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联合检测意义

2013-09-10党颖徐齐红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肺动脉

党颖徐,齐红双,李 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属于气流受限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较高,可导致全身不良反应。在COPD病程中,肺动脉高压是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可导致COPD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提示预后不良。目前,对于COPD及其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COPD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61~78岁,平均 (66.7±5.3)岁,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1]。上述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压超过40mmHg为肺动脉高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4例,为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其中男29例,女15例;B组56例,为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其中男38例,女18例。所有患者无左心疾病、恶性肿瘤、肝肾疾病、结缔组织病及COPD以外的呼吸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100例入选患者入院当天行肺功能检测,根据肺动脉压是否超过40mmHg划分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入选患者均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内皮素-1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一氧化氮水平测定采用酶比色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endothelin -1 and nitric oxide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endothelin -1 and nitric oxide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例数 超敏C反应蛋白(mg/L)内皮素-1(ng/L)一氧化氮(μmol/L)A组56 4.3±0.9 43.8.3±8.7 63.4±11.244 7.8±1.1 55.2±10.4 52.6±7.9 B组

3 讨论

C反应蛋白属于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反映机体急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在急性炎症中的检测意义已经被临床确认。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地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资料显示,COPD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人群[2],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高可能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有关[3-4]。本文结果显示,继发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支持了上述观点。

内皮素是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各类组织细胞的活性多肽,在心血管系统含量尤其丰富,是心血管活动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心血管生理与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6]。有资料显示,内皮素具有强烈的缩血管效应、促细胞增殖/肥大效应及致炎症效应,并影响心血管细胞凋亡、分化、表型转变、再塑等多种过程,内皮素系统激活与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内皮素-1是心血管系统中内皮素存在的主要形式[7-8]。临床研究表明,COPD患者体内内皮素-1水平显著升高,内皮素-1与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具有共同的病变表现,均与内皮素水平升高密切相关[9-10]。本文结果显示,继发有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体内内皮素-1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和以上观点相一致。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不仅在正常血压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还与心肌功能调控、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并直接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心血管系统中目前所知的作用最为广泛、最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内皮细胞合成基础量的一氧化氮,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及所处的舒缩状态,并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当内皮功能发生障碍时,一氧化氮合成量降低,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能力减弱,刺激机体释放出自由基及其他有害的化学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血栓形成,并成为引起血压升高的诸多因素之一[5]。本研究结果显示,继发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体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与文献报道一致[10]。

综上所述,继发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水平降低,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在COPD病情发展过程中,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可反映患者机体内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和炎症反应情况,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肺功能的受损情况。总之,通过联合检测上述3项指标,有利于对COPD发展情况进行早期评估,并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早干预,对延缓COPD病程进展,降低患者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2007,30(1):8.

2 Eid AA,Ionescu AA,Nixon LS,et al.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4(7):1414-1418.

3 付英霞,王希柱,袁亚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与肺功能的关系 [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3):345.

4 吴尚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5,30(4):444-446.

5 牛占丛,平芬,李贤,等.内皮素-1、一氧化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691.

6 郑晓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2899.

7 朱妙章,袁文俊,吴博威,等.心血管生理学与临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8-449,478-479.

8 孙武装,孙佳玮,张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血浆脂肪炎症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40.

9 何丹,白淑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系统性炎症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研究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768.

10 章琳,杨渭临,郑华东.老年COPD稳定期血浆ET-1、NO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7):572-573.

猜你喜欢

内皮素一氧化氮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