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大鼠模型尿液中尿酸、肌酐及葡萄糖的变化

2013-09-11何绿茵陈林强陈业辉林华欣李淼沅徐邦牢

检验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磷酸酶肾小管尿量

何绿茵,陈林强,陈业辉,仉 智,林华欣,李淼沅,徐邦牢

(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省临床分子医学及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180,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广州 510180)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肾移植术后最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但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及功能代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3]。有报告称地尔硫卓(diltiazem,Dil)可防止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并能提高该类药物的血浓度[2-3],已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对尿液的尿量、蛋白、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等多个指标的影响国内外文献鲜有报告。为此,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分组

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试验中心提供清洁级近交系雄性SD大鼠24只,每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sA组、FK506组和FK506+Dil组共4组,每组6只。

二、试剂和仪器

CsA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FK506由日本大坂藤泽公司生产,地尔硫卓由浙江亚太药业股分有限公司生产。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及配套试剂。

三、给药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2-4]建立各组大鼠模型,依照公式DW1=[(R1×W21/3)/(R2×W11/3)]×DW2将肾移植术后患者服药的首剂剂量换算为大鼠给药剂量,其中DW是药物的剂量、R是体型指数(大鼠和人的 R 值分别为0.09 和0.1~0.11)、W是标准体重(大鼠和人的W值分别是200 g和60 kg)。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4~5]:CsA 为5 mg·kg-1·d-1、FK506 为 0.15 mg·kg-1·d-1、Dil为 1.5 mg·kg-1·d-1;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分别为25、0.8、8 mg·kg-1·d-1。应用大鼠专用圆头金属灌胃针进行灌胃方式给药,每天1次。大鼠每周称重2次,并根据体重调整药物剂量,用药4周即可建立起各组大鼠模型,然后处死并获取血标本。

四、观察指标

实验观察2周及4周,用大鼠专用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的尿量,并检测尿UA、Cr、Glu含量。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实验2周时,CsA组尿量明显多于FK506组、FK506+Dil组合对照组(P<0.05);实验4周时,4组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周及4周各组之间尿U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周时,FK506组尿Cr含量高于对照组和CsA组(P<0.05),但与FK506+Dil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4周时,CsA组、FK506组和 FK506+Dil组尿Cr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周及实验4周时,CsA组的尿Glu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见表1、2。

表1 实验2周时各组大鼠尿量及尿UA、Cr、Glu含量比较

表2 实验4周时各组大鼠尿量及尿UA、Cr、Glu含量比较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2周时,CsA组大鼠尿量明显多于其他3组;而在实验4周时,CsA组大鼠尿量与其他3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且与其他3组大鼠的尿量相比较而言,反而呈减少趋势。CsA组大鼠尿量这种先增多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尚未明确。推测可能在应用首剂治疗剂量CsA的第2周,CsA已经导致肾小管的功能出现损伤,可能使尿浓缩功能下降和滤过钠分数增加等,导致尿量增多。早期尿酶如丙氨酸氨肽酶(AAP)和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反映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早期指标的检测对明确诊断可能有一定作用。在实验第4周时,CsA组大鼠肾小管浊肿明显,有明显的空泡变性,肾间质可见片状的纤维组织增生,肾皮髓质交界处可见到钙化现象,证明CsA已经使大鼠的肾脏出现慢性肾毒性的改变,肾功能已经出现明显的损伤,健存肾单位日渐减少,故此时该组大鼠的尿量明显减少,反而低于其他3组大鼠。前期实验显示[4]在实验4周时,CsA组大鼠CsA组肾小管细胞肿胀(浊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与肾小球囊壁层细胞多处粘连。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与肾小球囊壁层细胞多处粘连。

FK506组大鼠和FK506+Dil组大鼠的尿量始终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尿量相似,尽管该2组大鼠的病理切片均已证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4],但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可能尚未导致该2组大鼠出现尿量的明显改变。

实验2周时及实验4周时,各组大鼠之间尿UA含量无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初步认为UA在大鼠肾毒性模型研究中的意义不大。

实验2周时,CsA组尿Cr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似,FK506组和FK506+Dil组尿Cr含量较高,其中FK506组尿C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sA组(P<0.05)。推测该2组大鼠在实验2周时可能处于肾脏储备功能的代偿状态,故尿中排出的Cr较多。Cr含量增高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实验4周时,CsA组、FK506组和FK506+Dil组大鼠的尿Cr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这3组大鼠的肾脏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毒性损伤。

微穿刺实验证明,尿中Glu重吸收的部位以近球小管为主,尤其在近球小管的前半段。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Glu几乎是全部被重吸收,所以即使肾小球滤过液中的Glu浓度与血糖相同,但尿中几乎不含Glu。本研究实验2周和实验4周时CsA组尿Glu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提示CsA组大鼠肾小管重度损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重度受损,导致尿 Glu增多。FK506组和FK506+Dil组的尿Glu含量与对照组相似,提示肾脏损伤程度较CsA组轻。

综上所述,治疗剂量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可致大鼠尿Cr、Glu代谢紊乱。

[1]陈业辉,陈立中,郑克立,等.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2,23(11):1209-1210.

[2]陈业辉,梁颜笑,陈林强,等.恬尔心对大鼠FK506肾毒性的防治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35-2237.

[3]唐江涛,王兰兰,白杨娟,等.应用尿微量蛋白检测评价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抗排异药物对肝移植受者的肾毒性损伤[J].检验医学,2008,23(6):646-650.

[4]黄赤兵,张银甫,冯嘉瑜,等.用地尔硫卓提高他克莫司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效能[J].重庆医学,2008,37(14):1522-1524.

[5]陈业辉,梁颜笑,陈林强,等.治疗剂量他克莫司对大鼠肾脏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0):704-708.

猜你喜欢

磷酸酶肾小管尿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中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和炎症因子表达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磷酸酶基因PTEN对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