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战略

2013-09-05胡小龙陈家田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天生孵化器国际化

胡小龙,陈家田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10039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战略

胡小龙,陈家田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10039

运用国际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分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生国际化企业孵化模型,提出了评估、资源注入、国际商务支持活动、毕业出园等系列培育国际化创业企业的流程。最后提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实现方式,包括构建国际化的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企业孵化器的硬件环境。

科技企业孵化器;天生国际化企业;社会网络

1 问题的提出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为新创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通信、网络与办公等各方面的硬件设施和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投融资以及法律、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来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企业的成功率和存活率[1]。我国的企业孵化器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虚拟孵化器等。总体上,我国的企业孵化器都比较注重于孵企业的技术含量,孵化器内的企业几乎均为高科技企业,因此,在一般意义上,可以将我国的企业孵化器统称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我国已经有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600多家,数量上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孵化器国家。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战略是指孵化器将目光投向国际,扶持园区的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吸纳国外中小企业和科技成果入园孵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地涌现。在这种环境下,作为全球经济体中最具有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在其初创阶段就积极地开展国际化业务,以期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面临着全球化竞争的同时,也需要摆脱地理限制,在国际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事实上,我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已经显示出强烈的跨国经营的愿望。为了推动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已经成立了 9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但是,仅仅依靠这 9家国际企业孵化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够成功孵化大量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增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是指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培育国际化的创业企业。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生国际化企业孵化模型,并提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的实现方式。

2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基础

2.1 国际化理论

早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缓慢的、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又被称为阶段国际化理论。Johanson和Vahlne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为 4个阶段:首先,企业进行间断性的少量出口;其次,通过东道国的批发或者零售商进行出口销售;再次,海外销售达到一定规模后,公司开始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最后,公司在海外投资设厂,在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2]。 Cavusgil则从营销的角度将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1)国内生产和销售阶段,在该阶段,企业和国际市场不发生联系;(2)出口准备阶段,企业开始关注国际市场并主动收集国际市场信息,进行国际市场调研,有零星的出口活动;(3)实验性参与阶段,公司开始尝试在海外建立分销渠道;(4)积极投入阶段,公司充分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全面地进入国际市场;(5)国际战略阶段[3]。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时并没有遵循阶段国际化理论,而是在成立之初就瞄准国际市场,主动采取措施实现海外市场销售,这种现象称为“天生国际化”[4]。天生国际企业一般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进军的企业家与管理者,其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以及定制化程度较高。天生国际化理论将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的全球化,市场细分程度不断提高,贸易自由化,信息、沟通、物流、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等;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创业拥有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企业的创新氛围浓厚、企业积极开发和利用外部资源、市场导向的公司战略等[5]。

天生国际化理论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首先,正如上文所述,高科技中小企业由于其产品面向非常狭小的细分市场,因而经营局限在一国范围内难以满足其发展要求,需要进行国际化经营;同时,高科技中小企业由于其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定制化,能够早早地在细分市场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这使得高科技企业最适于成为天生国际化企业,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基本上都是高科技企业,这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天生国际化企业在面临着创业风险的同时(如资金、产品、市场风险等),还需要面临着国际化经营风险(管理、经营环境、汇率等),这使得天生国际化企业面临的风险更高、经营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孵化器为其所提供的各种支持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通过系统的商业扶持,孵化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业风险(如提供共享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共享的行政服务和商业咨询服务等),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国际化风险(如利用其网络帮助企业挑选合适的商业合作伙伴、帮助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对管理人员进行国际化管理培训等),从而提高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因而,在天生国际化企业日益普遍的今天,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2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被定义为一系列的个体(个人或组织)和这些个体之间的各种联系所组成的集合[6]。Aldrich和 Zimmer认为,企业家嵌入在一个社会网络之中,而这个社会网络对于企业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7]。社会网络为新创企业带来的一个关键的利益是它提供了相应的途径,使得企业家能够获得相关的信息和建议,例如,同风险资本家和专业服务组织的联系有助于获得关键的人才和市场信息;同分销商、供应商、竞争对手或消费组织的联系也能够成为重要的信息和技术诀窍的获取渠道。网络中的各种关系也具有声誉和信号显示的功能,在不确定和动态的环境下,资源的持有者(资本拥有者、雇员)寻求能够衡量新创企业发展潜力的信息,企业家如果能和得到广泛认可的个人或组织建立联系,则无形中会提高资源持有者对其发展潜力的评价。Stuart等的研究表明,那些同声誉卓著的医药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新的生物医药公司成功上市的可能性更大,市值也更高[8]。社会网络也可以促进知识交流和学习。

从社会网络的观点来看,孵化器能够给在孵企业带来切实利益,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硬件设施和一般的行政、商业咨询服务,也在于它所创建和拥有的社会网络(这甚至是更重要的资源)。可以将孵化器的社会网络分为内部和外部网络,内部网络是由入驻企业相互之间形成的网络,外部网络是孵化器同各种外部组织如高校、政府、专业服务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民间团体等建立的各种联系,这两种网络都可以为在孵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Anne Bllingtoft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孵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在孵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收益[9]。 Morten T.Hansen等则对孵化器外部网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 169家孵化器的调查,他发现仅有四分之一的孵化器拥有有组织的网络,并把这类孵化器称之为“网络孵化器”,认为这种有组织的外部网络能在很多方面为在孵企业提供帮助:提供有用的建议、获得关键的人才、接触风险资本家等[10]。对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的高科技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要实现跨国经营必须寻找并维持与大量外部网络组织的合作关系,比如在营销方面,天生国际化企业没有能力在国外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只能和现有的营销网络建立联盟或合作伙伴关系来开展国际营销;同样,天生国际化企业也倾向于同一些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这种对外部网络的高度依赖,要求天生国际化企业拥有比一般创业企业更广泛的(尤其是和国外的个人、组织)社会网络,而企业家本人的社会网络往往难以满足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孵化器能够提供相应的社会网络来弥补。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建立广泛的、国际化的社会网络来对天生国际化企业提供支持,这就要求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程度。

2.3 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关注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制度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组织的结构和组织内部流程的影响。从制度的观点来看,孵化器可以看作是一个缓冲器,它能够将制度带来的正面影响放大,同时缓解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中的制度风险[11]。跨国经营的企业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制度环境,不同的制度环境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同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新创企业是非常不利的,而孵化器的国际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制度风险,因而能够促进其在孵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业务。

2.4 天生国际化企业孵化模型

根据上述的天生国际化企业、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结合现有的孵化器模型,笔者提出下列天生国际化企业孵化模型(图1)。这个模型显示了天生国际化企业孵化的基本过程,申请者(新创企业或商业计划)作为候选对象,在经过了评估和选择这一流程后,达到一定标准(财务、产品、管理团队等)的申请者被允许入驻孵化器,成为在孵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注入相应的资源,包括免费或租金低廉的办公室、共享的办公设施和行政服务等,并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对于有国际经营意向或者需要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孵化器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国际商务支持活动,如协助其进行国际商务谈判、帮助其制定国际营销策略等。孵化器应该积极利用现有的社会网络为企业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如经销商、风险投资、高校等。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应该对在孵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的监控,对其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成功孵化的企业在具备独立的跨国经营能力和自主的发展能力之后,即成为毕业企业,离开孵化器自主发展。

图1 天生国际化企业孵化模型

3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方式

3.1 建立国际化的孵化器管理团队

要孵化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必须国际化。这要求孵化器对国际商务环境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能够按照国际规范与惯例,为孵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或者国外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国际化咨询服务,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最好能掌握多国语言)。孵化器应该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商务经验的人员进入孵化器管理团队,同时吸引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生活经验的海归人员进入园区创业。入孵企业的选择是孵化工作首要而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评判管理团队、产品及市场前景、获利能力、风险和孵化器的管理方式是否相适应等。因此,孵化器应该建立一个由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来选择合适的候选者入园孵化。

3.2 广泛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为了培育国际化的创业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广泛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和国际社会形成广泛的联系。首先,增强孵化器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具体地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国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项目、人员、信息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可以将园区项目送到国外孵化器孵化,派送孵化器管理人员去国外培训,和国外孵化器进行市场、技术、经验方面的信息交流等。(2)和国外大学、社区、政府部门合作办园,为在孵企业尽早地走向国际创造便利的条件,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成立的中美马里兰科技园开创了中外合作建立孵化器的先河,为国内有志于开展跨国经营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2]。其次,建立多元性的战略伙伴,包括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机构、民间社团、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与金融投资机构,在与他们建立起合作关系后,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向在孵企业提供共享服务。最后,孵化器应该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国际资金和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等入驻园区,直接提升园区社会网络的国际化水平。

3.3 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能力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其服务对象是新创企业。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大多限于提供办公场所、基本的行政服务等,而对于企业的经营、融资活动提供的帮助较小。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方面要继续简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改善企业孵化器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建立广泛的外部网络,促进在孵企业从外部获取其所需要的资源,如引入风险投资、帮助在孵企业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协助在孵企业同潜在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联系等。

4 结束语

理论和实践表明,开展国际化经营对于高科技创业企业而言不仅是可行的,同时能为其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其迅速成长。为新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成为赋予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项新的任务。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建立一支国际化的孵化器管理团队,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为众多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其向国际市场上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繁荣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创新性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1]张振刚,薛捷.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及潜在问题分析 [J].中国科技论坛,2004(2):54-58

[2]Johanson J,Vahlne J 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9,7(4):11-24

[3]Cavusgil S Tammer.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Firms[J].European Research,1980(8):273-281

[4]Knight G A,Cavusgil.The born Global firm: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J].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996(8):11-26

[5]胡左浩,陈曦.天生国际化企业:理论回顾与展望 [C]//中国市场学会 2006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市场学会,2006:2828-2841

[6]Brass D J.Power in organizations: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Research of Political Sociology,1992(4):295-323

[7]Ha Hoang,Bostjan,Antoncic.Network-based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A criticalreview [J].Journal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2):165-187

[8]StuartT E,Hoang H Hybels.Interorganizational endorsem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Admistrative Science Quartey,1999,44(2):315-349

[9]Anne Bollingtoft,John P Ulhei.The networked business incubator-leveraging entrepreneurial agenc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20:265-290

[10]Morten T,Hansen.Networked incubator-Hothouse of the new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5):74-84

[11]Sean M,Hackett David,M Dilts.A Real Options-Driven Theory of Business Incubation[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29(1):41-54

[12]夏原文.论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 [J].中国科技产业月刊 ,1998(5):21-23

F270

A

1673-2006(2013)12-0010-04

10.3969/j.issn.1673-2006.2013.12.004

2013-08-3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民营家族企业双重委托代理研究”(AHSK11-12D41)。

胡小龙(1972-),安徽合肥人 ,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

(责任编辑:周博)

猜你喜欢

天生孵化器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天生好闺蜜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萌娃天生爱搞怪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
天生无畏 试驾奔驰GLA260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