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残缺赤足足迹推算身高

2013-09-12汤澄清张宝东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3期
关键词:后缘前缘回归方程

汤澄清,张宝东,张 然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痕迹检验系,辽宁 沈阳 110035;2.清原满族自治县公安局 刑侦大队,辽宁 清原 113300;3.北京市公安局 海淀分局 刑侦支队技术队,北京 100142)

1 引言

近年来,各类刑事案件的发生和特点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尤其是高科技、高智能的犯罪,给我国刑事技术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作案人反侦查意识不断增强,反侦查手段更新,犯罪活动更加隐蔽与狡猾,犯罪现场上手印等常规物证痕迹的出现率极低,即使是经常出现的足迹多数情况下也只遗留有模糊、重叠或不完整的残缺痕迹,这无疑给现场勘查工作乃至整个案件侦查工作造成极大困难,致使足迹的发现率、提取率高,而利用率、检验鉴定准确率低。

残缺赤足足迹主要用于遗留足迹人的身高推断,如果特征反映好,质量高,也可以用于人身同一认定。利用足迹分析身高的理论基础为足迹长与身高的相关关系。足部同人体其它器官一样,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各个部位的尺寸与足迹长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残缺赤足足迹的身高推算提供了可靠依据[1-4]。本文通过选取赤足足迹中几个明显稳定的特征点,分析特征点之间的距离与足迹长及身高的相关关系,从而建立利用残缺赤足足迹推算身高的经验公式,为刑侦工作中嫌疑人身高的分析与刻画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提高足迹的利用率与破案效率。

2 材料与方法

2.1 器材

足迹捺印板、油墨、A3复印纸若干张、直尺、铅笔等。

2.2 测试对象

随机选取年龄在18~41岁之间的成年男性217人,身体健康,无行走运动障碍或运动系统疾病,平均身高174.2±5.1cm,体重70.7±9.6kg。

2.3 捺印足迹

测试对象赤足站在足迹捺印板上,足底均匀涂油墨,然后以自然状态行走,在A3复印纸上遗留左右平面赤足足迹各一枚,同时记录捺印人身高H、体重、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

2.4 样本测量

结合足的解剖结构与赤足足迹轮廓形态,选取足迹中明显稳定的几个特征点:跟后缘突点、跖内缘突点、跖前缘突点、跖外缘突点及第五跖骨粗隆外突点。为了减少测量系统误差,跟后缘突点定义为足迹内、外侧公切线(内侧公切线为过足迹内侧掌区和跟区的切线;外侧公切线为过足迹外侧掌区和跟区的切线)夹角的平分线与跟后缘的交点,而两侧切线与跖内外缘的切点即为跖内缘突点和跖外缘突点。

测量足底前部各特征点到跟后缘突点之间的距离,得到以下特征量:(1)跖内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L1;(2)跖前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L2;(3)跖外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L3;(4)第五跖骨粗隆外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L4(如图1所示)。

图1 足迹特征示意图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数据处理

将前述样本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导入SPSS11.5软件中进行回归分析[5],得到身高H与4个特征量L1、L2、L3和L4关系的散点交互图与回归直线(如图2所示)。

图2 身高与特征量关系的散点图

3.2 回归分析

分析散点图,可知坐标点分布较集中(L4除外),呈窄带状,基本上落在趋势线周围,说明数据间有正线性相关性。以跖前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特征量L2为例,由模型综述表(见表1)可知相关系数R=0.595,R2=0.355,身高与跖前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特征量中度相关;而由方差分析表(见表2)做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知显著性概率Sig.<0.05,回归方程有意义;由系数表(见表3)得到身高与足底L2特征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同理,得到身高与足底L1、L3特征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表1 模型综述表

表2 方差分析表1)

表3 系数表1)

3.3 误差分析

(1)样本收集不够全面。本文测试对象仅限于警校大学生和学员,身高范围较特定,不能反映较完全的人群,进一步的研究可划分身高段进行。

(2)由于样本数据有“离众”现象,也就是异常值,影响回归计算结论,所以发现异常值就要剔除。这样一来,样本数量有所减少,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情况,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3)在样本收集和测量的过程中,承痕体表面的性质、测量点的定位选择及测量精度等都会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

4 结论

通过对身高与足底不同部位距离(长度)特征量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身高与4个特征量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其中跖前缘突点到跟后缘突点的距离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好,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推算身高模型拟合度较高。在实际案件现场勘验工作中,可根据现场残缺赤足足迹反映出的足型轮廓,选取明显稳定的特征点,测量几个主要特征量,运用回归分析给出的经验公式,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缩小侦查范围,为及时准确的侦破案件提供可靠线索。当然,对重点嫌疑人的确定还需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如嫌疑人在现场的活动及足迹遗留条件和动作、足迹步幅特征等,综合分析,灵活应用。

[1]史力民.足迹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22-225.

[2]高以群,史力民.足迹检验图谱[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111.

[3]汤澄清,董佳英,姚力,等.关于身高的分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5,(33):62-64.

[4]史力民,董佳英.赤足残缺足迹检验[J].辽宁警专学报,2005,(30):6-9.

[5]李力.回归法推断手印和足迹与身高和体重的关系[J].法医学杂志,2005,21(4):252-254.

猜你喜欢

后缘前缘回归方程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波音737NG飞机后缘襟翼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