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尼美舒利和布洛芬在治疗高热患儿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3-09-12刚淑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6期
关键词:布洛芬悬液体温

刚淑英

长春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吉林长春 130000

发热属于儿科的常见症状,通常持续的高热能够造成儿童患者的头痛、惊厥、纳差和全身性的不适等,同时,发热还会使身体的耗氧量和心排出量增加,结果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在患者体温大于42℃时,还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1]。所以,科学选用安全高效的解热药物,已经成为儿童发热临床治疗的关键。本院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对于就诊的高热儿童患者运用尼美舒利颗粒和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降温治疗,并针对该两种药物的退热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对于就诊的高热儿童患者106例,运用尼美舒利颗粒和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降温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布洛芬组和尼美舒利组两组。尼美舒利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5例,男性患者为28例,平均体温为(39.6±0.7)℃;布洛芬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4例,男性患者为29例,平均体温为(39.4±0.8)℃。患者的年龄为0.8~13岁,布洛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2.69)岁,尼美舒利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2.71)岁,病程均为1~3 d。病种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5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共5例、扁桃体炎患者共19例,疱疹性咽炎患者共7例、支气管炎患者共18例、病毒性肠炎患者共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温和病种以及病程等方面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发热就诊前均未使用过解热镇痛类药物,儿童患者中也均没有对解热镇痛药过敏和胃溃疡既往病史。

1.2 治疗方法

运用随机分组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于尼美舒利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颗粒(由山东淄博新达制药公司制造)口服,剂量为3 mg/kg;对于布洛芬组患者,运用布洛芬混悬液(由扬州第三制药厂制造)口服,剂量为5 mg/kg。患者体温测量使用腋表,每一次测体温时间为10 min,治疗后记录每位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0 min、1 h、2 h和6 h的体温,详细记录患者是否发生皮诊和胃肠道反应以及溃疡出血等药物不良,治疗期间不给予患者其他的退热方法。

1.3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以患者用药以后6 h时内体温没有下降或者下降小于0.5e以后上升的为无效。以患者用药以后6 h内体温下降(0.5~1)℃为有效;以患者用药以后6 h内的体温下降幅度大于1.5℃为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于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组内对比运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于组间比较则运用成组t检验方法,全部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χ2进行检验。若P <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体温对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30 min后尼美舒利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开始体现,1 h后和2 h后,尼美舒利组患者的体温下降和布洛芬组患者对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6 h以后,尼美舒利组患者的体温为(37.1±0.35)℃,而布洛芬组患者的体温为(38.5±0.13)℃,显示该两者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 < 0.01),之后布洛芬组患者的体温开始逐渐回升,但是尼美舒利组患者的退热效果仍然达到最高峰,并且能够维持6 h的药物。说明尼美舒利的退热作用迅速而较且强,并且维持的时间比较长。此外,尼美舒利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布洛芬组的总有效率为81.1%,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两种退热药退热效果比较

表2 尼美舒利组和布洛芬组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发热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表现症状为人体的体温升高,其原因是:致热源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点升高,然后体温调节机构自然产生的内控制反应[2],因为人体发热能够加重儿童的心肺负担、增加患儿心输出量、容易导致肌酸激酶和血清-羟丁酸明显升高,令内环境失调、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无氧代谢增高,还增加了耗氧量,如果是3岁以下的婴儿发热,那么极易引起惊厥等症状[3]。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婴儿脑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及时对患儿采取治疗。

布洛芬和尼美利舒这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对环氧化酶活性的抑制过程,减少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最终产生镇痛和解热的药效,属于非甾体抗炎镇痛解热类药物。COX有COX-I与COX-Ⅱ两个异构酶体,其中,COX-I的出现通常都是和组织损伤或者是细胞损伤有关[4],而COX-Ⅱ则是一种正常的组织成分,本体有维持组织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尼美舒利这类药物能够选择性的抑制COX-I活性,而且维持治疗浓度时间长达6~8 h[5]。布洛芬混悬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COX-I与COX-Ⅱ,它属于非选择性的抑制型药物。以上是把布洛芬的退热结果和尼美舒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尼美舒利在患者服用以后起效比较快,退热幅度大,而且治疗浓度时间比较长,和布洛芬有着明显不同。炎性反应COX-I活性与COX-Ⅱ活性可增加,但是还是以COX-I为主,所以选择尼美舒利这类药物比较好。

观察患者服用尼美舒利和布洛芬之后的不良反应后发现,尼美舒利对抑制COX-的作用并不明显,却能高度选择性的抑制环氧化酶COX-I,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是避免了胃肠道黏膜的损害,在药物起效的同时,保护着胃粘膜和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布洛芬却能够同时抑制COX-I与COX-Ⅱ,但是就医学角度来讲,COX-Ⅱ本身有着保护人体胃肠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患者服用诸如布洛芬之类的药物,会发生呕吐和恶心等不良胃肠道反应[6]。所以说,尼美舒利安全性高、维持时间长、药用起效快、口感好且服用较为方便,基本上没有不良反应,所以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和应用。

[1] 徐金梅.尼美舒利对高热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9,30(1):197.

[2] 高飞上,张俊兰.尼美舒利分散片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热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50(16):266.

[3] 邵红梅,柳国胜,蹇涵,等.布洛芬对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的干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6(23):153-154.

[4] 徐隽,宋红萍,刘忠,等.布洛芬注射液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8(17):205-207.

[5] 朱颖涛,张琨.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临床退热疗效比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6(6):185.

[6] 谢邻,郑朝全.尼美舒利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29(43):369.

猜你喜欢

布洛芬悬液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布洛芬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及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