为0)。②胸廓扩张度,为患者直立时,用刻度软尺测其第4肋间隙水平深吸气和深呼气间胸周围差(单位为cm),差值<5 cm者为异常[2]。③晨僵时间,患者起床后从腰背、下肢的僵硬活动不利至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小时(h)为单位计算。④疼痛评分,利用VAS疼痛评分尺(0~10分)。VAS评分包括患者评分和护理人员评分,取两者平均值作为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前进行基线的评价,4周后进行再次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差值进行比较,两组疗效比较进行两样本t检验。

2 护理

2.1 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站立时保持直立姿势,抬头挺胸,注意减少脊椎的负重,避免长期弯腰活动。不要保持同一姿势时间过久。过于肥胖的病人,指导减轻体质量,从而减轻对关节的损害。患者应有充分的睡眠,避免夜间受寒。患者睡平板床,低枕或去枕仰卧位。强直性脊椎炎治疗护理的目的是力争延缓病程,减少畸形的发生。

2.2 心理护理 本病是隐袭性慢性进行性的脊柱关节病。教育病人认识疾病本质,了解基本的治疗知识,按要求进行治疗与锻炼,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2.3 功能锻炼护理 早期进行适当活动,可改善脊柱及关节活动幅度,预防关节脊柱早期畸形。每日上、下午各进行一次锻炼,以轻度疲劳、每次活动量以不引起第2天关节症状加重为限,每次时间为20 min,周期4周。活动前帮助患者按摩松解椎旁肌肉、项背部肌肉韧带。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损伤。每次扩胸、深呼吸、协助保护患者做颈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和俯卧“小燕背飞”动作各10次。

2.4 用药护理 应用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吡啶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对粒细胞降低者,应采取减量或停药。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必要时保肝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少部分人会出现甲氨蝶呤的胃肠道反应,表现为纳差,可予以保胃,半流饮食。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评价 经过4周的护理,我们发现护理组患者对疾病有较完整的认识,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和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对治疗认识不足,对预后普遍持悲观态度。

3.2 治疗前后体征评价 护理干预组在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四项目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四项指标改善程度的比较

表1 (续)

4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我国发病率约0.3%[2]。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重要疾病。该病可导致脊柱畸形、股骨头坏死等从而使患者不但丧失了劳动能力,同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强直性脊柱炎在国外更注重功能锻炼治疗。我国长期以来以药物为主,而轻视了功能锻炼。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特点就是静息性疼痛,而活动后缓解,这说明了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重要性。最初的治疗是单独的非甾体抗炎药,可以使疼痛改善,起初认为非甾体抗炎药不能阻止病情进展,但近年来这种观点发生了改变,有研究认为非甾体抗炎药也起到了延缓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进展的作用[3]。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等也被应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患者不但症状改善明显而且控制了病情的发展,达到长期的稳定,延缓了关节破坏的进展。但传统的这些慢作用抗风湿药因其起效慢而使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出现不可逆的影像学改变。生物制剂的出现更是开创了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新纪元,肿瘤坏死因子的受体融合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单抗的应用达到了起效快、副作用小的疗效[5-6],但其缺点为价格昂贵并维持缓解时间不长久需定期巩固。目前不断有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走向临床,但这些生物制剂均推荐联合传统免疫抑制剂同时治疗。

本文通过研究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在强直性脊柱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护理干预组在主观感受、症状和体征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功能锻炼组在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4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近年来人们对体操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视[7];Ince G 等[8]同样证实了药物联合有氧的锻炼使脊柱活动度、工作能力和胸廓扩张得到显著地提高。国内有学者将中医中药应用到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康复护理中,并取得满意疗效[9]。我们研究的不足之处:我们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仅仅是短期的临床观察,短期内症状改善并不能提示远期的预后。患者的远期预后需要长期随访,并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与基线水平进行对比。远期效果需要通过腰椎X线判断有无椎体的骨桥形成,通过骶髂关节判断骶髂关节面是否破坏、关节间隙是否消失。此外我们入组的患者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缺少中晚期病例,如何对脊柱关节完全强直的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医学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新药走进临床。强直性脊椎炎的疗效会不断的提高,但功能锻炼仍然是重要的,功能锻炼在保持脊柱活动和胸廓扩张功能方面仍是药物不能完全取代的。

[1] VAN DER LINDEN S,VALKENBURG HA,CATS A.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a[J].Arthritis Rheum,1984,27(4):361-368.

[2] 张 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6.

[3] W ANDERSA,HEIJDE D,LANDEWE R,et al.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reduce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rthritis Rheum,2005,52(6):1756 -1765.

[4] 黄 烽,李胜光,刘泽星,等.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初步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9):689 -692.

[5] 黄 烽,张莉云,张江林,等.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22-126.

[6] 宣 丹,李志,毛桐俊,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化蛋白治疗12例强直性脊柱炎近期疗效[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1):39 -41.

[7] F ERNANDEZ-DE-LAS-PENAS C,ALONSO-BLANCO C,ALGU ACIL-DIEGO IM,et al.One-year follow-up of two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6,85(7):559 -567.

[8] INCE G,SARPEL T,DURGUN B,ERDOGAN S.Effects of a multimodal exercise program for people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Phys Ther,2006,86(7):924 -935.

[9] 黄 璜.西医联合中药熏蒸腰骶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9):46-47.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疗40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