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hs-CRP、GSP、Apo A、HDL-C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2013-08-24周晓莉谢贤和

重庆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糖意义

周晓莉,谢贤和

(海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海口 570311)

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与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并存,则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患单一疾病者,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更多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冠脉造影更常见多支血管病变[1]。迄今为止的研究显示T2DM合并AMI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高于非糖尿病 AMI者,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2]。本研究通过探讨hs-CRP、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Apo 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纤 维 蛋 白 原 (fibrinogen,FIB)、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与 T2DM 合并 AMI的相关性,旨在为T2DM人群中未发生心肌梗死或已有心肌梗死患者是否需要监测上述因素,为上述因素对AMI发生、发展有无预测价值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及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收集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AMI患者316例,其中合并T2DM组114例,非DM组202例,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疾病、手术创伤以及肿瘤等。

1.2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转归等指标。全部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2mL,常规分离血清,血清立即送检生化全套或-70℃保存备用。同时采集肘静脉血各2 mL立即分别送检血常规及凝血四项。全部采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统计时先按照治疗转归分成两组,好转组267例患者,以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出院为观察终点;恶化组49例患者,以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直至死亡为观察终点。再按照AMI是否合并DM分为114例合并T2DM组与202例非DM组,有T2DM病史或出院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检查确诊为T2DM为合并T2DM组,出院前OGTT等检查排除DM为非DM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多个样本率比较采用χ2分割法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方差比较,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则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则采用一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计量资料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AMI患者治疗转归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好转组与恶化组比较

表1 好转组与恶化组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HDL-C(mmol/L) GSP(μmol/L) hs-CRP(mg/L) FIB(g/L) HGB(g/L)±5.53 4.69±1.70 124.63±18.28恶化组 49 73.16±8.08 1.28±0.48 181.45±96.86 12.16±4.42 4.88±1.84 117.94±20.97 Z 5.69 0.52 -0.18 3.89 0.36 -1.87 P<好转组 267 63.18±11.47 1.25±0.36 169.53±57.05 8.83 0.01 0.601 5 0.853 6 0.000 1 0.715 2 0.060 9

2 结 果

2.1 好转组与恶化组比较 两组年龄、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患者年龄更大,hs-CRP水平更高(表1);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常数项为负值,说明拒绝常数项为0的假设,因此P<0.01。应变量为预后,预后恶化赋值为1,预后好转赋值为2。年龄、hs-CRP是治疗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Apo A、HDL-C、GSP、FIB、HGB、DM构成、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合并T2DM组与非DM组比较 两组GSP、H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T2DM组患者GSP更高,非DM 组患者 HGB更高。年龄、Apo A、HDL-C、hs-CRP、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两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DM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而合并T2DM组患者则相反,两组治疗好转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影响预后转归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合并T2DM组与非DM组比较

表3 合并T2DM组与非DM组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GSP(μmol/L) hs-CRP(mg/L) FIB(g/L) HGB(g/L)1.70 119.07±22.18非 DM 组 202 64.29±12.81 152.79±46.54 9.15±5.42 4.61±1.72 126.14±16.18 Z 0.72 6.61 1.09 1.82 -2.69 P 0.471 4 <合并 T2DM 组 114 65.51±9.73 204.32±78.32 9.95±5.75 4.92±0.01 0.276 2 0.068 2 0.007 2

2.3 不同GSP水平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合并T2DM组不同GSP水平治疗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P水平越高,好转率越低(表4)。非DM组患者不同GSP水平治疗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合并T2DM组不同GSP水平治疗好转率的比较(n)

表5 非DM组不同GSP水平治疗好转率的比较

3 讨 论

3.1 hs-CRP是由炎症因子刺激肝脏细胞及上皮细胞合成、释放的糖基化多脂蛋白,反映炎症活动及组织损伤程度[5]。hs-CRP是CHD较强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hs-CRP越高,发生AMI可能性越大[6-7],且与AMI人群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呈正相关[8]。T2DM 人群hs-CRP较高,与大血管病变呈正相关[1,6]。T2DM 合并 AMI患者hs-CRP高于单纯AMI患者,血糖控制不良hs-CRP更高[9]。本研究恶化组hs-CRP较高,hs-CRP是预后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监测hs-CRP有助于发现预后更差的AMI患者。合并T2DM组与非DM组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3.2 DM合并AMI的病死率与血糖存在J型曲线,血糖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转归[10];非糖尿病AMI的病死率与血糖呈线性关系,血糖越高,则预后越差[11]。GSP主要是清蛋白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形成果糖胺,与全天血糖水平相关[2,12]。本研究GSP越高,则T2DM合并AMI治疗转归恶化的比率越高,提示近期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同时监测GSP及hs-CRP可能更有助于判断T2DM合并AMI的预后。GSP与非糖尿病AMI治疗转归无关,可能GSP反映了近2~3周血糖水平波动,而高血糖对大中血管损害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今后需研究是否DM患者GSP水平越高,AMI发生率越高。

3.3 T2DM合并AMI患者与非糖尿病AMI患者比较,前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较高,二者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而部分研究则显示上述两者的 HDL-C、Apo 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本研究好转组与恶化组、T2DM组与非DM组的HDL-C、Apo 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考虑脂代谢紊乱是CHD、T2DM共同的代谢特征,HDL-C、Apo A对AMI治疗转归影响较小。

3.4 FIB也是急性期反应蛋白,AMI患者FIB明显升高,治疗后逐渐下降[14]。本研究好转组与恶化组、合并T2DM组与非DM组的FIB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FIB尚不能作为预测转归的有效指标。

3.5 AMI常伴有贫血,多见于女性、高龄、低BMI、合并高血压或DM和心、肾功能不全等,贫血预示AMI患者近、远期死亡率增加[15]。本研究好转组与恶化组的HGB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T2DM组与非DM组的HGB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糖尿病患者贫血更常见,但贫血对治疗转归影响不大。

[1] 季青,王慧峰,李娜.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2):1221-1222.

[2] 袁莉.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3):149-15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27-1245.

[5] Kirbis S,Breskvar UD,Sabovic M,et al.Inflammation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mparison of intracoronary and systemic levels[J].Wien Klin Wochenschr,2010,122(2):31-34.

[6] 林玉晶,高洪伟.C反应蛋白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2):763-764.

[7] Keskin O,Ulusoy RE,Kalemoglu M,et al.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 short-term prognos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Int Med Res,2004,32(6):646-654.

[8] 董平栓,张薇.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3):326-327.

[9] Pineda J,Marin F,Marco P,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biomarkers after a prematur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J Cardiol,2010,143(3):249-254.

[10]郑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死亡率:临床研究证据说明了什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15(5):335-337.

[11]Naber CK,Mehta RH,Jünger C,et al.Impact of admission blood glucose on outcomes of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from the Germ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Registry)[J].Am J Cardiol,2009,103(5):583-587.

[12]Gul A,Rahman MA,Jaleel A.Changes in glycosylated protein in type-2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omplications[J].J Ayub Med Coll Abbottsbad,2005,17(3):33-37.

[13]魏勇,欧阳平,汪自龙,等.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危险因素人群血脂异常特点[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2):398-402.

[14]计艳萍,赵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关系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33):77.

[15]张善春,李斌,杜闻莹,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肾功能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1):27-30.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血糖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