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2013-08-24唐晓铃

重庆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鲍曼铜绿耐药性

唐晓铃,杨 缙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400014)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医院感染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菌血症、尿路感染、创口感染、继发性脑膜炎,还可引起胸膜炎、心内膜炎、眼内炎等感染[1]。据称,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普及,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必将引起越来越多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2]。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情危重,加之人工气道的建立,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长等多种因素,极易发生ABA院内感染及爆发流行。据文献报道,ABA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死率为9%,本研究对本院ICU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ABA感染的现状、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从患者标本中培养出373株ABA。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来自本院临床检验中心。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系统进行,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质控菌株,依据CLSI的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

2 结 果

2.1 ABA的检出率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共检出ABA 373株,检出率为21.4%。

2.2 ABA在标本中的分布 从痰标本中分离332株(89.0%),血液中分离13株(3.5%),尿液中分离11株(3.0%),引流液中分离9株(2.4%),胸腹水中分离8株(2.1%)。

2.3 合并感染情况 同一标本检出其他感染菌为50.7%。同一标本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15株(30.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8株(10.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7株(4.6%),肺炎克雷伯菌9株(2.4%),其他菌株10株(2.7%)。

2.4 ABA对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ABA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耐药率大于98.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73.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4.1%。373株ABA对1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ABA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n(%)]

3 讨 论

3.1 ABA分布及特点 ABA是需氧不发酵糖类革兰阴性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尤其是有免疫缺陷和ICU的患者易感[1]。该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痰液中 ABA分离率高[3]。本研究患者有95%为曾经使用过呼吸机,92%使用过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可见入住ICU患者病情重、免疫力低、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是导致ABA流行的重要因素。ABA感染源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带菌者,而医院里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工作人员的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4]。针对ABA传播途径及对消毒剂敏感的特性,ICU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床安排以单间或双人间为主,增加对环境及医疗设备的消毒频次,特别注重ICU内部全员(医务工作者、护工)手卫生,使用呼吸机患者要加强气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从而对控制ICU内ABA感染起到积极作用[5-8]。

3.2 ABA合并感染特点 同一标本检出其他感染菌为50.7%,其中铜绿假单孢菌占30.8%。铜绿假单孢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多种灭活酶、多种药物外排泵、使膜通透性降低及生物膜的形成[9]。

3.3 ABA耐药性特征 ABA耐药机制主要有:细胞外膜蛋白的通透性改变或细胞内膜转运异常,使药物在菌体内的蓄积减少引起耐药;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导致耐药呈交叉耐药;药物作用靶位改变,使药物进入细菌后不能有效的与核糖体结合等[10]。根据对ABA抗菌药物耐药率动态监测发现,ABA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上升较快,分别为73.5%、82.0%。AB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多方面,而最重要的是碳青霉烯酶的产生[11]。同期监测ICU抗菌药使用的DDD值也比较高。

综上所述,ICU ABA的临床感染和耐药现状日益严重,且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12]。ABA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迅速上升,使抗菌药物的选择更加困难。这就要求ICU在加强环境、手卫生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目标监测,加强标本送检,及时分析ABA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主张联合用药,坚持动态监测药品DDD值,以控制ABA耐药性不断增长的不良趋势。

[1] 王临英,黄文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进展[J].重庆医学,2010,39(20):2808-2811.

[2] 黄宏耀,宴文强,谢明水.随州市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96-797.

[3] 罗鹏,戴玮,张莉萍.158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224-225,228.

[4] 韦柳华,周定球,蒋利君,等.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90-791.

[5] 张传来.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0):3058-3059.

[6] 刘晞照,郭晓华,谭明伟,等.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J].重庆医学,2011,40(36):3671-3672.

[7] 张芬芳.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因素与控制措施[J].天津护理,2004,12(2):100-101.

[8] 谭琳玲,李亚洁,李瑛.将感染控制在“手”中-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5):21-23.

[9] 江云兰,鲁梅丽.3种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89-390.

[10]历伟兰,邵华,王长娴,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04-406.

[11]熊樱,李小风,苏小燕,等.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型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8):2830-2832.

[12]张亚英,姜亦虹,沈黎,等.重症监护病房4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暴发[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94-1796.

猜你喜欢

鲍曼铜绿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喜庆的春节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