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3-09-19杨艳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

电影评介 2013年12期
关键词:影视业陕西影视

□文/杨艳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

电影《钱学森》剧照

如今,我们正置身于“全球化”的时代,在注意力资源成为稀缺经济资源的信息社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产业生逢其时,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助推器”,其在维护社会稳定、营建良好发展氛围、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影视艺术以其唯美的视觉效果、内化于人心的情感深度,成为了重要的人类文化形态;影视产业因其广泛的受众范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迅速成长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劲旅。

一、影视艺术的文化使命

当“世界”这样似乎无限大的概念能够被“地球村”指代或替换时,“文化自觉”意识自然就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文化独立性和彰显民族文化独特性应秉承的重要原则,即不仅要对自身文化进行扬长避短的阐释和挖掘,同时要以开放的眼光、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重组与建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自我意识会在与别国、他民族文化的接触、碰撞及融合中得到加强和繁荣。“文化引进”与“文化输出”也就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命题,国家文化安全、文化生态保护都与文化商品交流和流通过程中的平衡程度息息相关。

作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复合体的影视艺术,越来越成为了国家“文化输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影视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博弈事关民族形象的塑造、价值观的输出和自身文化空间的拓展。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等是全世界电影人的盛会,更是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好莱坞”(Hollywood)是闻名遐迩的电影城,是享誉世界的电影业巨头,更是美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名片,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一定程度上它已经成为美国国家力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美国与他国在文化市场准入方面讨价还价的砝码,并且日益在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胡惠林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3页)国土面积并不辽阔、人口亦不众多的韩国以其情感细腻、情节曲折的偶像剧,让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领略了“韩流”来袭的巨大威力,这些影视剧不仅传递了韩国人长幼有序、重情重义等价值观,也带动了服饰、饮食、旅游等行业的勃兴,影视业与三星、LG、现代等品牌共同推动着韩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二、蓬勃发展的陕西影视产业

杜鹏程、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以及红柯等陕西作家,以其不俗的成就诠释着“文学陕军”的卓著和强劲。“影视陕军”的成长与进步更是不容小觑,无论是以拍摄“中国西部片”著称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组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西部电影集团,以及成立于2006年的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是逐渐走向成熟与壮大的200余家民营影视企业,共同推动陕西影视业走上了特色鲜明、稳中求进的发展道路。未来五年,陕西将被建成以“三强一富一美”(经济强、科技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为标志的西部强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上升至6%以上,作为文化产业重要门类的影视产业,自然要发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功用,更要践行其作为陕西文化产业突破口的重要使命。

在影视产业整体发展环境的革新与优化方面,陕西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影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转企改制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有效地盘活了文化资源,为陕西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完成了陕西广播电视报社、陕西音像出版社以及陕西广播电视节目交流中心的转企改制工作,陕西广电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1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截止2010年底,全省各市(区)11家市级电影公司、12家市级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18家市级电台、电视台完成制播分离改革。”(《2011陕西文化统计概览》,陕西省统计局、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编,7页)2011年8月23日,陕西广电网络产业集团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该集团是对原陕西省电台、陕西省电视台、陕西省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陕西省广电局所属企业等的整合,也是陕西广电行业准确把握现代传媒走向、着眼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实现做大做强目的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在影视(投资)集团、企业组建及成立方面,西部电影集团、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200余家民营影视公司是助推“影视陕军”跻身中国乃至世界影坛的重要力量。西安电影制片厂于2000年6月改组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西部电影集团公司在2009年5月正式成立,改组前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就以其丰硕成果铸就了西部影视业的炫目辉煌,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真正变成了现实。如张艺谋的《红高粱》获得了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斩获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等。改组后的西部电影集团不仅是中国六大电影集团之一,也是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四大集团之一。2006年4月,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将建设著名影视文化品牌、创造影视剧作精品和打造国际知名、全国领先的影视企业作为发展目标,且以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制作以及发行为主业,还以参股、控股与合作等形式投资影视制作基地、艺员经纪以及影视CG技术等领域。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影视文化产业不允许业外资本和私人资本介入,更不允许境外资本的介入。”(《民营资本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詹成大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60页)即便如此,民营影视企业依然迂回前进,“走出了一条借‘国有指标’之名拍摄影视剧的变通之路”(《民营资本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前揭,60页),自1997年以来,依托自身在体制、资本、人才以及市场运作技巧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企业“走到了影视产业化改革的前台,并逐渐成为影视市场的中流砥柱。”(《民营资本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前揭,61页)近些年,陕西民营影视企业对影视产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目前全国在册民营影视公司约有3343家,陕西约为200家,位列全国五强之内,全省平均年产电视剧24部,电影8到9部,其中90%以上为民营参与投资拍摄。截止2008年底,全省注册资金22.8亿元,民营7.23亿元;年销售收入9.33亿元,民营为5.43亿元。”(《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发展研究》,王璐著,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21页)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临界婚姻》,以及电影《图雅的婚事》、《隐形的翅膀》等都是民营影视企业投资完成的重要剧作,这些影视作品获得了市场反应和观众口碑的双丰收。

在影视作品数量、质量方面,陕西影视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秉承西影厂高效、高产和优质传统,改组后的西部电影集团投融资拍摄的电影有《美丽的大脚》、《惊蛰》、《雪花那个飘》等,倪萍主演的励志电影《美丽的大脚》在2002年金鸡电影节上获得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4项大奖。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推出了包括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在内的众多剧目,如电影《纺织姑娘》、《窃听风云》等,电视剧《小麦进城》、《大商道》等,纪录片《法门寺》、《大明宫》等。除前面已经提及的《图雅的婚事》、《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作品之外,电视剧《胡杨女人》、《永不消逝的电波》、《大秦帝国之裂变》,电影《建党伟业》、《钱学森》、《白鹿原》等都是陕西影视业的重要收获。《建党伟业》、《钱学森》和《永不消逝的电波》获得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白鹿原》荣膺第62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摄影银熊奖。

电影《钱学森》剧照

三、陕西影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陕西“共生产电影69部,电视剧215部6029集(其中:动画片9部131集),产量处于西部省份前列。城市影剧院机构发展到155家,银幕由‘十五’末的18块发展到2010年末的174块。2010年全省电影票房收入由‘十五’末的0.19亿增长到2.4亿元。”(《2011陕西文化统计概览》,前揭,72页)但影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旧较为突出,可归纳为如下方面:

1.具有“集聚效应”的影视业品牌尚未形成。集聚发展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现象,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花建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页)国内外有不少影视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案例,如好莱坞、浙江横店影视城、宁夏镇北堡影视城等,好莱坞通过影视剧制作尤其是大片制作拉动影视基地建设、城市开发、旅游业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研发等行业联动发展;浙江横店则集影视拍摄基地、影视旅游主题公园、休闲娱乐之都于一身,全产业链的建立为它们带来了持续的竞争力和广阔的拓展空间。尽管有西影、曲江影视等影视集团和众多民营企业,但陕西尚没有形成能够带来“集聚效应”的影视产业品牌。

2.民营影视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多、散、弱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陕西民营影视企业数量众多,投资拍摄的影视剧质量较高,如由西安光中影视有限公司作为出品方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红遍大江南北。尽管如此,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大多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局面,公司之间缺乏人才、资金、技术、创意、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多、散、弱的局面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导致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与整体竞争力的不足。

3.商业化运营与市场操作技巧不够健全和完善。历经9年筹备、1年拍摄,投资1.2亿元的《白鹿原》原定于2012年9月13日的公映因硬盘和字幕问题而推迟两天,加之宣传、发行等方面的不足,首映当日北京院线安排了400多场,作为本土市场的西安只有200多场,这部观众期待已久的影片首日票房就不容乐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制作成本约900万的国产喜剧电影《失恋33天》在2011年11月上映,上映四天票房已经突破亿元大关,且以破3亿的收入成就了中小成本电影的“票房传奇”;2012年12月,徐铮执导并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公映,上映一个月的票房入账就达到12亿元。《失恋33天》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备受年轻人关注的“光棍节”这一档期,《人再囧途之泰囧》则以其诙谐幽默的喜剧风格成为“贺岁档”中的最大赢家。相比之下,陕西影视剧在市场宣传和营销运作方面经验不足,抢滩“贺岁档”、“暑期档”以及“国庆档”等绝佳档期的意识比较薄弱。

2011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4.86亿元;2012年,陕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0.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递增,陕剧、陕西电影更应该发挥其传承文化、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功用,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

第一,遵循产业集聚和联动的规律,进行跨行业及跨地区的联合与重组。充分重视全新经济形态——“体验经济”的特点,有效整合文化旅游、会展以及演艺娱乐等行业领域的优势资源,探索影视节庆与体验观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另外,陕西影视产业还有一笔无形但价值不菲、意义深远的财富——“西影人物”,从西影走出的影视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等可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张艺谋、黄建新、顾长卫、谢飞、杨亚洲、芦苇、巩俐、姜文等等。借鉴香港、上海等地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创意与经验,在相关园区或旅游景点建立“西影人物”造型,让人们在体验中感悟生活、休憩身心。

第二,加快影视与科技融合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与科技的融合业已成为该产业的重要趋势。3D电影《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西游·降魔篇》等能够取得过亿甚至十几亿票房,除题材独特与内涵深刻的原因之外,运用3D技术营造出的大气雄浑、唯美婉丽的视觉效果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数字电影、手机、网络、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兴起与影视业传播方式的变化不无关系,即“新媒体的介入使传统的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变为点对点的传播。”(《大电影时代:异彩纷呈的热播影视》,丁亚平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261页)陕西影视业不仅要加强3D影院、IMAX影院的建立以及数字影片的拍摄和高清频道的开播,还应加快与手机、网络等平台合作的步伐,以多终端、多渠道轮回播映的方式收回成本、创造价值。

第三,注重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营销。“延长电影产业价值链,重视对电影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和经营,是当今全球电影产业共同的运营模式。”(习艳群:《关于电影衍生产品市场经营的思考》,载《华商》,2008年版20期)也就是说,成熟完善的影视产业价值链涵括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精湛的中期制作以及完善的后期延伸开发等环节。以美国影视业为例,电影票房收入仅占其总收益的20%,80%的收入则由非银幕营销而来。而衍生产品也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用、行等各个领域,包括玩具、图书、游戏、服饰、主题公园、特色旅游、续集拍摄等等。如徐铮执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收获13亿票房的同时带火了泰国旅游业,本土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推动了服饰、玩具等行业的兴盛等。因此,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找准目标群体、开拓销售渠道并研发出相应衍生产品,是加快陕西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简而言之,影视艺术是能够承载时代精神与人文价值的重要文化样式之一,而艺术的终极价值也是对人及其命运的关照。所以,在剧本选择或创作方面,应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深入了解大众心理期待。遵循市场规律但克服浮躁心理,以地域文化作为根基并推出能够深入人心的影视剧,将会从根本上推动陕西影视产业走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影视业陕西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华谊兄弟 光环褪色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IP剧的传播学分析
影视行业步入大数据时代
由互动到嵌入产业链:出版业跨界影视业的模式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