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带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2013-09-18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规范化手术室流程

张 雪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性床位较多,主要收治全院各科病危病重患者以及大手术后患者。手术室是我院的重点科室,其护理方面与一般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手术室的服务对象不是单一的,因而优质服务的内容不仅仅是患者也包括手术室医生[1-2]。在开展手术室规范化护理活动中,根据护理人员自身工作特点和手术室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培训员工的规范化护理操作,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切实探索优质有效服务工作模式,在临床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同时服务于医生。同时,我科室将规范化的护理模式与护理教学相结合,将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模式教授给学员,使学员能够更好地学习怎样为临床护理而工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患者300例,年龄从5岁-60岁。将30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我科室护士81名,年龄23-50岁,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16名,护师34名,护士22名,另有实习护士若干人。

(二)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对实习护士进行常规的集中教学模式。观察组:对患者采取规范化的手术室管理模式,对实习护士进行规范化护理措施的培训以及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具体如下:

1.带教模式。进行常规的对手术室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一周后,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由带教老师进行单独带教,根据学员的特点以及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要掌握规范化的手术室管理模式,同时保证学员能够完全掌握。并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测。

2.规范化手术室护理。(1)强化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护理服务意识:对本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学习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护理流程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把基础护理流程与改进护理质量结合起来,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护理流程的设计标准[3]制定合理的护理流程工作制度,使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对手术室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查,全员讨论,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不断修改相应的标准,直到达到手术室规范化管理的标准。(2)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实施:手术室的物品及时清理,物品的摆放也要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将物品分类做好标识,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减少事故的发生。护士长组织学习护理服务流程的理论知识,并按照护理流程制度标准监督指导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纠正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和错误。护士长不定时检查护士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定时根据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做出综合性考评,作为护理人员的奖金依据。(3)定期学习,提高素质:全体护工应该定期学习护理和医学知识以及手术的环境要求。科学合理操作技能,手术原理和原则对手术室的护理起到关键作用[4],贯穿在护理管理中对的各个方面。对患者基础护理的需求进行调研,同时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认知与班次安排进行调研;根据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情况,优化护理资源的配置,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是手术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5]。此外还应该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给予合适的手术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病症和手术。待手术结束后及时给患者宣传医疗卫生知识和注意事项,为患者手术的恢复提供科学的指导[6]。

(三)评价标准。

针对护理服务质量制定评价指标,包括医生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实习护士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检验分析数据资料,P<0.05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后,手术室的管理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合格率从优化前的90.67%提升到优化后的98.9%,护士对流程改造的满意率优化前的80.24%上升到优化后的97.53%,医生的满意度由优化前的86%上升到优化后的96%,同时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由优化前的92%上升到优化后的98.67%。不仅护理质量提高,医护和家属满意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护士的工作效率也从规范化护理前的93.2%上升到规范化护理后的98.9%。详情见表1、表2和表3。

表1 规范化护理前后手术室中患者护理质量的合格率

表2 规范化护理前后手术室中患者护士满意率

表3 规范化护理前后患者和医生满意率比较

三、讨 论

基础护理流程的规范化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关键作用,保障手术室的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是提高护理服务的基础[7]。

(一)护理的规范化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是手术室优质服务的前提。

通过基础护理流程的指定和改进,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理念有很大提高,使护理人员能积极的参与护理工作,更切实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着想[8]。护士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病情,上报分析解决问题,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满意度和工作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创建了和谐有序的手术室服务环境。

(二)护理的规范化加强科室的整体化管理。

通过不断改进且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本科室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护理规章标准和服务管理制度,明确了护理常规和工作职责,使护士及时查阅学习,认真遵守规章制度,快速有效地展开患者的手术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配合的综合质量,促进手术室管理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基础护理流程的规范化提高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患者是医院的上帝,患者的满意度反映了护理服务的真实水平。护理人员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尊重关心患者,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的优质服务。本科室优化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版模式,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优势与特长,形成优势互补,提高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化护理,我科室手术服务质量有本质提高,不仅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服务道德理念都明显上升,工作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增强了我科室的竞争能力。规范化护理是保证手术室优质服务的基础重要手段,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值得推广。

[1]何谏齐,张志慧,秀 仪.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建立[J].广州医药,2011,42(6):73.

[2]赖 力 ,罗 媛 ,田蕾蕾.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探讨[J].华西医学,27(3):444-446.

[3]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38-39.

[4]韩 琳 ,李继平.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34.

[5]李雪球,黎 明 ,黄红友,等.ICU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及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4(2):22-24.

[6]翁 琦.当代护理管理的若干方法与思考[J].现代临床护理,2003,2(3):28.

[7]崔洪英.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门诊手术室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18(12):118.

[8]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猜你喜欢

规范化手术室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