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双层叠拱桥的施工方案

2013-08-21熊本林

山西建筑 2013年11期
关键词:吊重劲性缆索

熊本林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1 概述

澜沧江大桥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杉阳镇与保山市水寨镇的分界处,桥位距霁虹桥约300 m,距善德桥约200 m,是大理—瑞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本桥主桥采用大跨坦拱和小跨陡拱相结合的钢筋混凝土双层叠拱结构,上拱采用386 m跨度的提篮式肋拱;下拱采用跨度330 m、矢高100 m的变截面板拱,拱宽自拱顶至拱脚由14 m渐变为24 m。为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拱上建筑采用连续刚构组合梁结构,上部梁体采用刚构连续梁。

2 施工场地的布置及施工道路的考虑

根据现场的地形条件,本桥施工时将拱肋吊装单元组拼场设在两侧拱座上;混凝土拌合站、杆件临时存放场地、砂石料堆放场地、钢筋加工场等均设在线路左侧;施工生活用房等设在瑞丽侧平坡村西北。

本桥施工场地狭窄,现场运输条件极差。经过现场详细调查,大理侧需新建施工便道1 880 m,其中包含3座涵洞,便道起于线路左侧的善德桥大理侧引道。瑞丽侧需新建施工便道1 400 m,其中包含1座涵洞,便道起于线路左侧的善德桥瑞丽侧引道,在平坡村西北附近折向桥位。便道宽7 m,修建便道时采用预裂爆破施工,多余的弃碴外运至本现统一设定的弃碴场所。

3 缆索吊跨度、吊重的确定

本桥受场地条件限制,钢管骨架和混凝土及钢筋的运输均需通过缆索吊实现,由于两岸山势陡峻,边跨梁体施工所需材料也必须通过缆索吊来运输,因此综合考虑主拱和边跨梁体施工的需要,缆索吊跨度采用500 m,空载时矢跨比为1/17。

西南地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缆索吊的应用较广,目前吊重80 t~120 t的缆索吊应用已经比较普遍。本桥缆索吊吊重选择主要受劲性骨架吊装控制,为了获得合理的工期,骨架节段长度以15 m~20 m为宜,据此测算,实际吊重为60 t~70 t,考虑吊重时的冲击影响,并适当考虑一定的富余,取设计吊重为100 t。

4 下板拱的施工方案

下板拱施工采用以劲性骨架为依托分段分期成拱的方案。综合考虑施工进度和缆索吊重的影响,共划分为25个节段,每个劲性骨架节段长度为16 m。

施工时首先通过缆索吊塔架将扣索锚固于两侧山体上,由拱脚向上逐步吊装劲性骨架直至合龙;之后在钢管内灌注微膨胀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骨架,之后以钢管混凝土骨架为依托,分段分期成拱,在具体的成拱方式上,进行了以下两种方案的综合比较。

4.1 先分层、分段形成中箱,再施工边箱的方案

主拱断面按照分三次形成考虑,第一次施工中箱的底板及一半腹板;第二次施工中箱的顶板及剩余腹板;第三次形成边箱混凝土(见图1)。

图1 主拱断面施工示意图

下拱中箱底板共划分为48个施工梁段,每个梁段长约为8.5 m,每次对称浇筑2个梁段,每段按2.5 d考虑,浇筑24次,需60 d即可完成。浇筑次序依据拱圈的受力、变形经初步计算确定在拱脚、拱顶、1/4拱圈共设置五处施工位置,按拱脚→拱顶→1/4拱的顺序循环浇筑,每次浇筑均依托已成拱圈向前浇筑梁段直至中箱底板浇筑完成,其间需调整扣索张拉力。

中箱顶板和剩余腹板的施工顺序及工期与底板相同。

在钢管混凝土骨架及已完成的拱肋中箱上,浇筑叠拱下拱肋箱梁边箱混凝土,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可由拱脚向拱顶浇筑,共67个施工段,34次可施工完成。

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按上述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下拱混凝土的最大应力可控制在17 MPa以内,其施工总工期为210 d。

4.2 分段、分层形成中箱截面的方案

利用已成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由两拱脚向上逐段对称现浇下拱中箱混凝土直至拱顶合龙,其间调整扣索张拉力,控制钢管劲性骨架及已成拱肋中箱受力安全。中箱拱肋每个施工段按6 m划分,共67段,每段圬工约160 m3~30 m3,分34次浇筑,工期90 d。

依托中箱及两边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现浇下拱肋边箱混凝土成拱,边箱施工段划分与中箱相同。工期亦为90 d。

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按上述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下拱混凝土的最大应力可控制在17 MPa以内,其施工总工期为180 d。

4.3 方案比选结论

方案二不需要分层形成断面,避免了中箱内部的应力重分布问题,且施工速度快,因此推荐采用方案二进行下拱施工。

5 立柱的施工

立柱采用翻模逐段施工,当施工至约一半高度时,先施工上拱肋,之后再施工其余立柱。

6 上肋拱的施工方案

上拱肋采用以立柱和已成下拱为依托,搭设贝雷梁,在支架上浇筑的方案。

7 拱上刚构—连续梁的施工方案

拱上刚构—连续梁采用逐孔现浇的施工方案,即每次施工至1/4跨梁长,之后张拉预应力钢束,如此循环,最后浇筑剩余的3/4孔梁,完成梁体施工。根据施工单位设备的情况采用移动模架或以上拱为依托搭设支架进行梁体的施工。

8 结语

通过实际施工发现这种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了地形、场地的限制,并且对结构内力有较好的控制。使结构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为以后的双层叠拱施工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吊重劲性缆索
悬索桥钢箱梁吊装阶段主缆索力计算方法
吊重摆长对起重机PID防摇控制的影响
劲性复合桩在地基基础领域的应用探讨
煤矿起重机吊重防摆控制研究
海洋缆索对水下航行器的动态响应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采用数值计算和OrcaFlex软件对缆索张力函数的分析
劲性骨架长度对主拱刚度的影响
劲性骨架在辰塔大桥主塔施工中的应用
2000t驳船改造为起重船吊重试验驳船方案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