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与海共舞”的语言遇到“实干崛起”的内容

2013-08-29贾可张宇婷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共舞山东省山东

贾可 张宇婷

2007年11月29日至12月17日,《河北日报》连续刊载了6篇《强省之路》系列专题报道,其中以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山东五省的经济发展为线索,讲述了这五个经济强省的成长故事,并以最终篇《强省之思》结尾,为河北省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文章发表之际正值全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领导方法,健全完善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和执行力的工作手段和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选取该系列中对于山东省的专题报道进行分析,该报道分为上下两篇,均由记者郝彦鹏发自山东。《与海共舞——山东篇(上)》刊载于2007年12月12日《河北日报》头版及5版,《实干崛起——山东篇(下)》刊载于2007年12月14日《河北日报》头版及5版新闻纵深。该报道无论前期采访还是后期写作,无论报道思想还是编排理念,都体现出独具魅力的报道特色。

一、版面分析

2007年12月12日,“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大型系列报道强省之路”被置于《河北日报》头版,而《与海共舞——山东篇(上)》也成为这一期的头条。由《青岛日报》提供的图片——《海滨青岛展新颜》横跨头条位置从左至右后4栏,被碧蓝的海水、连绵的群山所拥抱的青岛新城显得格外亮丽出众,瞬间即可抓住读者的眼球。转接头版的新闻纵深,更是在5版对余下全文进行了通篇报道。5版的主题照片特意在图片左下角做了弧状特效,并且处于版面左下位置的“编读互动”也与之做了相对应的弧状特效,更加与“与海共舞”的大标题相得益彰,十分契合。整个版面的编排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令读者在品读文章内容的同时,亦可欣赏到版面编辑的创新之处。

二、内容分析

“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8年。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华人代表齐聚曲阜孔庙,以古老而隆重的公祭大典来纪念这位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如家思想创始人。”该篇文章意在讲述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故事,但是以孔子的公祭大典开头,一方面将山东省千百年来最受世界瞩目的人物当作新闻焦点,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最大范围内的读者共鸣。并且用世界范围内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来进行过渡,“这些目光不单是为了流连气势恢宏、典雅隆重的祭孔乐舞《天下大同》,或者复习‘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日月增光,齐鲁夸荣,正如今年祭文中所言,更多的人们也为这片黄河奔流入海、泰山直插云天的广袤土地所展现的属于自己的现代文明的荣光而驻足。”文章巧妙的将话锋转向现代山东的文明与富足,“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现在有人为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增添了新的注脚:‘21世纪看山东”。整篇文章以如此温文尔雅又气势恢宏的开头,展现给读者一个将古代礼乐与现代繁荣融会贯通的山东,令人顿时燃起了解山东崛起的兴趣,只能继续细细品读直至酣畅淋漓。

文章接下来以三个小标题——“沿海意识觉醒”、“布局沿海承接转移”、“寻找自己的出海口”,紧紧围绕“与海共舞”的主题,详细深入地解读了山东崛起的过程,立意鲜明、重点突出的记录了“海”对于山东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第一个小标题“沿海意识觉醒”下,记者将文章又详细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借2007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纪念郑和下西洋的盛大庆祝仪式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举行为引子,记者娓娓道出“今天人们对蓝色海洋的推崇无疑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探求和认知”,并且明确提出“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海洋战略的省份,发现海洋的过程也是山东经济赶超崛起的历程”。文中提到的“海洋战略”是1991年提出的“海上山东战略”,记者运用采访对象——山东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卫国的直接引语写出,“1991年4月16日是一个应该被人们记住的日子,正是在那一天,山东正式提出‘海上山东战略”,采访对象权威又形象的语言对于山东海洋战略提出的重要性展露无疑。第二部分记者的写作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以“面向大海,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一句话开头,继而用采访对象——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的观点表达出“海上山东战略的提出开拓了后来人们寻求发展路径的思路”,接着用2001年山东省海洋产值的一组骄人数字作为有力的证据,将这一部分的落脚点放在“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话题,更是一种意识的觉醒,一种大沿海意识的重塑”,为我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提出沿海区位优势意识觉醒的重要性。

在第二个小标题“布局沿海承接转移”下,记者用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的一句话作为引子——“山东的发展潜力比广东大多了”,这句话不仅让2003年6月的山东省委工作会议语惊四座,也让读者的好奇心立刻提起来,想要在后文中追寻原因。“广东是怎么起来的?说到底不就是接受香港产业转移,靠‘三来一补发家的吗?风水轮流转。如今轮到日韩产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了。山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近水楼台先得月啊!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日韩可是两个制造业强国啊,生产总值一个是大陆的5倍,一个是山东的5倍——如果向我们转移一部分,那就不得了!”这一段张高丽书记的原话引用十分得体恰当,既向读者阐明了这一时期山东发展的主攻目标,又体现出发言人的性格特征、语言特点。这一段直接引语的生动形象,较一些政策公文或者法律法规的原文引用更为清楚明了,贴近大众的阅读习惯,是对通讯写作要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的经典阐释。

在第三个小标题“寻找自己的出海口”下,记者首先用5个长段落以及两个短段落说明了港口对于整个山东发展的重要性。其中记者共用10个数据分别记录了山东省内的港口数量、海岸线长度、可建港址数量、深水泊位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等,这些数据出现的位置并不密集,数量也应用恰当,不仅不会给读者带来反感的印象,反而加强了文章意图的说服力。记者接下来用三个部分具体讲述,山东省是如何依靠港口的天然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的。

第一部分记者例举了青岛港与日照港合资经营集装箱码头的案例,来具体说明实施港口资源整合对于推动山东半岛经济一体发展的效用,这也是“寻找自己的出海口”的第一步。在这个案例中,记者首先选取了最有戏剧性的一件小事——“‘这件事情其实来的挺突然的,第二天要举行新闻发布会了,我们才刚刚接到通知青岛港港务局宣传中心的同志至今还记得当初手忙脚乱准备的情形。”把这样带有戏剧性的情节引入文章,既增强了具体事例的故事性,容易把读者带入到当时的场景,又稀释了案例数据及意义所带来的枯燥平乏,是通讯写作中值得提倡的重中之重。

在第二部分中,记者把“依托港口,产业联动”视为“寻找自己的出海口”的第二步。“2007年6月15日下午,伴着汽笛的一声长鸣,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的大宇造船船段项目宣告竣工。这一项目投资近1亿美元,年内可实现产值2亿元。由此,烟台现代船舶制造业将昂起新的龙头,它与东西两翼的莱佛士造船、蓬莱造船基地交相辉映,彰显出烟台临港产业涉海而起的雄混气魄。”记者在整篇文章中像这样的描写随处可见,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华丽而不做作,精致而不矫揉,使人读起来既有韵律又充满意味。在通讯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相比其他新闻体文章要灵活丰富许多,记者应牢牢抓住通讯写作的此特点,不断磨练自己应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使得自己的创作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记者在第三部分的写作中,充分体现出合理恰当的引用诗词的能力,这也是此篇文章语言特色的另一大亮点。“黄海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于山东人来说,这一诗句别有意蕴”,文中与此类似的诗词引用有很多,一方面提升了文章的整体品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记者深厚的文化知识。对于主要受众群是高素质、高水平读者的媒体来说,鼓励记者在文章中运用诗词以增添描写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猜你喜欢

共舞山东省山东
善思与研学齐驱,智慧和灵动共舞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我和我的家乡
荷间共舞
与神共舞Nissan GT—R与TA的故事
联姻理化生 共舞中考场
山东老家规 (中)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