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

2013-09-11单百卉郑玉洁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吉林长春13004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单百卉 巫 毅 郑玉洁 朱 磊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吉林 长春 130041)

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是从小鼠颌下腺分离出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神经系统的正常细胞具有较强的营养作用。mNGF与人类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同源性高达90%〔1〕,对损伤的神经具有较强的修复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NGF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最佳药物〔2〕。我院对收治的26例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mNGF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52例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61~87岁,平均(68.8±6.3)岁。所有患者均为典型的带状疱疹,42例患者疼痛出现在疱疹出现之前,10例疼痛伴随疱疹出现。发病部位:躯干30例、头面部14例、腰骶部8例。根据患者的疼痛性质分类:深部持续性疼痛32例、针刺样刀割样疼痛11例、激发性疼痛9例。本组所有患者为单侧单部位发病,入院时观察患者皮损;接收治疗前,要求患者做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肝脏肾脏功能等检查,并做好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

1.2 分组 随机将5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治疗组中,14例位于躯干、7例位于头面部、5例位于腰骶部;15例为深部持续性疼痛、7例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4例为激发性疼痛;对照组中,16例位于躯干、7例位于头面部、3例位于腰骶部;17例为深部持续性疼痛、4例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5例为激发性疼痛。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疼痛分类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mNGF每天肌肉注射,30 μg/次(生物学活性≥15 000 AU)。对照组患者每天肌肉注射0.5 mg腺苷钴胺。治疗14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每3 d观察1次疼痛变化情况、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分别检查肝脏、肾脏等功能。

1.5 结果评价 (1)疼痛评价:主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3〕:首先划一条长为10 cm的直线,1 cm代表1分,0分表示患者无疼痛,10分则表示强烈的疼痛感。检查时,根据患者所能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面选择符合的点,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观察、分析。(2)疗效评价:0~2分表示治愈,3~4分表示治疗后显效,5~7分表示治疗后有效,8~10分表示治疗后无任何的效果,甚至加重〔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消失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消失时间比较(±s,d)

疼痛减轻时间 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组别 n 26 5.24±1.74 12.4±4.66对照组 26 8.52±1.84 22.45±5.23 t值 5.62 8.142 P值 <0.01 <0.01

2.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n(%)〕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有3例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反应,2例出现风团样皮疹,治疗完成之后,不良反应逐渐自行消失;治疗结束后,肾脏、肝脏功能等均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对照组患者中4例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反应,停药之后均自行恢复。

3 讨论

患者发生带状疱疹,主要发病因素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处神经周围出现集群性的水泡,伴有神经疼痛〔5〕。临床最主要的后遗症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为止,尚不明确发病的机制,这可能是因为神经节、受累神经等发生了炎症、或者是变性造成的〔5〕。老年人营养状态及免疫力均比年轻人差,神经受累更严重、更易发生炎症及变性,并且不宜修复,从而导致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神经痛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mNGF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主要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1)mNGF能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有效改变受累神经纤维的退行性变,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疼痛,促进感觉神经纤维的再生;(2)NGF能有效改变受累神经纤维的微环境,对周围神经血管、毛细血管的再生具有较强的再生作用;血管的再生,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使其营养物质快速到达受损的神经纤维,帮助其修复;(3)NGF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据有关资料显示,NGF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具推测,NGF主要是通过阿片肽系统起作用,外源性的NGF可能是通过改变胆囊收缩素的水平,从而有效增强阿片受体的敏感性,起到镇痛的效果〔6〕。

mNGF与传统的腺苷钴胺注射剂治疗效果比较,疼痛减轻、消失时间较快,疗效甚佳,且患者连续使用2 w以上,患者未见任何异常,对于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很好疗效,大大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生活质量。

1 彭成为,余开峰,杨镭镭,等.人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转染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致痛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9(2):129-32.

2 朱德生.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4-5.

3 宜春学,陈 炯.针刺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26-7.

4 刘 兵,梁新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其神经阻滞疗法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7):605-7.

5 宜春学,陈 炯.针刺结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26-7.

6 谭小华,刘海涛,王锂艳,等.药线点灸配合围刺通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4):33.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