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医学院校优秀本科生中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2013-09-18秦大莲熊玉霞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药理学医学院校母语

秦大莲,叶 云,熊玉霞,刘 剑,李 华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为了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加强国际医学交流,更新医疗观念,提高医疗水平,近年来,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显示,双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兴趣及效果均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呈正相关[1-3]。普通医学院校绝大部分学生外语水平相对较低,我们认为在普通医学院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较低,择优而教可能是双语教学一个新的切入点。鉴于此,我们以学生的英语成绩为条件,在自愿的基础上,从临床医学专业筛选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一、一般资料

1.授课对象。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2.教材及问卷。母语班:《药理学》第七版,人卫出版;双语班:药理学(双语版,第二版),科学出版社。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

3.授课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各1名。

二、方 法

1.授课对象筛选及分班。根据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及英语成绩在临床医学专业筛选各科成绩分数>75分的授课对象127名。根据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母语班65名和双语班62名。

2.授课内容、教材及授课方式。母语班和双语班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完全一致。授课方式:双语班采取“渐进式”授课,即英语比例由50%逐渐增加到100%。

3.课堂教学形式。第一阶段:教授授课,英语比例由50%增加到70%。第二阶段:副教授授课,英语比例50%增加到90%。第三阶段:讲师授课,90-100%英语授课。

4.问卷调查。授课结束后一次性问卷调查。

5.考核。正式考试两次(期中和期末),母语班与双语班考试题型及内容相同,母语班考题英语比例占10%,双语班考题英语比例为100%。

三、结 果

1.母语班和双语班相关基础学科学习成绩及英语成绩。母语班和双语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无统计学差异,英语考试成绩双语班优于母语班(P<0.05)。见表1。

表1 学生的学习成绩(±s)

表1 学生的学习成绩(±s)

注:*与母语班比较P<0.05

分班 学生人数 生理学 生物化学 英语CET-4 CET-6母语班 65 78.64 ±13.74 76.64 ±11.15 437.54 ±30.42 394.21 ±35.77双语班 62 76.64 ±11.24 79.64 ±14.02 519.75±47.91*439.75 ±36.34

2.双语教学对学生药理学中期、期终考试成绩的影响。母语班和双语班药理学中期和期终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2。

表2 学生药理学中期、期终考试成绩

3.学生对双语教学授课效果的评价。问卷调查人数双语班62人,母语班65人。双语班>90%学生认为,药理学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自身英文水平,亦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双语班>98%学生认为,药理学开展双语教学有必要;90%学生认为,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对于药理学知识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5%学生认为,相关学科双语教学的开展、授课教师英语水平及专业水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双语教学效果及学生药理学知识的掌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所选用的全英文教材只有17.74%的满意度。母语班,虽然有53.84%学生认为药理学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有益,但只有13.84%的学生认为药理学有必要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

四、讨 论

2001年8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并于2001年9月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使用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据此,各级各类学校相继进行了双语教学探索。查阅大量资料发现,虽然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已历时数年,但其教学效果与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而普通医学院校因其课程的特殊性,如果无选择性地在普通医学院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无疑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面前又多了一个台阶。因此,普通医学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应该在何种教学方法及条件支撑下实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专业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鉴于此,“择优而教”“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在普通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可能更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对我校临床专业本科优秀本科生开展了药理学双语教学探索。结果提示:在普通医学院校全面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可行性低,而在部分英语较好的优秀本科生中采取“渐进式”药理学双语教学是可行的。但教材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条件,师资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4],而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真正适合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教材,加强药理学双语教材的配套建设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将是普通高校保证双语教学效果而不拘泥于形式的关键。学生是双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5],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突出困难集中在专业词汇量和听力方面,由于学生极少接触专业外语,英语交流机会少,致使专业英语和听力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再者,药理学属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双语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公共英语水平,亦与相关学科专业英语知识密切相关,如果一些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没有开展双语教学,学生对医学专业词汇了解甚少,药理学双语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而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知识、提高专业外语交流能力已刻不容缓,因此,为学生创造接触专业英语的机会以及英语交流的条件,是普通医学院校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保障。

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的一种交流语言,特别是在科技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几乎均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在专业领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及科技工作者对知识的摄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而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同时培养学生未来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潜质。因此,双语教学在高校开展势在必行,普通高校“择优而教”“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是一种使学生和教师均能受益的教学模式,不仅可行,且值得深入开展与进一步推广。

[1]吴志东,郝占国,贺 智.临床医学本科生药理学双语教学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2):149.

[2]赵颖海,孙 宁 ,陈小毅,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39.

[3]张炳华,倪国华,张春桃.临床医学7年制本硕连读班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结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2):196.

[4]吴 梅 ,徐 珞.《组织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4):357.

[5]吴 梅 ,李 玲.《组织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探索[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2):350.

猜你喜欢

药理学医学院校母语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母语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艺术药理学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