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铁矿石定价原则及其价格走势

2013-09-07王胜荣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普氏铁矿石现货

王胜荣 陈 京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计财部 湖北 武汉:43000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铁矿石市场的最大进口国之一。纵观历年的进口铁矿石价格,其走势一直波动性上涨且在近几年处于高位,致使我国钢铁企业原料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呈现出“高成本、低效益”的局面。2012年1月至10月,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亏损达52.23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为-0.18%,亏损面为38.75%,累计亏损企业达31家。面对全球铁矿石价格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重点研究铁矿石定价的发展轨迹及2013年价格走势。

1 铁矿石定价模式的演变

国际铁矿石定价原则的演变主要历经以下三个时期。

(1)现货定价及长期合同定价时期

在1950年以前,全球工业化程度不高、铁矿石交易量小,铁矿石资源供应较需求相对充足,交易方式以现货为主,铁矿石价格主要采用现货价格;20世纪60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日本由于国内资源贫乏而成为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的主要进口国,双方为了加强合作开始签订短期合同,并在60年代后期逐步发展为长期合同,铁矿石采购量和价格都锁定10至20年;20世纪70年代,欧美借鉴日本经验开始以签订长期合约的方式大量进口铁矿石,导致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供需日趋紧张。铁矿石出口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1975年成立了以巴西、澳大利亚为主的铁矿石输出国组织,增强了谈判力量并改签长期合约为短期合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铁矿石交易量小,价格低且稳定,因而铁矿石定价原则的变动对其价格的影响很小。

(2)长协年度定价时期

年度国际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机制始于1981年,实行近三十年。合约期限从每年4月1日到第二年的3月31日。亚洲以日本铁矿石用户为代表,欧洲以德国铁矿石用户为代表,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进行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进口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此后长协谈判机制逐步形成,2003年宝钢代表我国加入首度长协谈判。铁矿石采取年度定价后,交易量逐年增大,年度内FOB价格相对固定,长协矿CFR价格主要受海运费市场波动影响。这一机制在稳定运行了近三十年之后直至2008年,“首发—跟随”模式第一次被打破,力拓公司单独定价。

(3)现货市场价格指数定价时期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铁矿石定价机制比较混乱。由于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不确定,导致钢材需求不确定,铁矿石供求关系出现较大变化,矿商、钢厂、贸易商在博弈中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价格机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动摇了长协模式,由此出现进口矿的定价模式由长协价格机制向现货、月度、季度定价并存的多元化模式。

2010年开始,全球三大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先后推翻了运行长达三十年的长协贸易模式,推行铁矿石指数定价。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的铁矿石指数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环球钢铁的TSI指数,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这三大指数均以中国市场的铁矿石现货需求为基准编制。TSI指数主要以天津港贸易的含铁量58%和62%的两种粉矿为基准编制;MBIO指数主要以青岛港到岸的品位62%的粉矿价格为基准编制;普氏指数与MBIO一样,以青岛港到岸的62%的粉矿为基准编制。在三种铁矿石价格指数中,普氏的报价最高,加上淡水河谷的极力推崇,普氏指数成为进口铁矿石定价的最主要的指数依据。2010年三大矿石巨头采用普氏指数季度定价,并通过指数定价的方式,对每个季度的铁矿石价格进行调整。2011年2月,必和必拓公司对我国国内钢铁企业发出新的铁矿石报价,强推月度定价。至此,三大矿石巨头的垄断程度不断加深,价格操纵日益严重,40美元/干吨的铁矿石成本已经被炒到目前的130美元/干吨左右,钢铁行业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转移到处于上游产业的矿石供应商。

2 普氏指数定价原理

普氏指数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指数”,不是当日成交价的加权平均值,而是一个“估价”。每个交易日,普氏员工都会用电话或者网络的方式,向包括矿山、贸易商、钢厂、货运商、金融机构等在内的百余家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机构询问当天交易的数量和价格情况,最后进行综合考量得出“估价”,即当日的普氏指数。铁矿石供应商的普氏指数定价主要采用的是以青岛港到岸的62%的粉矿为基准编制的普氏指数。在具体说明普氏指数的定价原则之前,必须了解三个常用的贸易术语:

干吨:与湿度有关,是湿量除去水分后的干量。

铁品位:铁量占铁矿石干量的百分比。

吨度:1吨物质所含主要成分的纯度。计算吨度价时,一个品位价格就是平常所说的多少钱一个品位(或吨度)。

铁矿石供应商的普氏指数定价主要分为有月度和季度两种定价方式。即以某一特定时间段的普氏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为临时价格进行预付,最终价格由当月或当季普氏指数的算术平均价格决定,尾款视前期临时价格付款情况结算其差价。

下面举例进行说明:某铁矿石供应商选择普氏指数月度定价纽曼粉,临时价设定为上月1日至15日期间的普氏指数平均值,货价FOB=CFR-海运费,FOB单价为P1美元/干吨,对应的铁品位标准为62%。由此可以计算出临时吨度价为(P1/62)美元/吨度。经过外方商检后,我国钢铁企业按外方商检测出的铁品位、水分和其他对价格有影响的元素含量,以临时价向供应商支付首期货款。在当月普氏指数全部公布后,得到本月普氏指数均值,再对纽曼粉P1进行调整,得出最终吨度价(P2/62)美元/吨度,并以中方商检报告出具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最终结算依据,核算出最终应付货款,减去已付首款,多退少补进行尾款结算。

3 铁矿石价格走势预测

预测铁矿石的价格走势,首先要观察近几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图1为2009至2012年的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图。

图1 2009~2012年62%铁矿石CFR价格走势图

自2009年以来,铁矿石价格波动性上涨且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2011年2月铁矿石普氏指数62%的CFR价格更是高达193美元/干吨的峰值。至于2013年铁矿石的价格走势,还应从供需状况、海运费成本和税收因素这三个角度探讨其影响,预测2013年铁矿石价格走势。

3.1 供需状况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随着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动,现货价格在铁矿石定价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现货价格主要由现货市场的供需状况决定,因此供需状况是预测铁矿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3.1.1 供给方面的影响

全球铁矿石供给主要从国际三大矿山的产量变化反映出来。力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艾博年指出,力拓在西澳皮尔巴拉的矿石产量以往每年2.3亿吨,预计扩产后2013年下半年可以达到2.83亿吨,2015年达到3.5亿吨;必和必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任德鸣指出,必和必拓在西澳的铁矿扩产项目正在按照原定时间表与预算进行,预计铁矿石年产量到2014和2015年间将逐步增加到2.2亿吨;淡水河谷的首席执行官Jose Carlos Martins指出,巴西环保部门已初步批准其开发位于巴西北部卡拉雅斯的Serra Sul项目,2017年该公司铁矿石年产能有望达到4.6亿吨。因此,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对于未来的景气度预期基本一致,均做出了投资扩产的战略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我国铁矿石供应国之一的印度为保障其钢铁行业的利益而加大对铁矿石的控制,近年采取了加征关税等多种措施,不断限制铁矿石出口。据统计,2012年1至11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石6.73亿吨,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印度等4国进口的数量占总进口量的79.2%,各国占总量的份额分别为47.2%、21.5%、5.6%、4.9%。印度已从我国的第三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地降至第四。在最高峰的2009年,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1.07亿吨,而2012年全年从印度进口铁矿不足4000万吨。印度限制铁矿石出口的举措势必会对铁矿石供给量造成影响,而国际三大矿山在澳大利亚和巴西扩大铁矿石开采和生产的规模会抵消印度限制对外出口铁矿石所导致的全球铁矿石短缺,且总体预计2013年的铁矿石供应量还将继续上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充足的货源有利于抑制价格的上涨。

3.1.2 需求方面的影响

2011年下半年,受欧债危机及欧美主要市场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持续下降。近年来,我国对钢铁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能的扩张。加上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控、汽车市场增速下降等原因,我国已经逐步减少了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面对国际三大矿山的资源垄断,进口铁矿石定价的备受牵制,我国钢铁企业还加快落实“走出去”战略,向海外矿山进行投资和收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目前我国海外投入铁矿石的资源量达到380亿多吨,在未来形成的权益矿产能将达2.3至2.6亿吨。其中形成较大权益矿规模的有武钢和宝钢,每年分别可以获得优质铁矿石6000万吨和1600万吨。权益矿的稳定回运,会减少对三大矿山铁矿石的采购。在进口铁矿石需求减少的同时,我国港口铁矿石库存还具有8000万吨左右的规模。2012年底,虽各大矿山对产量略有控制,限制向中国发货,但各大钢铁企业对库存持谨慎态度,始终维持低库存周转率,导致港口库存消化较慢,需求并不明显,预计2013年铁矿石价格会维持在2012年的水平。

尽管前文所述的供需关系略显供大于求,铁矿石平均价格可能出现下跌趋势,但是从现行定价机制看,价格仍存在被操纵因素,未来不排除矿石巨头见势转向“联合限产”以抬高铁矿石价格的情况发生,铁矿石价格走向难以确定。

3.2 海运费

目前我国与铁矿石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价格有FOB、CFR和CIF三种形式。其中FOB只体现铁矿石的货价;CFR包含货价、海运费;CIF包含货价、海运费和保险费。因此,铁矿石价格不仅仅限于货价的谈判,还需充分考虑海运费的高低。

国外的铁矿石供应商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不但拉抬铁矿石价格,还运用增租船数量的手段,致使铁矿石海运市场价格上扬,以达到铁矿石现货价格迅速上升的目的。在2010年,铁矿石供应商用此方法使我国铁矿石的现货价格高出基准价格27%。因此,2013年如果发生现货价格有下跌趋势,铁矿石供应商可能还会用此方法抬高海运价格,防止铁矿石价格下跌。从近几年的海运费走势看,目前海运费偏低,未来海运费上升的可能性很大。

3.3 税收因素

2012年7月作为铁矿石资源的主要供应国之一的澳大利亚正式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税、碳排放税等相关法案。而我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约占进口铁矿石总量的40%左右。征税后铁矿石供应商的利润转移到澳大利亚政府,对于这部分成本是否会转移到下游的我国钢铁企业尚不明朗。

4 结束语

2012年8月底至9月初,铁矿石价格经历了剧烈波动过程,62%铁矿石西澳航线到达中国北方港口价格由上半年的140美元/干吨,跌至90美元/干吨,其后逐步反弹至2012年底的140美元/干吨,全年平均约为130美元/干吨。结合上文,2013年铁矿石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走势并不明朗,预计2013年62%铁矿石西澳航线到达中国北方港口的平均价格可能维持在130美元/干吨附近。

矿石巨头借由垄断地位对价格进行操控,各国资源保护条款限制铁矿石供给,全球经济形势好坏决定钢企生产规模和铁矿石需求,这些因素都使得铁矿石局势瞬息万变。在此建议我国钢铁企业能够注重依靠国际贸易条款来研究贸易对策,以应对国外资源保护主义;能够充分利用铁矿石“双向依赖”的关系,运用铁矿石买方有利地位,把握话语权,建立有利于我国的铁矿石贸易国际秩序;能够进一步拓宽海外铁矿石资源投资渠道,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减少对国际矿石巨头的依赖。

[1]姚 娜.国际铁矿石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2):66-67,73.

[2]孙巧灵.铁矿石市场走向供需平衡[J].中国金属通报,2011,(20):34-35.

[3]叶海燕,李 锦.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123-126,159.

猜你喜欢

普氏铁矿石现货
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
6.58亿吨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浙江电力现货启幕
备战电力现货
普氏野马数量恢复至400余匹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谁绊住了普氏原羚自由的舞步?
2012年6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
2012年4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