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G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2013-09-15郭志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0期
关键词:难治髓系白血病

郭志强

CAG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郭志强

目的 探讨CAG与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4例, 随机分为CAG组和FLAG组各27例。CAG组患者均给予CAG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FLAG组患者均给予FLAG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CAG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 FLAG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2.96%,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患者的感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LAG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反应、肝损伤以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与FLAG方案均是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方案, 并且CAG方案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 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髓系白血病;CAG;FLAG

作者分别使用CAG和FLAG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7例,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病例均为本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CAG组和FLAG组各27例。CAG组:其中男性患者15例, 女性患者12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1.78±10.47)岁;其中14例患者为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13例患者为难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分型:1例患者为M1型, 14例患者为M2型, 1例患者为M4型, 10例患者为M5型, 1例患者为M6型。FLAG组:其中男性患者14例, 女性患者1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0.96±11.39)岁;其中13例患者为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14例患者为难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分型:1例患者为M1型, 15例患者为M2型, 1例患者为M4型, 9例患者为M5型, 1例患者为M6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难治和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有以下情况之一:患者使用经典化疗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 未获得完全缓解;患者首次治疗完全缓解后, 于6个月内再次复发的患者;患者首次治疗完全缓解后, 于6个月内复发并经常规化疗失败的患者;患者复发2次或者多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首次发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排除其他类型的白血病患者;排除已经发展至疾病晚期, 无治愈希望的患者;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CAG组 CAG组患者均给予CAG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第1~14天给予患者阿糖胞苷皮下注射, 剂量为10 mg/ m2;第1~8天给予患者阿克拉霉素静脉注射, 剂量为10 mg/ m2;每1~14天给予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 剂量为200 μg/m2, 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上升至10×109/L以上时,停止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3.2 FLAG组 FLAG组患者均给予FLAG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第1~5天给予患者氟达拉滨静脉注射, 剂量为30 mg/m2;第1~5天给予患者阿糖胞苷静脉注射, 剂量为1~2 mg/m2, 阿糖胞苷的注射时间为注射氟达拉滨4 h后;第0~5天给予患者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 剂量为300 μg/m2, 0 d为化疗前1 d。

1.4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CR):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9/L, 白细胞<10×109/ L, 分类正常, 无幼稚细胞, 100×109/L<血小板<450×109/L,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治疗前50%以下并维持2周以上;未缓解(NR):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化疗治疗后4周内死亡的患者为早期死亡。以CR和PR的患者数之和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全部数据资料用[n(%)]表示, 采用t检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CAG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 FLAG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2.96%,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CAG组患者的感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LAG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反应、肝损伤以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n(%)]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白血病, 随着白血病研究的不断深入,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部分患者由于产生耐药性, 导致病情的复发和难治[2]。CAG和FLAG是临床上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主要化疗方法, 主要的区别是阿糖胞苷的用量不同[3]。本组研究中, CAG组患者与FLAG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CAG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LAG组患者。

综上所述, CAG与FLAG方案均是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方案, 并且CAG方案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 值得临床推广。

[1] 张之南, 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4):131-134.

[2] 黄晓军, 路瑾, 陆道培. 氟达拉滨为主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中华内科杂志, 2003, 42(6):417-419.

[3] 葛健, 曾庆曙, 杨明珍, 等. CAG 与FLAG 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初步研究.安徽医学, 2012, 33(3): 268-270.

450000 河南郑州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难治髓系白血病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难治的病
阿糖胞苷联合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改良FLAG与HA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