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 升级 创新 发展——2013年中国乳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专家报告集锦(二)

2013-08-31整理陈慧萍

中国乳业 2013年10期
关键词:牛场奶牛场牛舍

整理 / 本刊记者 陈慧萍

接本刊2013年第9期▲

进口奶牛的饲养与管理

郭建军

(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我国从2001年开始,大批量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进口奶牛,仅2012年就进口奶牛128 294 头,平均价格为23 000 元/头。从我国进口奶牛数量逐年剧增可以看出,国内养殖场对国外优质、高产、健康奶牛的需求,以及乳品企业对优质、安全原料奶的需求之强劲。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从2001年至今,专业从事进口奶牛、肉牛等种畜及遗传物质的经营业务,年进口能力5 万头以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如何把好进口奶牛质量关,是很多牛场都十分关注的事情。根据雄特牧业多年的进口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1)目前可以进口奶牛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乌拉圭;(2)引进奶牛需要的手续繁杂,包括免税申请、进口许可、隔离检疫、组团选牛、海关免税办理、支付、运输等;(3)国外选牛很关键,具体操作包括由外商按照标准进行初选,在隔离场由国内的专家再进行挑选,选中的奶牛进行单独饲养、打耳标等;(4)进口奶牛在海运的过程中,要与外商协商,保证奶牛有充足的颗粒饲料和饲料库存;(5)奶牛到岸后,要送到隔离场进行隔离检疫;(6)在进口奶牛到场之前,要对全场进行消毒,对饲草饲料进行熏蒸消毒。在1 周之内,对奶牛采血,并送到检疫局化验。

奶牛氨基酸营养及平衡日粮配方技术

彭海宏

(安迪苏生命科学制品(上海)有限公司北亚区技术经理)

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美国的应用比较多。美国的Dairy Herd Management于2012年实施了奶业从业者对氨基酸平衡的了解及认识的调查,有796 位奶业行业的营养师、生产者及兽医师参加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牧场主认为平衡日粮氨基酸水平最能改善繁殖、提高产量和减少新产牛代谢问题;配方师认为平衡日粮氨基酸水平最能提高乳蛋白含量、奶产量和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在影响健康方面,营养师及兽医认为平衡日粮氨基酸水平能减少代谢紊乱和改善繁殖。

对于奶牛而言,平衡奶牛日粮蛋白质的目标是以最少量的日粮蛋白质来满足所期望的乳产量及乳成分对蛋白质的需要。这其中需要满足但不是过量的2 种日粮蛋白质是瘤胃可降解蛋白(RDP)和瘤胃不可降解蛋白(RUP)。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当MP(代谢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达到平衡并满足奶牛对氨基酸需要时,RUP和MP的利用效率最高。因此,平衡蛋白就是平衡氨基酸,而平衡日粮氨基酸的目标就是增加MP中首要的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并使其与其它限制性氨基酸在MP中达到平衡。限制性氨基酸是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与需求之间的差额最大的那种氨基酸。在我国现在使用的饲料中,蛋氨酸几乎总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有时,赖氨酸与蛋氨酸同时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关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日粮氨基酸水平对奶牛饲养的所有阶段都有效。在围产前期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可以提高奶牛产犊后的采食量、产奶量、减少代谢紊乱及改善繁殖;在泌乳高峰期使用氨基酸平衡日粮,可以使奶产量及乳成分最大化;在泌乳中期饲喂氨基酸平衡日粮,可继续增加乳蛋白成分含量,并可以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减缓奶量的递减幅度;在泌乳后期使用氨基酸平衡日粮,可继续提高动物对于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和维持产奶水平。另外,平衡日粮氨基酸水平还能减少脂肪肝和酮体病的发展,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平衡日粮中氨基酸水平的途径主要有:使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最大化,选用含有较多赖氨酸的原料,选用奶牛专用蛋氨酸产品。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标准是: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与常规日粮相比低1%~2%;日粮可减少过瘤胃蛋白的供应,可减少5%~7%日粮干物质的供应;日粮可以提供更多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日粮需要有高质量蛋白质原料(如豆粕、菜粕)以提高可代谢赖氨酸水平;通过添加奶牛专用蛋氨酸产品以达到日粮的氨基酸平衡。

定义独立变量X和y,在X中的温度变量数为p,数据集T可以描述为:T={(x1,y1),…,(xn,yn)},其中xi∈X⊆Rp,yi∈y⊆R1。

在对日粮根据氨基酸进行配方时,必须使用好的工具,如NRC 2001、CPM配方软件。它们能够实现只要输入配方的各种构成,就可以预测出产奶量和奶质量。在需要添加专用氨基酸产品进行平衡日粮时,需要注意的是,商品氨基酸很容易被降解,因此需要对氨基酸进行保护。目前,奶牛专用氨基酸的保护技术有2 大类,包被型和蛋氨酸类似物。不同的氨基酸保护技术在牛胃中的吸收利用效果不一样,因此要慎重选择添加的氨基酸产品。

牧场建设误区分析与讨论

李 丹

(北京东石北美牧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在牧场建造之初,牧场的设计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设计决定牧场的建造成本,具体包括:①布局的合理性。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饲养方式,牧场的挤奶通道和饲喂通道都必须是很清晰的。②地下工程。粪污收集渠,如果使用水泥渠,则建造成本高,沙土易沉积,浪费了很多钱财;如果使用预埋排污管道,既节省了成本,又不容易堵塞。③青贮窖的做法。经济而有效的青贮窖,顶端的最窄处为25 cm,预埋的最深处厚度为55 cm。④地面防滑槽的做法。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些防滑槽的磨损很厉害。采用合适的工艺,可以节省人力和财力。第二个方面是牧场设计决定运营时的效率,具体包括:①挤奶工艺。合理的牛场设计,挤奶厅的挤奶通道应该有2 个,中间有一个隔栏,第一群挤奶后,第二群牛可以紧接着进入挤奶厅,而不像有的牛场在第一群挤完奶、赶回牛舍后,才去赶第二群牛。②牛只转移的工艺。小牛出生后,需要从特需牛舍用人力转移到犊牛舎,再到断奶犊牛舍、育成牛舍、后备牛舍、青年牛舍、泌乳牛舍,路线设计应十分清晰。③粪污处理的工艺。粪污处理是牛场设计最关键的环节,牛场设计应以粪污处理为核心,待粪污处理设计完后,再做牛场的布局。牧场中奶厅可采用水冲清粪,特需牛舍则用奶厅冲洗完后收集的灰水冲洗清粪,泌乳牛舍和青年牛舍、育成牛舍都采取铲车清粪,犊牛和断奶犊牛舍可采用人力清粪。

对于一个牧场而言,如果牧场的设计没有做好,那么二次修正的代价会很大,另外,有缺憾的设计一定会增加牛场的运营成本,这是对不良设计的加倍惩罚。

奶牛的选种选配

石万海

(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

影响牛场效益的因素众多,主要有奶产量、牛奶品质、牛群健康情况、繁殖率、淘汰率、饲料成本、奶价等。由于奶价是不可控的,所以牛场要想提高效益,最终还是要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在影响奶牛生产效率的四大因素中,品种是物质基础,饲料是物质条件,管理是技术措施,防病是健康保障,因此,品种是影响奶牛生产效率的重中之重。

改良品种就是提高生产效率,最终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奶牛场实现遗传改良的策略有:坚持选用优秀种公牛进行人工授精,追求全群生产性能的稳定遗传进展,主动开展品种登记和性能测定。牛场改良牛群的目的有很多,如提高产奶量,增加牛奶中干物质含量,提高繁殖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使体型结构符合生产管理上的要求,生产利用年限符合经济要求等。基于以上目的,奶牛需要改良的性状有产奶量、乳成分、健康性状、体型等。

种公牛育种值等于它所有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座位上平均效应的总和,同时也等于它随机地与群体中某一抽样交配时,它们的直接后代均数与群体均数的2 倍。在育种选择时,通常采用综合育种值,每一类育种值各占不同的比重。

2011年美国奶牛综合育种值中各类别的权重情况和单一性状的比重较2005年都发生了变化。产量育种值由2005年的占比45%,降低到2011年的42%;健康和繁殖力育种值的占比由2005年的27%,提高到2011年的33%;体型育种值的占比由2005年的28%降低到2011年的25%。单一性状方面,生产寿命占比由2005年的10%提高到14%;女儿妊娠率由8%提高到10%;PTA体型由13%降低到10%;乳蛋白率由28%降低到26%;乳脂率由17%降低到16%。北京奶牛育种中心的综合育种值中,产奶量育种值占比为50%,奶质量方面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育种值占比为30%,体型的育种值占比为20%。

根据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后备种公牛主要来源如下:进口国外优秀组合胚胎,直接选购部分优秀小公牛,建立核心种子母牛群,自主计划选配。公牛携带的优良基因需要完善、科学的后裔测定和遗传评估系统进行鉴定。后裔测定公牛必须要等长达5~6 年时间才能完成对其女儿怀孕、分娩和产奶相关资料的积累。而且,这一过程还必须在50~100 个牛群实行随机交配。为了保证精确性,通常需要大约100 头女儿的全套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数据。经过后裔测定的种公牛,遗传性能稳定,预估遗传育种值准确可靠,而基因组鉴定的青年公牛仍然是青年公牛,不是验证公牛。

在获得了优秀的种公牛后,还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合公母牛,才能产生更理想的后代。选配种公牛的原则是加强生产、提高品质、改良外貌、避免近亲、注重血统、搞好亲和、相反缺陷不能互配。选配时,还应注意要根据母牛基本体型、乳房、肢蹄等表现最差的外貌缺陷,选择具有相对优点的公牛,控制近交系数等。

奶牛杂交可以提高综合效益、乳成分、繁殖、健康情况等,但是杂交也有难回归、整齐度差、产量降低等缺点。在奶牛杂交时需要注意,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仍是处于主导品种的地位;杂交不能解决饲料(尤其是优质粗饲料)缺乏的问题,杂交也不能解决繁殖障碍、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的问题,而且杂交对于管理的要求更高。

以色列养牛经验在中国的探索与成功实践

Amit(阿米特)

(以色列阿菲金公司养牛专家)

2010年,阿菲金公司开始入驻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奶牛场(即完达山良种奶牛场),当时该牛场奶牛存栏1 205 头,其中泌乳牛584 头,干奶牛51 头,泌乳天数223 天,始配天数83 天,配妊天数160 天。

刚入场的第1年,即2010.10~2011.09期间,该牛场泌乳牛的年平均单产为6 729 kg;入场后1 年,即2011.10~2012.09期间,该牛场泌乳牛的年平均单产为9 111 kg;入场后2 年,即2012.10~2013.08期间,该牛场泌乳牛的年平均单产为9 789 kg。

牛场不仅实现了奶牛单产的提高,也实现了效益的提高。2012年,在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45 元/kg,比2011年降低了0.08 元/kg的背景下,牛场通过改变奶牛的饲料配方,减少价格昂贵的粗饲料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鲜乳生产成本由2011年的2.45 元/kg降低到了2012年的2.39 元/kg。最终,牛场成母牛的年均净利润由2011年的7 443 元/头,增加到2012年9 658 元/头,增幅达到30%。

产量和效益的双提升,得益于牛场实现了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牛场的生产管理就像锁链一样环环紧扣,一环出错则功亏一篑,因此,需要做好营养和分群、繁殖管理、牛只舒适度、挤奶操作管理、疾病预防、团队合作等每个环节。

(1)营养和分群。从营养角度看,不同时期,奶牛使用的饲料配方不同。0~2 月龄犊牛,饲喂开食料,并自由饮水;2~4 月龄犊牛,饲喂开食料和10%的优质苜蓿;4~7 月龄犊牛,饲喂16.5%的蛋白质,6.91 MJ的能量,40%的粗饲料,并自由采食;7~12 月龄犊牛,饲喂15%的蛋白质,5.86 MJ的能量,45%的粗饲料,并自由采食;12 月龄~怀孕,饲喂14%的蛋白质,5.65 MJ能量,50%的粗饲料,每天保证12 kg干物质采食量;怀孕~围产前3周,饲喂13%的蛋白质,5.44 MJ的能量,60%的粗饲料,每天保证12 kg干物质采食量。每个月随机选择4、7、12、14 月龄各组群的10%的奶牛进行体尺测量。从分群角度来看,泌乳牛的分群不用很细,而且奶牛也不喜欢经常更换日粮,喜欢平衡、每天都是一样的日粮。每做一次日粮的调整,奶牛的产奶量都会有所变化。原来8511奶牛场的泌乳牛分为6 个群,后来改成2 个群,从产犊后到泌乳后期为1 个群,采用1 个日粮配方。

(2)繁殖管理。使用发情监测系统可以大幅提高发情揭发率、替代人工发情观察、减少空怀天数、降低因繁育问题造成的牛只淘汰率。在以色列,所有的奶牛场都使用发情监测系统,其中75%的奶牛场使用阿菲金计步器。使用计步器,可以节省时间并增加盈利。2012年,使用计步器后,与人工观察相比,黑龙江某存栏为1 000 头的奶牛场,发情揭发率提高了32.7%,辽宁某存栏为600 头的奶牛场,发情揭发率提高了20.7%。

(3)牛只舒适度。当牛只站立时,每小时通过血液循环流经乳房的血液量约为200 升;当牛只躺卧时,每小时通过血液循环流经乳房的血液量约为350 升。舒适的牛舍带来的产量增加比想象的要多。

(4)挤奶操作管理。在观察奶牛乳头时,可以发现许多奶牛乳头顶端损伤(角质化),这是由于长期过度挤奶造成的,而这会增加乳房炎发生几率及增加牛奶中体细胞的数量。同样,也可看到在挤奶结束后,奶牛乳头上仍然有许多污渍。因此,完善挤奶程序十分重要。挤奶时,要减少用水,并首先擦去乳头表面的污垢;集中采用消毒乳头(如挤前药浴);确保消毒液浸没整个乳头表面;挤前药浴使消毒剂在乳头停滞30 秒;提供10~20 秒适量的放乳刺激(乳头按摩、清理擦拭);提供60~90 秒的延迟时间(泌乳反射);套杯时间最短化;避免挤奶工间的变动。

(5)疾病预防。疾病的预防很重要,在小问题变成大麻烦之前要进行预防;使用阿菲金牧场管理系统(带计步器),可以进行酮病、蹄病和产后疾病的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损失几乎为0。

(6)团队合作。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养牛的团队,好的奶牛场是用心下笨功夫管理出来的。

(续完)

猜你喜欢

牛场奶牛场牛舍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荷兰奶牛场管理软件传感器系统的调查分析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