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与趋势

2013-08-21

山西建筑 2013年11期
关键词:重构建筑设计出版社

李 芳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81)

0 引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它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与演绎、扬弃与继承后,已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完整的建筑体系,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辉煌的建筑体系。中国传统建筑具有高超的营造技艺、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传统建筑的意识载体应该被继续发扬和传承。但近代我国经历了百年屈辱的社会历史,传统建筑文脉也随之被历史隔断。

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风潮迅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以其标准化的营造体系、工业化的材料生产、科学高效的施工管理等优势迅速蔓延并侵蚀了我国各大城市,造成了全国各地不分南方北方、不论大城小城、不管城内城外都是“千城一面”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特殊风貌(见图1)。因此,在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的冲击下,传统建筑文化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传承受到巨大的挑战和阻碍。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如何对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构,并结合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进行探索,如何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成为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

20世纪初叶,国际上流行的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先进思潮为主导,第一批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们试着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同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融合,建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兼具传统民族特色和西方建筑手法的建筑作品。

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行的探讨和发展从未中断,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同时带来西方建筑文化观念和先进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中国建筑师试图探索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技术融合的发展,其中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尝试是将西式建筑营造技术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的设计探索,即中式多用于建筑形态的外部表现,西式多用于内部设计元素的重构和营造手法的运用,例如河南大学大礼堂(见图2)、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建筑、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等建筑(见图3)。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由苏联导入的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再次将“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延续”推向一个新高潮,在建筑技术上表现为引入西方的屋架同时做出屋面的举折,运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柱梁,斗拱等,这是被动适应产生的新的建筑形式构成实验。应运而生的“大屋顶”建筑作为典型的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尝试被全国各地城市建筑广为采用,“大屋顶”建筑不仅采用了新技术建造仿传统宫殿式的屋顶和外立面,建筑内部则采用砖墙与混凝土结构,而且在功能布局上完全采用以功能为主的布局原则,在细节装饰上运用大量的中国传统纹样,形成东西合璧的新的建筑重构。例如北京西站(见图4)、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长城饭店和北京机场等。

图1 “千城一面”的建筑风貌

图2 河南大学大礼堂

图3 广州中山纪念堂

图4 北京西站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导致功能性强的国际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在中国迅速壮大,传统建筑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些年来,国际上知名的建筑师在国内创造了许多现代主义典型的建筑作品,如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址、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歌剧院、福斯特设计的T3航站楼等。

在现代主义建筑不断壮大并占领建筑设计潮流的过程中,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构方式的设计尝试也不乏创新性的案例。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他将中国江南传统建筑元素即“粉墙黛瓦”的建筑特征,作为博物馆的整体色调与古老的苏州市城市肌理重新糅合在一起,用花岗岩取代到处可见、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不仅体现出更加统一的色彩和纹理,同时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营造出苏州传统庭院式园林建筑的深厚韵味,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尝试和对传统建筑元素所进行的文化重构迈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探索性的一步(见图5)。

这些现代建筑师对建筑设计中的文化重构方式的尝试和探索,都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更新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5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貌图

2 对传统文化重构的探索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传承千年,但建筑也必须时刻体现其所处时代的技术及美学意识,因此,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人民精神生活的要求,建筑师们亟需对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建筑元素加以深入提炼和对传统建筑文化重构进行不断的探索。

当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同现代建筑营造技术相结合的探索逐渐增多,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循环的营造体系和历史文化的展示。2012年,荣获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就提出了“重建本土建筑学,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重构理念,以此来满足新的时代要求和梳理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继承思想。以他的作品为例,2008年开馆的宁波美术馆和2007年完成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二期工程及2009年完成的南宋御街改造工程等建筑作品(见图6),都是王澍对传统建筑元素如何重构建筑文化的尝试性探索,他主张重拾活着的传统,保持内心的宁静,要在都市化洪流中为传统文化立方寸之地。

另外,他设计的宁波美术馆从传统居民建筑中就地取材、旧物利用,美术馆的每一面墙都像是一面巨大的、抽象的、现代的绘画作品。人们来到美术馆只为寻找曾经“家”的影子,宁波博物馆最终成为满足居住在周围的人们的一座回忆之城。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则尽显自然风貌(见图7),校区很少有设计遗留的痕迹,一半的土地空旷没有任何建筑,全部是自然的田地、草木丛生的小山,建筑体现的仅仅是环境中的次要因素,更加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和“施法自然”的文化精髓。

南宋御街的改造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文化运用的大胆尝试,随着目前中国特色的院落风情和地域人文元素悄悄的在我们身边逐渐消失,因而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王澍以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超越了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又探讨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设计方式。把过去的时间,现在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探索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传统建筑元素的重构方式,更加完整地汲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同时尝试和探索出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新的生命力。

图6 南宋御街

图7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3 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是必然趋势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在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开始推行文化强国战略。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文化的竞争格外重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支柱,必然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建筑元素对未来文化重构和建筑应用的探索将朝着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而不仅仅是建筑形式进行不断发展、更新和进步。对于传统建筑文化而言,中华民族必须要建立属于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建筑文化自信心,重新认识和研究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传统建造工艺的科学价值及传统建筑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意义,以此来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增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界的特殊影响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建筑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凝聚力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越来越多标新立异的“地标性”建筑强行、独立、个性地耸立在城市中央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其最终无法诠释一个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所属、无法形成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因此,对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褪去形式主义的建筑元素外衣,开始走向文化内涵和文化根基的表现。不是“大屋顶”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不是“粉墙黛瓦”的城市肌理拿来就用可以凸显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流行趋势,而只有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千年历史的深刻体味和不断探索尝试,才能最终实现并确定传统文化在当代发展的文化构架和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元素在新时代亟需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文化重构和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势在必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文化重构和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有助于探讨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更新,以及探索在新时代的建筑创造;有助于延续和发扬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动建筑文化理论及设计方法论的研究;有助于传承传统建筑艺术和建造工艺的精髓,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创造力,更好地继承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宝贵资源。

[1]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奇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60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阳建强.西欧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5] 李少星,顾朝林.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6] [美]艾 琳.后现代城市主义[M].张冠增,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7] [澳]Edward Denison,Guang Yu Ren.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视角与变革[M].吴真贞,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8] 张先慧.国际风格社区(第1辑)4:东南亚风格社区、新中式风格社区、新古典主义风格社区、现代主义风格社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9] 方 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 王其钧.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11] 李合群.中国传统建筑构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 国家图书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展图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

[13] 王小回.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审美欣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 邵 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15] 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与价值重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6] [澳]迈尔斯·刘易斯.建筑元素的演变[M].凤凰空间,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7] 陈原川.中国元素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8] [美]朱瑞克.建筑表皮——设计师与艺术家的设计元素(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M].刘冠楠,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9] [英]康威·劳埃德·摩根.让·努维尔:建筑的元素——国外建筑与设计系列[M].白 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0] 胡望杜,许再华,寇 佳.屋宇之美:建筑视觉造型元素设计创意[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12.

[21] 《城市行走》编委会.王澍建筑地图[M].江 岱,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2] 钱海平.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丛书: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重构建筑设计出版社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我等待……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