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GFR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进展

2013-09-10钟幸王瑾

中国肺癌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突变型酪氨酸回顾性

钟幸 王瑾

肺癌为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之一,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足15%[1]。

近年来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小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为NSCLC患者带来福音。其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最为突出。然而TKI药物在NSCLC患者中有效率相差甚大,其中,在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中TKI治疗有效率高达70%-80%,明显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其中位生存时间达20个月-30个月[2-5]。因此,EGFR酪氨酸激酶编码区基因突变成为TKI药物奏效的重要靶标[6]。

放射治疗在NSCLC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EGFR突变对肺癌放疗的效应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因此针对不同表型EGFR对放疗敏感性影响的个体化治疗是目前肺癌研究的方向。本文就NSCLC中EGFR突变状态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1 EGFR突变与NSCLC

1.1 EGFR家族 EGFR基因定位于人第7号染色体短臂,由118 kb组成,包括28个外显子,其中第18-21号外显子编码酪氨酸激酶区域。其表达产物EGFR是由单一多肽链组成的跨膜糖蛋白,激活后可启动Ras/Raf/MEK/ERK、PI3K/AKT、STAT等途径,参与促细胞生长分化、血管形成、调控DNA损伤的修复、抗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等生物过程[7]。

1.2 EGFR基因突变 在NSCLC中,EGFR突变总发生率约为26%[8]。突变多发生在外显子18-21区,即酪氨酸激酶区,这可能与该区域DNA富集A-T序列有关[9]。EGFR存在突变蛋白:EGFR VI、EGFR II和EGFR III,EGFR VIII是最常见的突变型,其突变形式为胞外氨基酸残基缺失,导致EGFR失去了配体结合域且受体酪氨酸激酶处于持续活化状态。因此,EGFR突变常被视为原癌基因的“激活突变”。

其中90%的突变位于19和21区的外显子,称为经典型突变,外显子18和20突变约占10%[10]。外显子19的突变(约占45%)主要是第746-750位密码子(ΔE746-E750)缺失突变,导致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丢失;此外,近年新报道外显子19还存在少见的插入突变,为第2212-2234位核苷酸插入性突变,导致6个相应氨基酸序列插入[9]。外显子21的点突变(约占45%-50%)则为第858位密码子(L858R)出现T-G转换,而使得该位点的亮氨酸变为精氨酸。这3种突变均能使其受体的酪氨酸激酶ATP结合槽(ATP-binding cleft)发生变构,导致其结合ATP能力下降,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对TKIs的亲和力和反应性,成为TKI药物奏效的重要靶标[10]。此外,EGFR突变高度激活Ras/Raf/MEK/ERK和P13K/AKT下游通路,启动EGFR调节抗凋亡和生存信号,导致肿瘤细胞变得依赖此信号以维持其生存——即具有癌基因(突变的EGFR)依赖的特征(oncogene addiction模型);当使用特异性TKI阻断EGFR信号后,便能更大程度地抑制其增殖性影响和输出生存信号,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1,12]。但是,目前鲜有数据显示外显子18、20突变带来TKI获益,反而,外显子20T790M位点突变成为TKI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8]。

2 EGFR突变与NSCLC放射敏感性

2.1 EGFR 突变型NSCLC对放疗敏感 在NSCLC中,大约80%鳞癌及65%腺癌存在EGFR蛋白过表达,而这种高表达状态是导致NSCLC放疗抵抗的重要因素[13-15]。EGFR突变型NSCLC常常伴随EGFR基因拷贝数的扩增及蛋白的高表达[16,17]。

然而,Das等[18]在体外试验发现,EGFR野生型NSCLC细胞对放射抗拒,EGFR突变型细胞却对放射敏感。研究显示,相比野生型,EGFR突变型细胞受照射后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伴随凋亡及核内DNA碎片明显增加。将突变型EGFR基因片段(ΔE746-E750缺失或L858R替换突变)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r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HBEC)、A549及H1299细胞株后均可提高其放射敏感性,而转染野生型EGFR基因片段后其放射敏感性明显降低,进一步提示了EGFR突变与放射敏感性相关。

另外,针对NSCLC患者的放疗疗效分析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表1)。2008年Gow等[19]回顾性分析了63例NSCLC脑转移患者EGFR突变状态与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WBRT)疗效的关系。此研究显示,EGFR突变型患者WBRT有效率(54%)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24%),并提出EGFR突变和TKI治疗是此类患者WBRT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2011年,哈佛医学院放疗中心对123例既往行单纯放疗或放疗联合其它治疗(化疗、手术、靶向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发现,EGFR突变型患者放射治疗后2年内局部复发率(17.8%)要明显低于EGFR野生型患者(41.7%),同时EGFR突变型患者2年生存率(92.6%)也要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69.0%)。多因素分析[20]显示EGFR突变是降低放疗后局部复发率(locoregional recurrence rate, LRR)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Lee等[21]报道,在43例NSCLC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后,EGFR突变型患者的局部无疾病进展生存(radiolog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PFS)要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21个月 vs 12 个月)。

虽然目前针对EGFR突变对放疗疗效影响的研究多为II期回顾性试验,混杂因素较多,但仍提示我们EGFR突变可能成为预测晚期NSCLC患者放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2.2 EGFR突变影响NSCLC放射敏感性机制 EGFR通过参与NSCLC细胞对放射致死性损伤(DNA double-strand break, DSB)修复而导致放疗抵抗。激活的EGFR主要通过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non 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和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途径对DNA损伤进行修复[8]。

Das等[22]进一步研究发现EGFR突变型NSCLC的放射敏感性与其NHEJ功能缺陷密切相关。电离辐射后,EGFR突变细胞株及异位表达突变EGFR基因的HBEC细胞均不能有效进行EGFR核移位,致使EGFR无法与DNA-PK修复蛋白(DNA-PKcs、Ku等)结合,进而大大削弱了其NHEJ途径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而增加其放射敏感性。突变型EGFR依赖的 Ras/Raf/MEK/ERK和PI3K/AKT通路是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y recombination, HR)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尚无针对EGFR突变与HR关系的相关研究。此外,在EGFR野生型与突变型NSCLC细胞中,DNA损伤修复蛋白(如DNA-PKcs、Ku70/80、Rad51等)在表达水平或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异也不清楚。这些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3 TKI联合放疗的研究进展

体外试验[23-26]显示,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可通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下调Rad51蛋白等途径增加的NSCLC的放射敏感性。台湾的一项研究[27]显示,在一线使用TKI治疗有效的III期/IV期NSCLC患者中,及早联合放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总体有效率为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16个月,3年生存率达62.5%。另一项研究[28]回顾性分析了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比吉非替尼单药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联合治疗组在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上明显获益(23.4个月 vs 14.8个月)。此外,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在25例III期/IV期NSCLC患者中,放疗联合使用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局部控制率达96%,中位PFS、OS分别为10.2个月和21.8个月[29](表2)。由于对TKI有效的NSCLC人群多存在EGFR突变,因此这些研究显示的TKI联合放疗的优效性可能与EGFR突变相关。

进一步研究[30]发现,在放射敏感的EGFR突变型NSCLC细胞HCC827中,吉非替尼可通过减少ERK1/2和AKT的磷酸化,阻断其介导的抗凋亡及促增殖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放射敏感性。CALEB 30106研究结果提示在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中,序贯化放疗中使用吉非替尼疗效较好(中位PFS为13.4个月,中位OS达19个月),而分层分析却未显示EGFR的突变状态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31],但是该试验样本量太少(13例突变阳性),此结论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目前尚无更多比较TKI联合放疗在不同EGFR突变状态NSCLC中疗效的研究报道。

表 1 EGFR突变与NSCLC放疗疗效的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Tab 1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EGFR mutation and radiation treatment outcome for NSCLCs

4 问题与展望

虽然目前研究提示EGFR突变人群对放疗敏感,但未显示出EGFR突变与放疗疗效、生存预后的明显相关性。由于大部分的NSCLC患者在TKI治疗后产生继发耐药,挽救性放疗可能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存获益,但其放射敏感性在TKI继发耐药后是否发生变化尚不清楚。

表 2 TKI联合放疗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结果Tab 2 Clinical trials on TKI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reatment for NSCLCs

尽管众多研究肯定了TKI联合放疗在部分NSCLC患者的安全及有效性,但多为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偏倚因素较多,其疗效尚需大型III期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此外,针对EGFR突变人群,放疗联合TKI治疗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但是,联合治疗可能加重放疗及靶向治疗的副反应,如皮疹、腹泻、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食管炎等,因此,TKI联合放疗在NSCLC治疗中仍需谨慎对待。寻找有效预测放疗疗效分子靶标,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放疗计划,使NSCLC患者的生存期得到突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突变型酪氨酸回顾性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祛白胶囊联合脾氨肽治疗对白癜风患者IL-10、IL-17、酪氨酸酶IgG的影响
四氢嘧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制及类型※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纯合和复合杂合点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特征分析
MRI征象鉴别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较低级别胶质瘤
回顾性评估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小肝细胞癌的准确性
吃酱油伤疤会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