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影响

2013-09-14刘秀花赵茜茜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智力维度

刘秀花 赵茜茜 苑 杰,3▲

1.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应用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河北唐山 063000;

大学阶段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属人格再造期,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1]。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由心理落差诱发的。所谓心理落差是指个体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与现实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存在较大的出入而形成的心理反差[2],这种心理反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情绪智力的高低[3]。目前,国内外关于心理落差方面的研究很少,仅有少量报道和文献探讨了关注个体心理落差的必要性及其解决策略[4-7],而实证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落差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影响,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大学生469名,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进行施测和分析,其中,男226名,女243名;大学一年级学生98名,二年级学生103名,三年级学生194名,四年级学生74名;家庭所在地农村(包括乡镇)316名,城市(包括县城)153名;独生子女145名,非独生子女324名;学生干部234名,非学生干部235名;父母对子女整体期望偏低33名,一般109名,偏高205名,很高122名。

1.2 方法

1.2.1 测评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施测,测试前向受试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

1.2.2 研究工具

1.2.2.1 大学生心理落差自评问卷 该问卷由马彩霞[2]编制,共45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课外生活及活动方面、自我评价方面、恋爱方面的心理落差,采用5级计分,临界值为3分。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落差越高。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2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该问卷由王晓娟[8]编制,由47个项目组成,包括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两个维度,自我维度(23个项目),由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5个因素构成,他人维度(24个项目),包含觉察情绪、评价与表达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5个因素。该问卷采用三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情绪智力越高。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重测信度0.79,与EIS(中文版)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P<0.001),表明问卷总体及各维度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回归性分析采用Stepwise 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心理落差总体特点

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课外生活及活动、自我评价、恋爱等方面心理落差得分均高于临界值3分。说明在读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心理落差倾向。见表1。

2.2 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影响

研究显示,不同家庭情况、职务、年级、父母对子女的整体期望的学生心理落差问卷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独生子女心理落差大于独生子女;非学生干部心理落差大于学生干部;高年级心理落差大于低年级;学生心理落差随着父母期望程度的增大而上升。见表2。

表1 大学生心理落差得分情况(±s,分)

表1 大学生心理落差得分情况(±s,分)

项目 人数 得分学习人际关系课外生活及活动自我评价恋爱合计469 469 469 469 469 469 3.214 ±0.951 3.296 ±1.068 3.310 ±0.930 3.265 ±1.085 3.255±0.750 3.273±0.957

2.3 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关系

情绪智力问卷中自我认识情绪、自我表达情绪、自我调控情绪、自我预见情绪、自我体验情绪、他人觉察情绪、他人评价与表达情绪、他人预见情绪、他人体验情绪、他人调控情绪维度及总分与大学生心理落差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即情绪智力越低,大学生心理落差越大。见表3。

2.4 大学生心理落差与情绪智力回归分析

为更好地探讨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的预测作用,以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两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心理落差为因变量,进行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有负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其变异的73.70%。见表4。

3 讨论

大学阶段是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这与桂艳萍[9]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尚未成熟,主要表现为自我定位或个人目标偏高,理想自我大大超过现实自我,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在学习、生活、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会存在迷茫与困惑,从而出现心理不平衡,导致较大的心理落差。

表2 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影响(±s,分)

表2 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影响(±s,分)

因素 学习方面 人际关系 课外生活及活动 自我评价 恋爱 总得分独生是(n=145)否(n=324)t值P值学生干部是(n=234)否(n=235)t值P值年级大一(n=98)大二(n=103)大三(n=194)大四(n=74)F值P值父母整体期望偏低(n=33)一般(n=109)偏高(n=205)很高(n=122)F值P值43.30±14.24 46.57±12.61 2.231 0.260 30.12±10.40 34.04±10.60 3.319 0.001 34.46 ±10.38 37.15 ±10.10 2.353 0.021 11.97±4.07 13.47±4.37 3.226 0.001 19.13 ±6.87 20.84±6.52 2.315 0.025 138.98±43.96 152.07±42.16 2.738 0.008 34.73±9.47 56.55±4.16 29.809 0 24.11 ±7.73 41.76 ±3.49 29.408 0 28.13 ±7.83 44.65 ±3.40 27.372 0 9.71±2.89 16.40±2.64 24.153 0 15.15 ±5.34 25.57 ±2.43 25.112 0 111.82±30.25 184.92±10.51 32.268 0 41.54±13.91 36.16±9.26 51.35±11.04 47.06±13.28 34.620 0 30.76 ±11.29 24.33 ±7.16 38.15±9.08 32.34 ±9.66 42.460 0 12.60 ±4.99 9.99 ±3.08 14.72 ±3.83 12.94±3.95 41.098 0 18.68±7.76 15.93±5.06 23.10±5.51 20.57±6.32 26.467 0 18.68±7.76 15.93 ±5.06 23.10 ±5.51 20.56±6.32 28.102 0 136.64±46.45 114.91±28.53 168.52±35.79 150.18±41.37 39.896 0 46.08±14.69 44.22±12.58 42.88±12.88 51.37±12.16 10.916 0 33.62±10、71 31.70±10.18 30.76±10.80 37.51±9.51 10.535 0 36.38 ±10.98 35.66±9.70 34.14 ±10.24 40.74±9.26 10.602 0 13.85±4.12 12.51±4.88 12.16±4.05 14.90±3.82 10.648 0 20.77±7.17 19.90 ±6.41 19.08±6.71 22.83 ±6.09 7.978 0 150.70±46.73 143.99±41.15 139.02±42.58 167.34±39.03 11.310 0

表3 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总分与心理落差各维度及总分的相关性分析(r)

表4 大学生心理落差与情绪智力的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情况、职务、年级、父母对子女整体期望对大学生心理落差有影响。非独生子女心理落差较大。姚齐和[10]的研究也表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可能是因为多数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宽松,自我满足感强,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心身素质;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可能因兄弟姐妹多、家庭生活条件和环境欠佳,父母对其重视程度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失落感严重,从而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非学生干部心理落差高于学生干部,这与陶金花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一般说来,学生干部经过一定时间的校园工作锻炼,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社会性得到增强,可以正确评价自己,从而对自己做出适当的评估,心理落差相对于普通学生小。高年级学生心理落差较大,尤其是大三学生心理落差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这与桂艳萍[9]的研究结果相反。可能是因为大一、大二学生刚从高中时代进入大学,没有强烈的就业压力,大三学生长期处于相对单纯的学校环境中,面临学习与就业双重压力,自我期望过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现实自我产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压力,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大学生心理落差随着父母期望程度的增大而上升。父母的期望程度会通过言语、行为、表情等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期望程度过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丧失自信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易对自身及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这个要求时会表现出更大的心理落差。

研究发现,情绪智力越低,大学生心理落差越大。情绪智力往往被定义为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3,12]。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落差状况。高情商者往往能有效地觉察、理解自我及他人的情绪状态,找出促使某种情绪或心境产生的原因,并能很快对心理落差做出必要的调节;而低情商者则不能及时认识到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也无法自如地控制和调节情绪,导致较大的心理落差。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因素的发展却不平衡[13],必须针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养,减少大学生心理落差,培养健康、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夏凌翔,黄希庭,万黎,等.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1):52-58.

[2]马彩霞.大学生心理落差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07.

[3]Salovey P,Mayer JD.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J].Cognition-and-personality,1990,9:185-211.

[4]廖凤林,方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三种类别落差与心理健康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17.

[5]丁立平.大学生“心理落差”的类型、成因与矫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75-77.

[6]范敏.大学生自尊、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及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7]Heine SJ,Lehman DR.Culture,self-discrepancies,and self-satisfaction[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9,25(8):915-925.

[8]王晓娟.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9]桂艳萍.大学生人格、成就动机与心理落差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10]姚齐和.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54-55.

[11]陶金花,田芳.高校学生干部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9(11):1377-1378.

[12]Schutte NS,Malouff JM.Measuring,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related constructs[M].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1999.

[13]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293-296.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智力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光的维度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欢乐智力谷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