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3-08-26王宝宁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3期
关键词: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王宝宁

【摘 要】墙体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大部分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但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和外在美观,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安全可靠

目前墙体裂缝的现象较多, 作为工程管理人员的我们不能只考虑裂缝出现之后如何补救,更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抓好施工管理,同时要从设计、材料、施工各方面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和质量监督措施,进行相应的预防控制。

1.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1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

(1)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各部分温度差异引起温度变形不协调,从而导致的墙体开裂。这类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的砖混住宅中,裂缝形式有“八”字形缝、45度斜裂缝、水平缝、垂直缝等。最常见的温度裂缝是屋顶圈梁下沿的水平裂缝,原因是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要比砌体大得多,两者之间的温度变形差在砌体中产生了较大的拉力和剪力所致。

(2)防治措施:1)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2)设置控制缝。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3)设置分隔缝。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4)设圈梁。在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中,配置适当的转角钢筋。

1.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处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产生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加上当结构刚度不好、施工质量差、材料强度低等不能满足要求时,很容易导致墙体开裂。

(2)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3)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如礼堂、厂房等工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涨作用也会在窗台发生裂缝。

(4)防治措施:1)加强地基勘察。地质勘察时,要探明局部软弱土层。对照勘探报告,辨别土层成分,防止因未作土样分析而将某些特性土,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当作一般土处理。对发现的软弱土部分,应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2)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自基础起将两侧房屋在结构构造上完全分开,一般在以下部位设置沉降缝: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房屋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1.3材料收缩裂缝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具有干缩变形的特性,而且自身收缩速度较快。如果砌块出窑后直接砌筑,极易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高标号的混合砂浆也易产生干缩变形,试验表明,砂浆强度越高,其收缩率越大。另外,砂浆含泥量过大,也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

(2)防治措施: 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入施工现场。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

2.墙体裂缝的设计原因

(1)地基勘察设计、房屋建筑设计以及结构设计上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的开裂。因此,设计人员应避免以下情况发生:设计人员追求美观忽略房间布局的规整和合理性,致使平面复杂化;房屋过长或型体复杂,未设变形缝:结构设计时未进行荷载不利组合,导致使用荷载分布与设计值相差过大:砌体强度设计不足,圈梁设计过小或强度过低,洞口过梁搭接长度不足:大梁搁置在砌体上,砌体局部承压面不足或偏小或是大梁刚度偏小。

(2)减小伸缩缝间距,伸缩缝是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变化而必须设计的一种构造缝。在没有充分依据时,不得任意突破设计规范关于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规定,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留置足够的伸缩余地,应注意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SOOIO-2002)第912条的要求:“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可按照使用经验适当减小伸缩缝的间距”。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设置。当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时,后浇带间距应不大于30m,浇灌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通常应在两个月以上。但应注意的是,虽然合理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

3.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裂缝

(1)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未留设施工缝,导致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

(2)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

(3)砌筑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

(4)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4.施工不规范产生的裂缝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砌块上下错缝、对孔、内外搭砌质量差,导致墙体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下降,易出现垂直通缝或通天缝。

(2)砌筑砂浆不饱满,厚薄不均匀,降低了砂浆与砌块间的粘接力,导致砌块接搓不好,不牢固,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搓时,搓口的形式留置不准确,或者未加拉结钢筋进行补强,导致墙体整体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能下降,另在接搓处产生裂缝。

(3)砌筑砂浆采用人工拌制,拌和不均匀,且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不好,砂浆拌成后搁置时间过长而出现泌水现象,有时甚至用过夜砂浆,这些都会降低砂浆与砌块之间的粘接力而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4)墙体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但洞口的位置不当或洞口过大,补砌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封堵,易在临时施工洞口周围出现裂缝。

5.施工预防措施

(1)基础施工开挖不得破坏基底原状土,如超深应采用人工地基且地基承载能力大于原天然地基承载能力。

(2)砂浆配比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由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确定,并根据现场材质的变化及时调整;在满足砂浆和易性(下转第173页)(上接第69页)的前提下,控制好砂浆的强度。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砌筑质量。要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和厚度,控制砖的含水率,严禁干砖砌筑或施工中砖浇水过多;内外墙砌筑时,尽量做到同步砌筑,减小留搓部位,以利于房屋的整体性。

(4)相邻部位砌体施工不得高差过大。当建筑物各部分存在荷载差异时,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先建重、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先做主体部分,后建附属部分,利用施工时间差,也可以预先调整一部分沉降量,减少沉降差。

6.结束语

墙体裂缝要从施工方面采取措施,只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做好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墙体的裂缝现象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猜你喜欢

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