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人物

2013-09-06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2期
关键词:哈马斯全美旧金山

焦点

基梅尔:政治不正确

“ABC道歉,解雇基梅尔”,11月 9日上午,华人在美国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等27个城市举行抗议活动。有报道称,这场近万人参与的游行,是美国有史以来参加城市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华人游行。

引发这一事件的,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夜间脱口秀节目。

10月16日,在美国政府即将重新“开张”之际,《吉米鸡毛秀》节目以“所有人都说议员赌气就像小孩子”为题,请来四个小朋友一起召开讨论国家大事的“儿童圆桌会议”。

没想到,讨论议员赌气,中国躺着中枪。当主持人吉米·基梅尔问道“美国政府欠了中国1.3万亿美元该怎么办”时,一位小朋友抢先发言表示,“我们应该绕到地球那边去,把中国人都干掉!”如果说六岁小孩是童言无忌,那么主持人的点评,则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他说,“这是个很有趣的点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录播节目中的这个插曲竟然一刀不剪地播出了。

在美国,侮辱黑人与犹太人的言论都是政治不正确的表现,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次,为了一声道歉,各大华人网络论坛展开热烈讨论,并在三周时间内,引发了全美华裔一波又一波的抗议风潮。

未名空间旧金山版的网友最早于10月28日在版主的号召下前往旧金山ABC总部游行,11月1日又参加了市政厅广场举行的集会抗议。全美各地华人也先后响应,并透过社交网络平台交流经验。

11月9日,这场以硅谷华人新移民为主体的、透过社交网络平台组织的游行抗议,在旧金山达到高潮。在成熟公益组织的协助下,游行从策划到实施只用了短短5天,并获得老移民团体的加盟,总共有将近3000人参加。

美媒认为,华裔社区新一轮政治觉醒已经到来。有这么多的美国华人华侨参与到此次的游行示威之中,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近年来华裔群体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的出现,以及他们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和参政意愿的提升。

面对华人的怒火,ABC于11月10日在官网上再次为事件道歉。包括这次道歉,ABC和节目主持人已先后四次道歉,并表示要取消“儿童讨论桌”环节。不过,虽然基梅尔和ABC多次表示无意伤害华人,但那轻浮的语气,“道歉而不认错”的措辞,反而激发了全美更多城市更多华人参与的抗议。

风波愈演愈烈,政坛重量级人物也纷纷表态,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芭芭拉·李、大卫斯等,或致函ABC表达不满,或发表声明公开支持抗议活动。11月9日,全美多个示威活动现场,也都出现州和地方政府官員的身影。

与过往华裔社区抗议模式不同,这场运动从初期开始,学历较高的新移民就成了主导力量,他们利用社交媒体来号召动员,可谓一呼百应。发起要求白宫调查事件的请愿书签名,很快就超过了白宫必须回应的10万人标准。此外,他们还提出了制订更强有力的法规,杜绝任何“擦边球”形式的种族歧视内容的政治诉求。

抗议初期,美国主流媒体中鲜有报道。后来事态发展引起了《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更多媒体关注。

时至今日,ABC高层是否道歉,主持人会不会辞职,可能已经无关紧要。对很多参与示威抗议的华人来说,捍卫族裔尊严和拓展生存空间才是真正的诉求。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呼吁,只有团结携手,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才能实现力量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有评论认为,这场全美各地接连上演的大示威,或许会为新一代美国华人的平权运动揭开序幕。

困窘

老国王 要求加薪遭拒

比利时国王在位时年薪1150万欧元,免税,但退下来后马上降到92.3万欧元,还缴税,税后约70万欧元。今年7月刚刚退位的前国王阿尔贝二世,感叹“日子没法过了”,要求政府替他的官邸出暖气费,为他的私人游艇提供燃料。他的要求不但被拒绝,并招致各方批评。

履新

伊斯拉 哈马斯首位女发言人

以强硬著称的哈马斯宣布任命首位女性发言人,以改善其形象。这名发言人名叫伊斯拉·阿尔莫达拉,记者出身。与前任不同,她不再称呼以色列为“犹太复国主义集团”,不称自己为哈马斯的忠实信徒,而是说自己也愿意为法塔赫担任发言人。伊斯拉说:“我不是一名哈马斯成员,我只是一名热爱国家的巴勒斯坦行动者。”

僵局

鲁哈尼 为伊核谈判设“红线”

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新一轮对话11月10日凌晨结束。会谈未能实现外界预期的实质进展,伊朗总统鲁哈尼10日在议会表示,人民的权利和国家利益是伊朗的“红线”,特别是合法的核权利以及在本国进行铀浓缩活动的权利。鲁哈尼还否认制裁迫使伊朗改变核谈立场。

猜你喜欢

哈马斯全美旧金山
“全美”艺术特色文化课程体系的架构
哈马斯已经底牌尽出了吗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全美最严堕胎法案遭推翻
每月精彩
全美音乐奖
蓝色茉莉
哈马斯停止向以发射火箭弹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
旧金山被评为美国“最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