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岩土勘察规范强制条文的理解

2013-08-26齐万义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3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齐万义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勘察报告是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对规范强制重要条文的要求进行全面理解,是每个勘察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它关系到勘察成果的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强制性条文;原位测试

0.序言

地基土是一个非匀质体,在自然界形成过程其性质无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在垂直方向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勘察过程中如何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来对其正确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其规定的内涵是我们每个岩土工作的首要任务

1.对岩土勘察规范部分强制条文要求及理解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4.1.20规定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并将合下别要求。

1)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掏、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2)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 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 个孔。

3)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士试样或原位测试数量。

对上述要求的理解:

①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钻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作为最低限度。取土钻孔和原位测试孔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孔,非鉴别孔,原位测试包含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

②第2款中的原位测试包含指标准贯人试验以及十字板剪切试鼓、扁铲侧胀试验等,不包括载荷试验,也不包括连结记录的静力触探和功力触探试验。应满足每层原状土试样原位测试(如标准贯人试验)数据不应少于6 件(组)或每个相同方法的原位测试(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数为3个孔。

由于土性指标的变异性,单个指标不能代表土的工程特性,必须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其代表性,从满足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样本数最少为6个,所以规范明确规定每一主要土层土样或原位测试不应少于6件(组),这其中应不含不合格或不能用的数据。

取样和测试对同一主要土层来说不能太集中,一般试验或取样的孔数占总孔数的1/2或2/3(以单体建筑或建筑群计)。

对相同层位来讲,静力触探和重型动触每孔只能视为一组数据。

甲类(级)建筑地基单栋建筑取样或试验不应少于3个钻孔,以控制一个面。同时,土的性质不均匀时,要增加取样及测试数量;厚度大于0.5m的透镜体或夹层应取样或测试;当场地较小时,可利用邻近已有资料参与统计。

对土样要分出质量等级,才能确定室内试验项目:

(2)14.3.3规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对上述要求的理解:

①岩土工程的规模大小各不相同,各勘察阶段目的要求也不一样,勘察对象的工程特点、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不可能制定一个统一的报告书格式但是为了保证勘察工程质量,《岩土勘察规范》对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各工程的具体情况按规范规定的基本内容进行编写。

②在叙述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时,应以勘察任务书要求或勘察合同为依据,并写明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勘察阶段。根据这些要求,明确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设计要求的某些特殊技术参数,同时确定采用哪些现行的技术标准。籍此表明服务对象和技术要求标准已经明确。

③关于拟建工程概况。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拟建工程的特点及性质进行全面的阐述。但在可行性勘察阶段,甚至在初步勘察阶段,拟建工程情况都还比较模糊的,只能大致对建筑类型、倾向性的布置作粗略叙述,而详细勘察阶段,则建筑平面、基础形式等等相关的内容都已确定,应详细阐述,使表明勘察工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④关于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主要表明勘察方法的可靠性和工作精度,也反映资料的可信度。在这部分的内容中,可行性勘察阶段较简单,以搜集资料为主,有调查和物探等少量工作;而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就有地质测绘、钻探、井探、原位测试、取土、室内试验等内容的工作布置和相应工作量。表明勘察工作达到了相关的任务要求。

⑤关于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这是报告的主要部分。其描述的内容,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区域的地质、地貌、地层、构造、地震与场地稳定性的关系,与岩土分布的关系;而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则是以场区为研究对象,主要了解场区的环境地质条件和岩土分布及性质。

⑥关于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在给出承载力时应注明给出的方法,是原位测试还是理论计算;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根据区域资料提供相关的岩土性质参数,若场地有特殊性岩土,应深入论证;在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岩土性质是通过室内原位测试、室内试验获得的,首先应划分岩土单元,按岩土单元统计分析主要的岩土参数,给出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统计数量。提供参数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合理选用,建议值要与地区经验或邻近工程反分析相比较综合确定。

⑦关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在可行性勘察阶段了解地下水的类型、水位,但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地面塌陷、淹没场地等不良水文地质条件时,应进行专题论证。在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对地下水条件叙述时,应阐明地下水类型、水位、季节变化和年变化、补给、越流和排泄条件。当有多层地下水且对工程有影响时,应阐明各层水位或水头是否存在径流补给,并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同时,要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⑧关于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首先是界定场地或场地附近是否存在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当存在时应详细描述和论证不良地质作用的种类,分布、发育阶段、发展趋势和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提出适宜(下转第82页)(上接第24页)的避让或防治建议。

⑨场地的稳定性的适宜性评价。

在充分掌握上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岩土技术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及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论证,并提出对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场地稳定性评价,应根据所处地质环境进行相应的评价。

对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地震区,按抗震规范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当场地内及附近有全新活动断层、发震断裂和正在活动的地裂缝时,提出避让措施。

对建筑于坡地上的建筑物,应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人工活动引起的变化,对不稳定边坡提出整治和监测建议。

老城区古河道、暗浜、人工洞穴、人工地下设施对建筑场地和地基稳定的影响等等。

场地建筑适宜性评价,结合建筑物的性质和场地的地质条件,从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建筑物变形要求和使用要求等方面进行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等基础方案的适应性评价。

2.结论

规范中强制性条文是勘察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执行的,正确理解掌握其含义会使每个勘察工作员能够为设计者一份优质的勘察报告,是为建设市场提供运行规则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及质量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研究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
提高高职学生岩土工程勘察综合实训效果的探讨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浅谈勘察报告中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岩土工程勘察内外业工作常见问题成因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