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2013-09-10符丽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心电图

符丽萍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疾病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就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休克,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病症,危险程度极高,同时也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1]。本文就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9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4例,均为窦性心律伴药物治疗,用动态心电图将室性期前收缩记录下来,纳入室性期前收缩4000个/24h以上或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排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矫正QT间期在450ms以上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者。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55~68岁,平均60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3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前1个月,用安慰剂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罗帕酮,150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片,200mg/次,第1周3次/d,第2周2次/d,第3周1次/d。疗程均为2个月,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的正规治疗[2],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治疗前后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症状均转为正常,心率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比较正常或者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时间也得到了极大的缩短;有效: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心率及心电图等检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没有达到上述任何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速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P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概述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发生机制为冠心病造成患者心肌缺血而引起心律的变化。该病一旦发生,将会加重心肌缺血,从而对冠心病患者的转归和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一些研究已经将室性心律失常看做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如果患者有频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无心律失常的患者相比,其发生心肌梗死后心源性死亡的概率明显偏高。因此,只有对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使其预后得到有效的改善[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ECG exam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ECG exam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治疗后观察组 32 6824±1314 3713±462 7.4±3.1 1.3±0.9 0.143±0.012 0.145±0.013 0.079±0.012 0.080±0.012 0组别 例数 室性期前收缩数(个/24h)治疗前 治疗后短阵室速数(次/24h)治疗前 治疗后PR间期(s)治疗前 治疗后QRS波时限(s)治疗前 治疗后QTc间期(s)治疗前.38±0.01 0.43±0.04对照组 32 6717±1297 3845±687 7.9±3.3 4.2±2.6 0.144±0.012 0.146±0.014 0.078±0.013 0.079±0.012 0.38±0.11 0.39±0.0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3.2 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优势 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效果良好,且是多通道阻滞剂,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对钾离子通道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良好地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使有效不应期的效果得到明显的加长,因此能够对复极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延迟。同时还可以对心房和心肌上的纤维进行传导的钠离子向内流进行有效的抑制(钠离子向内流位于快速通道中),从而促使心肌的传导速度得到有效的减缓。此外,胺碘酮还可以将慢钙通道的内向电流有效阻断,从而使传导速度得到极大的减慢。

3.3 胺碘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良好作用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服用胺碘酮后,心室纤颤和心房纤颤得到有效的抵抗,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较好、较广泛的应用。而动物实验还发现,胺碘酮可以对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进行有效的纠正,从而促使心室致颤阀值有效提升[4]。同时,胺碘酮无神经、皮肤等不良反应,不会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也不会使患者的心功能恶化,能够使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服药期间不会有肺部毒性的情况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胺碘酮后,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服用普罗帕酮的对照组。而患者在服药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很少,且并不明显,表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高于口服普罗帕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杜红全.4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47-148.

2 彭乾.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83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7(1):3289-3290.

3 董作来.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500.

4 洪浩江.胺碘酮治疗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8):3908-3909.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