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X-ray MSCT表现分析

2013-09-10王缉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弥漫性鼻窦支气管炎

王缉胜

由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无明显发病症状,因此很容易与其他肺部疾病造成混淆,进而形成临床误诊,影像学X-ray MSCT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力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对DPB早期临床的发现及特征认识有了可能。本研究抽取本院20例DPB患者的X-ray 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DPB患者的X-ray MSCT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3~69岁,平均38岁;病史:5个月~30年,平均为9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等,其中有8例患者咳黄浓痰,2例患者少量咯血。

1.2 扫描方法 扫描时采用SIEMENS Emotion 16 MSCT机,对7.5mm的层厚进行扫描,螺距是1.375∶1,用250mA的电流和120kV的电压进行扫描,DFOV是34cm,对胸部检查范围进行常规螺旋扫描,将1.25mm的层后重新建立起来,观察时采用WW-800Hu的摄片肺窗窗宽和WL-600Hu的窗位;在对副鼻窦进行扫描时采用5.0mm的层后,螺距为1.375∶1,用250mA的电流和120kV的电压进行扫描,DFOV是28cm,进行常规螺旋扫描,采用WW-250Hu的摄片肺窗窗宽和WL-40Hu 的窗位[1]。

2 结果

2.1 胸部X-ray MSCT表现 在DPB病灶的分布方面,两肺弥漫性分布者17例,具有不均匀的分布和明显的肺叶和肺外带,在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下叶各基底段局限者2例。DPB的主要CT征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例患者全部呈现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小结节具有2~5mm的直径、不均匀的密度和稍微模糊的边缘,无融合趋势,并且未伴小叶间隔增厚(见图1);有18例患者小支气管扩张,远端支气管的直径在3mm以内,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双轨征”或小环状透亮影是主要表现,13例患者伴有小支气管壁增厚 (见图2),4例患者合并右黏液栓;有9例患者炎性斑片状实变影,大多为某一肺叶局限;有4例患者肺间质纤维化,条索影和网格影是其主要表现;有3例患者小空洞。全部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进行了CT复查,病灶有不同程度吸收者13例。

2.2 副鼻窦X-ray MSCT表现 本研究中有17例患者有副鼻窦炎病史,行鼻窦CT扫描者14例。经CT诊断,有5例患者为急性副鼻窦炎,9例患者为慢性炎症;14例患者上颌窦最常被累及 (见图3),12例为筛窦 (见图4),10例为蝶窦,6例为额窦;内脏移位者2例。

2.3 病理表现 经胸腔镜活检病理检查,7例患者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可以看到一些炎性细胞被浸润了,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3 讨论

DPB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是弥漫存在的主要场合。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是主要的受累部位[2-3]。名字由来于炎症病变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并且呈现弥漫性分布[4]。DPB的发病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极易与其他肺部疾病混淆而误诊。如果患者被疑诊可能患有DPB,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目前医院医生普遍采用的方法为X-ray MSCT检查,由于X-ray MSCT检查方法能够将患者支气管病变部位和类型明确化,有利于更好地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同时具有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没有创伤,真实可靠[5],因此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在临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X-ray MSCT和常规CT扫描的不同之处在于,X-ray MSCT扫描时,管球和检查床同时运动,探测器通过扫描孔接收到一组连续的容积扫描数据,在重建时还能够选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而常规CT扫描时,管球是旋转运动的,但是检查床却是静止不动的,探测器接收到一副CT图像的原始数据,然后就可以对一幅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本组20例患者中,胸部X-ray MSCT显示,20例患者全部呈现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副鼻窦X-ray MSCT显示,5例患者为急性副鼻窦炎,9例患者为慢性炎症;14例患者上颌窦最常被累及,12例为筛窦,10例为蝶窦,6例为额窦,这些表现为正确的鉴别诊断及确诊提供了良好的依据。而且X-ray MSCT具有速度快、敏感性高、无创伤等优点,应用于DPB的诊断,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总之,X-ray MSCT在DPB的早期检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临床治疗中及时有效地将依据提供出来,值得在临床推广。

图1 两肺弥漫小结节阴影Figure 1 Two pulmonary diffuse small nodular shadows

图2 细支气管扩张伴管壁增厚Figure 2 Bronchiolar dilatation with thickening of the wall

图3 右侧上颌窦炎Figure 3 Right maxillary sinusitis

图4 双侧筛窦炎Figure 4 Bilateral ethmoiditis

1 兰学立,祝安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31-33.

2 王岚,蔡柏蔷.冷凝集试验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2):148-149.

3 孙素杰,李向丽,师宏斌.肺部弥漫性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9):679-680.

4 土直非,关玉宝,顾莹莹,等.Kartagener's综合征伴细支气管炎:影像诊断及随访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1):2040-2042.

5 Mish CE.Contemporary implant dentistry[M].Third edition.St Louis:Mosby,2008.

猜你喜欢

弥漫性鼻窦支气管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