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中国官爹如何做个“好爸爸”

2013-08-21宗和

读天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李颖转学大学

宗和

高考加分项目竟然成了“官二代”的专利。正如网友们调侃的那样:哥加的不是分,是特权。“从摇篮到坟墓”的梦想,没有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政府,有个“好爸爸”一样能实现。而在这些“好爸爸”中,最让人们反感的无疑是将“为人民服务”变成“为儿女服务”乃至“为人民币服务”的“官爹”。

有官爹,好入园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官爹”的 “呵护”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便见端倪。

目前,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比较重视公办园中的示范园,而在示范园中入托的多是些官员子弟。

陕西山阳县一公立幼儿园在报名条件中就赫然规定:“父母双方都必须在县直机关单位上班者才符合报名条件。”

不少幼儿园入园,要对家长进行面试,让家长填写简历,有的幼儿园甚至连近亲的社会关系也要调查。大家心知肚明的是,那些官位显赫、腰缠万贯的家长,大受欢迎。

以著名的北京一幼为例,进入的许多都是“条子生”,多是政府官员的孩子。每年,教委把条子一打包,直接交到幼儿园,4个班,100多个名额,就被占得差不多。

家长的潜移默化,甚至影响了幼儿园的“人际生态格局”。27岁的陈女士是成都某幼儿园的老师,有一次听到小朋友们笑嘻嘻地喊一个小男孩“小局长”,原以为是小朋友之间开玩笑或过家家,一问,那个男孩自己先嚷起来了:“因为我爸爸是局长啊,我就是小局长啊。”在陈老师看来,他们小小年纪,却完全知道家长在争什么。“家住哪个方位?多大房子?父母开什么车来接?妈妈用什么化妆品?”这些都是小朋友们攀比的内容。

分数不够权力凑

高考在中国被称为是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异常激烈,倘若有个“官爹”,这独木桥则宽敞得多。

2010年6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了当地普通高校招生加分考生名单,台州一中有4个考生获得20分加分,他们的家长都是当地的官员。4个考生的爸爸分别是台州一中校长、椒江区科技局局长、市信访局副局长、街道党委书记。4人获得加分理由是,曾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过奖。事实上,该比赛主观性很强,负面评论很多,能否作为加分凭据,争议很大。

其实此前一年,浙江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绍兴一中19名航模加分考生中,13名是官员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

同样靠加分进入清华大学就读的王心 (化名)并不讳言自己“官二代”的身份。王心的父亲是中部某地级市的高官,在高中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聪明好学的王心绝对是清华、北大的苗子。然而,高考那一年,他的高考成绩离清华的录取线差了几分。在他父亲开到一张能够加分的“凭据”后,他才险过录取线,走进了大学校门。200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的王心,也曾想靠自己能力拼搏,然而他觉得“理想与现实相距太远”,在父亲的帮助下,最终进入某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工作。

王心不避讳去谈这些,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现实。他说自己的同学中不乏优秀之人,但没有社会资源,只能盲目地去寻找机会。

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然而,在某些地方,高考加分项目竟然成了“官二代”的专利。正如网友们调侃的那样:“哥加的不是分,是特权。”

大学转学不是传说

有了“官爹”,许多在常人看来难以企及的事情也能信手拈来,譬如鲜有人听说过的“大学转学”。

专业相同,学校不同,录取分数线也不同。天津西青区副区长女儿李颖通过“转学”轻松跨越近30分的门槛,从西安工程大学转到了天津工业大学。

李颖是2004年上的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当时在本地的文科最低录取分数是490分,而西安工程大学法学专业在津的最低分只有462分,两者相差28分。

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负责人查阅相关资料后说:“当年,李颖是被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后来才转学到我们学校的。”对此,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查询后表示确认,李颖在大一结束后,就办理了转学手续,相关手续在2005年9月办理。

蹊跷的是,李颖大学四年都是在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读的,专业为法学,其班主任倪娟确认了这一信息。其父天津西青区副区长李治阳亦明确表示:“李颖四年大学都在天津工业大学读的,一步都没离开那儿。”

对女儿入学和转学的详情,李治阳称不太清楚,只是说,2003年和2004年,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新校区落户西青区,正开工建设,他作为当时的建委主任,负责了大量的征地、拆迁事宜等。

“当时,天津市领导说了,大学建好之后,对学校建设有贡献的都要照顾。”李治阳也坦承,自己和天津工业大学相关领导过从甚密。

毕业送上金饭碗

当毕业季来临,许多学生奋战于公务员考试时,“官爹”们已经为自己的儿女“量身定制”了体制内的金饭碗。

2011年,中组部、人保部曝光了五大事业单位违规招聘案例,揭示了“官爹”为子女寻找金饭碗的五种手法:考前漏题、违规进人、内部招聘、因人画像和擅改规则。因人画像,即是“量身定制”,曝光的“屏南事件”就属于此类。

2010年11月,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招聘工作人员,将招聘条件限定为获得国外学士学位的25岁以下女性。最终只有宁德市某市领导之女一人符合条件,未经考试直接聘用。

前文所述能够神奇转学的李颖也是如此。李颖在毕业当年没考上公务员,曾任西青区国土资源和西青区规划局局长一职达7年之久的李治阳,就找到区领导想让女儿到分局工作。“我再和市国土局沟通,市局的领导最后经过研究也通过了。”西青区国土分局一位负责人说:“那次招聘只招了李颖一个人,算是‘特招吧。”

“对于那些想让子女继承自己权力的官员来说,‘逢进必考的选拔程序成了阻碍。”中央党校教授林?说:“但是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如果不得不按照规定公开招聘,那就去钻制度的漏洞。‘定向招聘就是一块最好的遮羞布,也让世袭官员从地上走向地下。”

猜你喜欢

李颖转学大学
完形填空专练(三)
至善
李颖、李凤华作品
我也转学了
一雉鸡翎的伤痛
李颖、李凤华作品
转学的烦恼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原来如此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