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像一朵花》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3-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喉头情歌一朵花

王 丹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湖南怀化418008)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结合怀化学院“三位一体”应用型培养模式人才改革,声乐课程教学的改革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文化底蕴丰富、歌唱技术能力强、音乐舞台表现力丰富并具有音乐教学能力、能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将台江苗族多声部情歌《你像一朵花》引入声乐课程教学正应合了这个宗旨。这种土生土长在偏远山区的“原生态民歌”,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音域宽广,带有鲜明的地域民族风格,其演唱者的方法技巧高超,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是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非常乐于接受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效果良好。

一、台江苗族多声部情歌《你像一朵花》的音乐文化特点

贵州黔东南台江县是最主要的苗族村寨聚集地之一,历史上被称为“苗疆腹地”,是一片优美秀丽神奇的土地[1](P182)。苗族人们住在这种高山、密林、深谷之中的穷乡僻壤里,居住地较为分散,村寨之间相隔遥远,阻碍青年男女的社交择偶,影响到婚姻和苗族人口的繁衍。因此,苗族自身的社会管理体制鼓励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就产生了这种苗族多声部情歌,俗称游方歌。游方内容是对歌,通过歌声传情,使青年男女相识、相恋、成婚[2](P20)。历史上游方也有记载:《苗俗纪闻》“男子壮而无室者”,“悉登山四望,吹树叶作呦呦声,未字之女群从之。”[3](P198)流传在台江县反排乡的苗族多声部情歌,有独特旋律、独特和音的无伴奏五声音阶民歌,地域性非常强。用台江县反排村苗语演唱,运用比兴手法,强调细腻情感的抒发,借物传情。音阶为1,2,#4,5,6不完全的五声音阶,羽调式。曲式结构:引子+单一乐段+尾声。它的多声性音乐语言采用的是陪衬式支声复调手法。节奏比较自由、较散。曲调的风格特点:强弱变化明显,时而婉转含蓄,时而古朴粗犷。苗族多声部情歌的演唱形式一般是由三到四位未婚男孩与三到四位未婚女孩组成,几位身着青衣的苗家小伙邀请女孩子们出来对歌,一人吹响清脆的木叶,另一小伙接着打一个响亮的口哨,几位穿着盛装的苗族女孩翩翩走来,闪闪的银饰和亮丽的衣裙显得格外耀眼。他们用苗语相互打个招呼,说一起来对歌,我唱你来和。接着小伙们左手托着腮帮唱出一声弱起渐强又渐弱的长音,音色甜美,像一股清泉。接下来女声和男声缠绵婉转的低吟慢唱好似行云流水,时缓时急。男女声交替的和声亦远亦近、那么和谐、仿佛各式的山花重叠地开放在绿树丛林、山野之间,令人痴迷陶醉,向往不已。小伙子那完美绝伦的喉颤音,令你神魂颠倒……。这些姑娘小伙们的演唱既没有侗族大歌的幽静平和,也没有苗族飞歌的刚健粗犷,而是在窃窃私语般的旋律中流淌,让人感受到一种山野的“天籁”、人性的和谐[4](P54-55)。

二、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案

将《你像一朵花》引入声乐课堂,主要是分析音乐的人文生境、演唱技巧以及音乐文化三个方面。

(一)以声乐课观看音像资料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形式,将台江苗族多声部情歌历史沿革、人文生境、音乐形态特征与歌曲内容引入声乐课堂,以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

苗族多声部情歌是苗族人们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表达的是最真诚质朴的情感。苗族人们在演绎时往往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娇柔做作,这种真性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但是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往往顾虑和杂念太多,加上相互间的竞争,使他们变得功利心很强。有些学生非常浮躁,演唱作品时只注重声音的技巧,没有研究歌曲的背景,对歌曲本身的理解都很少。所以在专业院校里听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声音,没有感情,没有各自的艺术特色与音乐感染力。用《你像一朵花》这种情感丰富的声乐教材,启发和触碰学生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这首歌不仅有声乐技巧难度,更重要的是需要演唱者用心灵去传达真挚的情感和对恋人浓浓的爱意。

(二)改变声乐课堂的常规练声思路,总结出《你像一朵花》的发声特点结合到常规练声中来,以改进声乐教学中男、女声各种声音方面的问题。

1.结合《你像一朵花》中真声为主的发声特点,改进声乐教学中女声中音区“虚”、声带拉不紧的问题。

在声乐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女声的中声区音色不统一,声音没有穿透力,共鸣腔单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声乐老师只重视对女声高音区音色的训练,在发声训练中强调用的假声比例偏高,急于拓宽女声高音区音域,每一条练声曲都唱到小字三组的c或d,演唱声乐作品往往好高骛远,例如《断桥遗梦》、《水姑娘》、歌剧选段《娘在那片云彩里》等等。没有在学生驾驭的范围内却又急于求成,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把精力用在追求高音上,没有重视中音区基本功训练,在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结合方面没有下工夫,出现声区的“断层”现象,有高音没有中低音。在演绎高难度声乐作品时,没有完整性,缺乏艺术感染力。通过下到贵州黔东南台江县采风,找到当地的歌师,还有一些会唱多声部情歌的青年男女,请教如何演唱多声部情歌,平时练歌的过程。苗族人的声线都很宽广,中音区的音色都很饱满明亮。通过研究比较,借鉴其演唱和练声,来尝试解决女声中音区问题:苗族人练声通常很简单,在田野山间,用“啊”、“吆喝” 大喊一声,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可以无限拖长,这样的声音可以传过几座山。练习时要感觉口腔和胸腔都在用力呐喊、都在振动,下丹田要绷紧拉住,腰背要一起用力支托住声音,强调的是一定要很自然的发出来,不要控制声音,感觉传得很远很远……。这个方法对中音区没有音色、唱不响,声带闭合不好而且漏气的人非常适合。练上一段时间后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结合得很好,声带的闭合能力和持久力会增强,再回到常规练声中去调整,使音色圆润结实,富有穿透力。但是,这种练习方法是有针对性和局限性的,如果女声的声带张力本来就很强,在发声时过于用力,中声区又有很强的音量,这样的情况就不能采用以上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对此声乐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2.结合中男声独特的发声技巧——“喉颤音”,改进声乐教学中男声的喉头问题。

“喉颤音”是《你像一朵花》里面最出彩的一种独特音色,其发声技巧是通过气息的控制来有节奏的抖动声音,喉头保持自然放松,靠情感与气息的控制来支持,出来的声线流畅,声波均匀又有共鸣。抖动由从弱到强再到弱,贯穿始终的声音状态是由细到粗再到细,越快时声音越细。独特的“喉颤音”是歌者表达对情人浓浓的爱意,在随着情感变化时“喉颤音”与假嗓并用,将演唱者情绪达到高潮,长音和下滑音与情感的巧妙结合赋予了苗族情歌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演唱技巧之高,深深表达了男孩对心上人纯纯的爱慕之情,可谓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5]。姑娘们听了都会被深深的感动和吸引,用得恰到好处,值得学习借鉴。在声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训练中,对喉头的使用也有其严格的要求,正确的喉头位置是把喉头放在向下吸气、深呼吸的低喉位上,这种状态必须强调歌唱者克服一切多余的肌肉紧张,让喉头肌肉完全自然放松,锻炼喉肌的敏锐感知能力。最关键的问题要让喉头与呼吸配合起来,喉头位置才能得到稳定。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男声的喉头问题很难解决,喉头习惯性提高,很容易出现起音时喉头挤,卡,压,使喉头失去弹性,导致音色干涩,刺耳,易引起声带疲劳。苗族的男声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但是喉头位置与声乐教学中的正确喉头位置非常吻合。苗族男声在唱多声部情歌《你像一朵花》时,都会运用“喉颤音”来表达情感,这是一种声音技巧跟情感都完美结合的发声方法。用这样一种姑娘们听了都会被深深的感动和吸引的发声方法比单纯在声乐课堂训练喉头位置有效得多,学生们练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感觉生动有趣。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课堂内观看视频,教师示范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在被感染与陶醉的同时,领悟到如何使用“喉颤音”的精髓所在,能自然流露的演唱与表达“喉颤音”,在情感的推动下,男声的喉头得到自然的放松与保持。用这种新方法来改进声乐教学中男声的喉头问题效果很好,很生动,学生反映很好,很喜欢这样的练声方式。

3.结合《你像一朵花》中气息,真假声的混合使用,改进声乐教学中男女声的气息、混声、共鸣问题。

在台江的采风中了解到苗族人民唱歌是通过腰部的支撑来保持与控制气息的。歌师在教唱时都会强调声音不能松垮,不然音调就不对了,其意思就是声音没有位置。通过收腹挺胸,身体和腰部积极的绷紧来做到。身体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不能松掉,一松声音就掉下来。还用一种方法,用手指按住耳后根听自己的声音,检查声音的高度,也就是声音位置的意思,目的是把声音传得很远,也就是声音富有穿透力的意思,这样就能准确找对声音高度,检测和别人的声音是否一致。特别累的时候唱歌,也可以按住耳根预防声音松垮。《你像一朵花》里运用的真假声结合,是以下腹部为着力点来支持歌唱的发声,声音往前喷出,使中低声区音量大而有力,声音粗狂浑厚,当旋律进入高声区时,又用到假嗓,再与中低声区的真声相结合,弥补了单独用真声或假声的缺陷,综合两者之优势,才能达到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落的高难度演唱技巧。聆听她们的演唱时,会感受到大山一样的胸怀,高昂的旋律在流荡,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呐喊释放心中情怀。这种原汁原味非常纯正质朴的声音状态,是苗族歌唱中常见的用来抒发情绪、表现歌曲高潮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表现出苗族鲜明的民族个性与艺术品格。通过在课堂内观看视频、教师示范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在被感染与陶醉的同时,完全运用苗族人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来调整声音状态,用好身体和腰部积极的劲来帮助到气息的保持,防止声音松垮,把手指按住耳根来自由无痕迹转换真假声,把声音传送得很远。用这种方法来改进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中男女声的气息、混声、共鸣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与突破,而且效果同样很好,学生进步很明显。

(三)培养声乐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了解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精神,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中国56个民族由于地区、生活习惯、劳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民间歌曲。这些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立足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音乐语言精炼、生动、形象。演唱往往采用各民族地区的方言,体现民歌的神韵和风格,有助于深化对民族声乐起源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清新质朴的民歌为民族声乐发展奠定了坚实广阔的基础。通过学习演唱《你像一朵花》这首口传心授的歌曲作为苗族多声部情歌中的精品,有助于学生了解悠久灿烂的民歌文化。

三、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你像一朵花》引入声乐教学,成效很好,声乐课堂的学生在气息的运用,声带的闭合拉紧,真假声结合,头腔共鸣的运用,喉头的正确位置,音乐情感的表达等问题,通过实践解决,学生的各项声乐技术指标都有显著进步。声乐考试结果表明,一年级的学生声乐考试成绩从及格跳跃到了良好,二年级的学生声乐考试成绩有一半比例考上了83分以上,分到了声乐小课。2013年8月,2011级声乐学生获得了“第五届新加坡国际声乐大赛高校学生组铜奖”,授课老师获得“第五届新加坡国际声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这也标志着这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因此,本文认为,高校声乐教师应该重视民族民间的声乐传统理论,不断挖掘出像多声部情歌这样的民族精品,从活生生的民歌学习中找出其演唱规律与特点,以提炼和总结出里面的新元素来丰富和拓展声乐课程教学理论。

[1]石朝江.中国苗学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2]张中笑,罗华廷.贵州少数民族音乐 [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3]李黔滨,杨庭硕,唐文元.贵州民族民俗概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4]张承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苗族篇千岭飞歌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5]王丹.台江苗族多声部情歌的文化生境与独特魅力[J].贵州大学学报,2010,24(4):105-108.

[6]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喉头情歌一朵花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彝寨情歌
七夕情歌
绵绵情歌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在一朵花前失语(外三首)
一朵花开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月下情歌
真想变成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