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扎实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访山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广

2013-08-27红敏刘源

中国畜牧业 2013年20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文┃本刊记者 红敏 刘源

2012年,山西省的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农民牧业收入继续增加,圆满完成了“两个确保”任务,扎实推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本期,我们特邀请山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广,谈谈山西省畜牧兽医工作发展情况。

记者:李局长,您好!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2012年山西省的畜牧业发展情况?

李广:好的。2012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围绕“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确保”的安排部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力工作,圆满完成了“保生产、保安全、保生态”的任务。

◎山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广

一是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预计全省肉、蛋、奶产量达到169万吨、103万吨、11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6%、5%;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水平高6.7、5.2和3.5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供应充足,满足了城乡市场对畜产品的基本需求。

二是农民牧业收入继续增加。2012年主要畜产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牛、羊肉价格一路走高,生猪、蛋鸡价格先跌后涨,全年平均算账,饲养一头肉牛可盈利2000元,一头奶牛1500元,一只羊200元,一头猪160元,一只蛋鸡14元。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可达560元,比上年增加92元,增长19.6%。

三是“两个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四年保持100%,畜产品瘦肉精检测合格率为100%,饲料质量安全检验合格率为98%,兽药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4%。全年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其他动物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畜产品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四是现代畜牧业扎实推进。规模养殖水平稳步提高,去年新上马大型生猪、肉鸡、肉牛养殖企业30多家。工业饲料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20万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达到8家。畜牧类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达到1.5万个。

记者:可以看到,2012年山西省畜牧产业发展得很好,那么,山西省通过哪些方面的工作保证了“两个确保”的完成?

李广:一年来,全省上下围绕畜牧业中心任务,集中精力,强抓重点,破解难题,主要做了五项工作:

一是狠抓畜牧产业振兴。为了加快畜牧业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快速发展,2012年5月召开了全省振兴畜牧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几年我省畜牧业发展要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一县一业”重点县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积极构建猪、鸡、牛、羊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以牧为主的发展战略,建设大草场、大园区、大龙头、大物流、大体系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打造优势畜产品基地。为了更加有力地推动畜牧主导产业的发展,我们对生猪、牛、羊、肉鸡等产业专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发展畜牧业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去年我省首次在京举办了第二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畜牧项目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44个,总金额达到163亿元,目前90%的项目已落地。新希望、中粮、首农、雨润、双汇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我省。与此同时,我省一大批社会资本纷纷转型投资畜牧产业,涌现出武乡鑫四海、中阳厚通、山西九牛、高平凯永等一批现代化大型养殖企业。去年我们继续扶持一批有市场潜力、带动农户增收明显的中小型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全年仅省级资金扶持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场达700多个。可以说去年是我省引进外资、上新项目、上大项目最多的一年,是现代畜牧业推进力度最大的一年。

三是狠抓扶持政策落实。去年,在继续落实中央和我省对畜牧业已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生猪养殖强县、肉牛冻精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一县一业”等扶持政策,资金总额达到4亿元以上。从目前出台政策扶持的范围看,涵盖了养殖、良繁体系、生态建设、疫病防控和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养殖生产环节上,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全覆盖,尤以生猪生产出台的政策最多,扶持力度最大,资金总额达亿元。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县乡基层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乡镇人员的工资得到了保障,待遇普遍提高,而且一大批养殖户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是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四是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狠抓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对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猪蓝耳病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加大抗体监测的比例,及时组织消毒灭源工作。认真落实动物检疫执法“六条禁令”,进一步规范动检人员的执法行为,加强对养殖、流通、屠宰环节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动物防疫审核清理整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以瘦肉精、生鲜乳、兽药抗生素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对养殖、贩运、屠宰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控。按照层级监管、责任到人的原则,先后明确了全省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门店、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运输车辆的主体资格责任,有力地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应对网络媒体关于粟海“速成鸡”的炒作,及时调查澄清了有关问题的不实报道。

五是狠抓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在完成乡镇站建设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通过验收的有90个,全额落实乡镇兽医人员工资的县111个,村级防疫员每月工资补贴达到200元的县56个,长治市每月补贴达到了500元。全省11个市完成了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连续3年组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已有累计334人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全省有10个市建立了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了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为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去年,完成了对马身猪、广灵驴及右玉边鸡的第七世代家系的纯繁选育工作,晋南牛通过了国家验收,进入国家级保种场范围。全年对80多个种畜禽企业进行了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备案。

最近几年,畜牧业发展中大事难事频发,挑战不断。面对复杂局面,各级畜牧部门凝心聚力,科学应对,好的做法可圈可点,创造的经验弥足珍贵。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在“四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畜牧业发展中诸如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规模偏小、动物疫病病源复杂、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畜牧业比较效益低等难点弱点问题。

记者:李局长,请问2013年山西省畜牧兽医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具体将如何执行?

李广: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一县一业”等养殖大县为载体,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以公司制、合作制养殖为支撑,发展生产保供给,严格监管保安全,综合施策保增收,着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80万吨、110万吨、125万吨,力争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增加100元。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第一,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和“一县一业”畜牧重点县为抓手,着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在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上,国家不仅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而且高度重视牛、羊生产的发展,各地要按照“突出优势产业、突出重点区域、突出示范引导”的原则,积极发展猪、鸡、牛、羊四大优势产业,打造一批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县。

要抓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瞄准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优质畜产品基地目标,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以农为主向以牧为主转变的步伐,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之路。坚持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不动摇,着力打造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优势产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现代化畜牧业经济示范区。

要抓好“一县一业”畜牧基地县建设。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做大做强县域规模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周边县,逐步形成优势区域板块。

要抓好其他畜牧养殖大县建设。全省总体规划建设年出栏4000万只以上的肉禽大县20个,年出栏50万头以上的生猪大县30个,年存栏3万~5万头以上的奶牛大县10个,年出栏50万只以上的肉羊大县25个,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肉牛大县15个。通过以上重点区域和重点县的建设,逐步形成我省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第二,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突破,着力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要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养殖。建设大型养殖企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各地都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围绕畜牧业发展,突出优势产业,找准薄弱环节,谋划一批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畜牧大项目。要通过引进全国知名企业,鼓励煤炭、房地产等企业转产,积极培育发展“设施一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养殖公司,形成稳固的生产基地。

要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社养殖。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带动,积极兴建一批大牧场。要采取能人领办、企业领办等方式,积极创办养殖合作社,建设圈舍标准、设施配套、品种优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养殖小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

要积极引导农户开展标准化养殖。从畜牧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分散养殖户进入小区集中养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从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入手,开展畜禽标准化项目创建。按照生态畜牧的理念,积极推广畜—饲—蔬、畜—沼—果循环生态养殖方式,发展畜牧循环经济。

第三,以饲草饲料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各地要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种畜禽场,形成布局合理、供种能力较强、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种畜禽生产供应体系。要积极总结推广各地在繁育改良上的成功经验,在生猪产业上,推广平定的“良种服务中心—技术服务站—精液代理点—繁改员”四级网络模式;肉羊生产上,推广神池县利用杂交技术提高母羊生产性能的多胎繁育技术。在绒山羊上,要抓好我省第一个育成的优良品种——岢岚绒山羊的推广应用。肉牛要尽快在晋南牛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上探出一条路子。奶牛重点是抓好优良冻精的推广应用。

加快饲料工业体系建设。按照建设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加快现代饲料企业的建设,力争全年饲料产能翻一番,达到650万吨。

加快饲草保障体系建设。今年国家将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我省有23个县列入建设范围,比一期工程增加了10个县。有关市、县一定要加强指导,吃透政策,组织好项目的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要着力建设一批大草场、大牧场,其他市、县也要按照畜牧业发展对草地建设的需要,合理开发饲草饲料资源,不断提高草地载畜能力。

加强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各级畜牧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监测工作,要由主要领导负责,要有专人具体承办。加强统计员的培训,提高基层信息采集人员素质。要建立与统计部门的沟通会商机制,定期交流生产信息,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为宏观决策和引导生产提供信息保障。

第四,以启动实施山西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为统领,着力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近期省政府将出台《山西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各地要按照其要求,扎实做好全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和综合防控措施。积极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统筹抓好狂犬病、牛羊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巩固马鼻疽、马传贫消灭成果。开展种畜禽净化行动,强化源头防治,全力保持全省无疫的良好态势。

加强疫病监测预警。继续推进各级兽医系统实验室的建设,扎实做好优先防治疫病的基础监测工作。今年对所有县级实验室务必完成验收工作,对所有养殖场户开展全覆盖监测,对各种疫情及时做好预警预报,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队伍、技术、物资储备,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动物疫病检疫执法。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调运动物监管,严格落实病死畜禽“四不准一处理”措施。推进动物标识追溯体系建设,防止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加强对畜牧经纪人的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农业部规定的“六条禁令”,对违规违法人员严查必究。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全省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建立和完善完善执业兽医制度,规范执业兽医从业行为。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管理,提高兽医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切实落实村级防疫员每月200元的补贴待遇,个别对乡镇人员和村级防疫员工资、补贴不到位、不落实的县,要求务必予以解决。

第五,以饲料兽药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为主攻,着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饲料法规新制度,把提高准入门槛的要求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新要求审核许可申请。深入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创建活动,促进饲料企业规范生产。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实施饲料和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大对非法添加物的排查力度,坚决打击饲料生产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兽药残留抽检计划,加大抽检覆盖面、增加抽检数量和频次,及时严肃查处不合格产品。深入开展兽药专项整治,落实兽药生产企业GMP和经营企业GSP制度,加大对养殖环节用药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兽药和超剂量、超范围、不执行休药期以及滥用违禁药物的违规违法行为。

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加大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出车辆的抽检频次和范围。继续深入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加强生鲜乳收购站许可管理,严格审核资质和条件,严厉打击生鲜乳违法添加和违法收购运输行为。

畜产品安全人命关天、事关重大,万万不可麻痹,时刻不能放松,要按照日常监管、风险监管、全程监管的要求,健全覆盖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制度;要严明“两个主体”的监管责任意识,完善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责任体系,做到追有踪、查有据,建立健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