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知朝中事 山中问野人”——省委宣传部右玉接地气、访民情纪实

2013-09-15郭宁虎

支部建设 2013年28期
关键词:右玉茶马古堡

■ 本刊记者 郭宁虎

今年8月下旬的一天,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高山,率省委宣传部干部来到右玉考察学习、接受群众路线教育。

右玉,曾经是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解放后60多年来,他们向风沙宣战,向老天和大自然宣战,19任县委书记共唱连本戏,换人不换思想,咬定生态建设不放松,大搞植树造林,久久为功。因造林成活率低,累计造林面积已超过了三个右玉县,硬是把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0.3%提高到53%,成为全国闻名的塞上绿洲。如今的右玉,抬眼就能看到一片绿色,林涛汹涌,质朴灵秀。

来到右玉县考察,不能不考察杀虎口。这里记载着右玉的历史,是右玉的活化石。

按照预定的安排,我们在杀虎口右玉博物馆里接受了教育。从博物馆出来,李高山带着我们踏上了昔日走西口遗留下来的茶马古道。因为新建了舒展、平坦、宽阔的公路,这条昔日很繁华的茶马古道已经废弃,很少有人前来探访。古道两旁的住户有点办法的已经搬走,留下来的大多是手头不很宽裕的群众,原始老住户已经很稀疏。古道很老旧,留下来有人住的房屋也满挂岁月的沧桑,记载着风雨的洗礼。

本来走茶马古道的目的,是要去看昔日残留的古城堡和康熙皇帝曾经赞美的小石桥。在通往这两个地方的路上,李高山突然看到有一户居民的院子里有几个人不知正在忙活什么,因为院墙很低,是用石头砌的,所以能够隐约望见院内的活动。院门口有一群羊,有的卧着休息,有的站在路边的土塄上吃草。几只小羊羔不时地吸吮着母亲的奶汁,蹦来蹦去,煞是引人注目,招人喜爱。

在这条残留的古老的石砌茶马古道两旁,本来就没有几户人家居住,此时却突然看到有一户人家非常具有生活气息,李高山突然动了心思,想到这户人家访问。李高山与同行干部商议:“咱们到这户人家看看如何?”

干部们齐声赞成。因为这一提议,正好代表了大家的思想,人人都有许多疑问,渴望解开心内的疙瘩。有些干部常年忙于工作,很少走出办公室,要不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体验群众生活,很少有机会到基层来,更不会到这样极其普通的人家来访问。

李高山同大家一起走到这户人家的门口,然后停住脚步,向院子里的几个人询问:“我们能不能到你家院子里看看,看一看你家的房子?”

这是一个突然袭击,院子里的人显然毫无思想准备。她们绝对没有想到有人会到她们家来访问,而且一看就知道是有相当职务的领导干部。院子里迎面来了一位女主人,慌忙“哦哦”地答应着。女主人一边迎到门口,一边给李高山一行让开一条路,让干部们走进院子。在院子里干活的几个女人也都撂下了手头的活计,用好奇的眼神远远望着干部们,听干部们问些什么。

院子里喂着一条狗,是普通农家比较喜欢喂养的那种四眼狗。狗儿用铁链拴着,望见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还有人手里拿着照相机和扛着摄像机器材不停地拍照,它显然很奇怪,“汪汪”叫了两声,但很快看出这伙人并无什么恶意,便停止了吠叫,频频摇着尾巴,表示欢迎。

女主人一边安抚着狗儿,一边整理自己的衣装,那种女人特有的爱美心理不由自主地展示出来。她不停地捋着自己的头发,脸上泛着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她不理解干部们为啥到她家院子里来,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领导,因此显得很拘谨。

李高山是晋西北人,在外地工作近30年,但口音一点也没有变。李高山操着晋西北人那种特有的口音向女主人询问:“你们家有几个孩子?”

听到与自己比较相同的口音,女主人一下子就消除了拘谨,笑着回答:“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两个女孩已经出嫁,嫁到了离这个村不远的右卫镇,那里比这里富裕。儿子还在读高中。”

“这个村有多少人?有没有村委会和党组织?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古城堡里居住?”

“有。村委会和党组织都很健全。全村共有300多人,分散在好多居住点,共同组成一个村子。住在古堡里的人不多,只有七八户。以前住的人很多,现在都已逐渐搬走。自从修了公路,有条件的人家都逐渐搬到公路两边居住,古堡越来越冷落。”

为了让干部们多了解情况,闻讯赶来的当地村干部向干部们介绍说:“以前这里很繁华,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榷关’,当时日进斗金。过去官府在这里设了‘口’,说明这里地理环境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右玉正在全力打造杀虎口文化产业园,已经新建了豪华气魄、雄伟高大的杀虎口经济商贸新关口,离这个村仅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旧古堡门和古堡旧镇也在逐渐恢复重建当中。每年一届的杀虎口‘西口文化论衡’,热闹非凡,年年都能成功地举办,每年都有许多重要领导和历史文化名人到这里来。商贸经济也在全力开拓当中。”

因为院子里人越涌越多,狗儿又“汪汪”叫了两声,女主人赶快跑过去安抚狗儿,怕狗儿挣脱铁链。李高山和随同一起考察学习的干部们又向院子里走了几步,仔细端详着已经显得很旧的房子问:“你们家以前是不是就这么一个样子?”

女主人马上说:“不是。以前这个院子可阔气哩,是一座二层小楼。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了,我们家当时在古城堡外面另外的一个村居住,因为羡慕古城堡当年的辉煌,也算是有点钱,就买这个院子,到这里来居住。不想这里越来越不成样子。”

李高山若有所思,又接着问:“你们家里种着多少亩地?”

“20多亩?”

“都种些什么?”

“玉米和土豆”。

“玉米每亩能打一千斤吗?土豆能收多少?”

“哪能呢,玉米每亩只能打五六百斤,土豆每亩能收两千多斤。”

“日子过得怎么样?”

“寡淡。”女主人说了一句很重的方言,有些人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哗”地一下都笑了。李高山向同来考察学习的干部们解释说:“‘寡淡’就是不怎么样的意思。”李高山接着问:“种地有没有补贴?你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什么?能卖多少斤玉米、多少斤土豆?”

女主人说:“种地有补贴,每亩补90元。地里收入不多,种的都是旱地,多浇不上水,还养活着个上学的孩子,很费钱。玉米大都喂了羊,因为羊还能卖几个钱,你不给羊吃东西,羊就不长肉。”

“那你咋还要在古堡里居住?”

女主人说:“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开发,已经搞了很多项目,公路两边的人已经富裕起来,古堡里的人也算有了点变化。在这里守着,盼望政府恢复发展古城堡,能够振兴生态旅游产业,到那时地片就值了钱,就可能过上好日子。”几句质朴的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院子里长着一株夏熟果树,长得很茂盛。果子已经泛白,散发着成熟的香味。在院子里同女主人一起干活的一个妇女,见李高山与女主人聊得很投机,热情地摘下几个果子,请一同考察学习的干部们吃。干部们不好意思地接到手里,一名女干部很快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硬是塞到了那名给果子的妇女手里。

有干部为女主人出主意:“你们种的老玉米是绿色食品,可以运到城里去卖。还可以发展绿色蔬菜,与城里人结对子,定点定时为城里送菜。今年的菜价很贵,发展绿色蔬菜种植,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效益。这里牧草丰盛,发展养牛养羊,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女主人连连称是,她说,她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商机,已经有人开始从事公路生态经济,夏卖西瓜、甜瓜和蔬菜,冬卖羊肉、土特产和笨鸡蛋。女主人说,她们家种的玉米和豆角都很鲜嫩,因为养着许多羊,地里的庄稼从来都不上化肥,因此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女主人还从门前的地里摘回一包豆角和几穗玉米,塞到干部们的手里,希望干部们带回太原品尝。干部们奋力推辞,但不好意思拒绝女主人的好意,估摸着按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女主人付了费。女主人眼里闪着泪花说:“不用给钱,要给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手里捧着女主人送的玉米和豆角,有的女同志已流出了热泪,一次又一次说着感谢的语言,把心同女主人紧紧贴在了一起。

“欲知朝中事,山中问野人”。分别的时候,女主人把干部们送上“茶马古道”,紧紧握着李高山常务副部长的手说:“你们真是好干部,欢迎你们再次到我们家里来。”

最后,全体干部挥手向女主人告别,也真心希望她家能很快过上幸福生活。党的政策好,我们深信:女主人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女主人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

猜你喜欢

右玉茶马古堡
勇闯死神堡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站上绿色发展新起点
脱贫攻坚视角下右玉精神的作用研究
古堡
遇见右玉蓝
为坚韧不拔的右玉精神点赞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