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社会”探析

2013-08-15阮晓莺陈湘舸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责任人类

阮晓莺, 陈湘舸

(闽江学院法律系,福建福州350108)

人类社会将在21世纪完成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转折:由现在的“盲目社会”进入“自觉社会”,从而导致人类社会发生“整体性革命”。文章将对有关自觉社会产生的原因,创建的途径与方式,发展的阶段性,主要类型及其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试图为新的自觉社会建立一个理论框架。

一、自觉社会与资本主义

自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说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标志人类社会一个新的历史性转折从此开始,拉开了由盲目社会向自觉社会转变的序幕。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自觉社会的低级阶段,它预示并规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因此,我们探索自觉社会,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

近些年,学术界和实际部门都十分关注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与发展。经过深入的调查、科学的分析,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的资本主义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根本性变化,因而在理论上有必要把当代的资本主义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区别开来。为此,有人把当代的资本主义冠之以一个“新”字,称之为“新资本主义”。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的W·E·哈拉尔。哈拉尔在其代表作《新资本主义》一书中,对于当代的资本主义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做了比较研究,全面深入地指出了二者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方面的一系列根本性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资本主义”,以此“为资本主义重新定义”[1](P363)。但是严格来说,真正给当代的资本主义重新下定义的是美国的另一位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大卫·施沃伦。施沃伦创造性地把当代资本主义定义为“自觉资本主义”,创建了崭新的自觉资本主义理论。

我们之所以给予自觉资本主义理论以高度评价,是因为它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新思路和新视角。自觉资本主义理论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剖析另辟蹊径,从自觉性这个独特的角度观察和判断当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区别:并且从自觉性的角度分析和探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根源。这种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路与角度独特的考察之所以具有科学价值,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且为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式。也就是说,它正确地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抓住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自觉性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也可以说是当代整个人类社会生死攸关的问题。近些年,各个国家的学者们在各自的领域开展对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觉性问题的研究,旨在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在这方面,他们与自觉资本主义理论有着共识。例如,日本有学者郑重指出,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由于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实行高消费而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出现了威胁人类生存和生产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他进一步分析说,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的这种盲目性由来已久。这主要是西方倡言与自然对抗的“物神二元论”。基督教从“万有在神说”立场出发,允许人类支配自然,这突出表现在创世纪第三章第十九节,竟然毫无顾忌地说:“出生吧!增加吧!满足吧!统治地上所有的生物吧!”不言而喻,这就必然使人类在认识和行动上陷入盲目性,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的出现。总之,西方国家在这种具有浓厚的盲目性的宗教观的误导下,必然使自然环境遭致难以预料的严重破坏[2](P5-6)。又如,欧美有学者尖锐地批评:在发达的工业化、市场化社会,人们的生产与消费已深陷于盲目性之中。生活消费应当由人们的感觉需求与审美旨趣起支配作用,原本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的和人性化的体验过程,消费者从其中能够得到一种享受性的满足。但是,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那样,现代西方人实际最大限度的消费原则,拥有与享用最多最好的物品成了生活宗旨,消费在偏离人的真正需要的过程中,已异化为工业生产为获取更多利润而一味地强加于人的需要。这样一来,由于人们狂热地占有和消费,结果被沦落为无目的的“消费机器”。这种疯狂的占有和消费,不仅会损害人的身体,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使消费者失去人性,丧失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社会生产迅猛增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思维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将有可能在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导致人类灭亡。而这就决定资本主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出路是只能设法走出盲目性的泥沼,早日到达自觉性的彼岸。为此,首先要变革文化思想观念。这又是因为“正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盲目理解,才导致了今日的严重困境。”所以,人类必须进行严肃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检讨。“只有彻底地破除那些导致盲目行动的盲目文化理念,树立自觉而合理的文化观念,才能为消除危机提供正确的观念引导。”[3](P53)其次,要改变现有的经济、社会活动的方式与战略。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与战略。但是,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人类活动的方式与战略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从而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例如,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在社会发展的方式与战略上,选择了以发展生产、增长经济、积累财富为至高无上的目的,以经济价值为最高价值的这种主导性活动方式与战略。由于这种具有片面性的活动方式与战略缺乏科学的统一计划和应有的协调措施,因而,虽然使西方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日渐丰裕,但是,却带来了贫富悬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并且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道德危机,人们失去了“精神家园”,致使西方社会成为非人化的危机四伏的社会。由此可见,这种主导性活动方式和战略具有盲目性。而这又来自它只是片面地看到某个方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价值。当然,还可以说,这种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主导性活动方式与战略缺乏前瞻性,不能预见人类活动与战略可能带来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后果。人类对于自己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必须科学地预见将产生的各种后果,否则就可能是盲目的活动。而这种具有片面性、缺乏前瞻性的盲目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与不良后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它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当社会发展到机械化、工业化时期,尤其是知识经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和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空前地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行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人类自身的危害也空前增大,不但抵消了它们的积极作用,更有可能对行动主体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这种情况无疑要求人们尽可能克服社会活动中的盲目性,力求进行自觉活动。因此,自觉资本主义理论应运而生,符合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文化思想和行动方式去除盲目性,把资本主义推进到新的自觉发展阶段。

但是自觉资本主义理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出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且也为整个人类社会提出了前进方向和应当为之努力奋斗的远大目标。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一切活动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消除盲目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同样表明: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与战略上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将可能对社会主义造成严重的影响,及至致命的后果。所以社会主义也需要由盲目阶段转变为自觉阶段。纵观社会主义国家近二、三十年所进行的改革,都可以称之为“自觉性改革”。因为他们改革的内容与任务,主要是为了克服文化观念、制度安排和行动方式等方面的盲目性,力求达到自觉境界,从而使自己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说,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他还多次指出,我们过去违反了经济规律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建设,的确存在严重的盲目性。正因为如此,所以要进行改革,消除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和建设工作中的盲目性,把社会主义推进到自觉阶段。

二、自觉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创建自觉社会,关键是要探索和选择适宜的形式。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西方学者已取得了颇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是指他们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是自觉社会革命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以清除社会生活的盲目性,把传统盲目的资本主义推进到新的自觉资本主义作为目的。美国学者W·E·哈拉尔在他的代表作《新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把传统的旧资本主义推进到“新资本主义”。哈拉尔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视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1](P494),或者说“非资本主义化”的社会革命;美国的另一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大卫·施沃伦则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作为实现“自觉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效的社会变革方式。他认定通过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将使资本主义由现在的“盲目时代”进入到“自觉时代”。

W·E·哈拉尔和大卫·施沃伦之所以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革命,创建新的自觉社会的具体形式,首先,因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具有革命性。哈拉尔和施沃伦分析指出,并且认定这场新的企业运动具有革命性,有着改造社会的功能。例如,哈拉尔就曾经深刻而明确地指出:当企业参与社会责任运动,致使“在为人民服务的企业基础上向真正的人类社会转变是如此深刻,所以是革命性的”。因此,他是“彻底实现 `第一次美国革命'初始目标的`第二次美国革命'”[1](P494)。施沃伦则借用他人的话指出:“我们经历一场新的强有力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预示着一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变”[4](P167),而在他看来,这场历史上的“巨大转变”,也就是社会革命,正是依靠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完成的。

其次,因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切实可行而又富有成效。

这是由于第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能够得到各个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支持。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倡导并要求企业尽可能承担起社会责任。但是,这不仅对社会有利,而且对企业自身也有利。这点已为大量的事实反复证明,因而已被日益增多的企业家所认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之所以也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这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实质上是一种“自觉运动”。也就是上面所说,是清除企业的盲目文化和盲目活动的运动。显然,这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必定有着积极作用。例如,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清除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盲目性,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显然,这有利于企业持久发展;此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还清除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利润等关系上的盲目性,增加了自觉性。这一切不仅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本身更为有利。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这种两全其美、二者兼顾的品格与功能,不仅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他作为社会革命具有整体性,能够使包括企业主在内的与企业有关的一切阶层、社会集团都支持并且参与其事,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了这场运动的阻力,增强了推动这场运动的力量;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变革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要解决好“共同体”的问题,“企业界是社会中最有条件承担这一重要角色的部分”[4](P110)。原因是,“在今后若干年中,企业界将是最有效率的。这意味着真正的变化将从这里发生。企业有知识、资金、关系和技术,领导社会奔向新的未来。”[4](P110)的确,在目前这种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真正的变化”,即社会变革,只能从企业这里发生。这不仅是因为“企业有知识、资金、关系和技术”,从而有条件“领导社会奔向未来”,而且如上面所指出的那样,为了自身健康地生存发展,企业也需要进行变革。由于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决定和影响上层建筑,因此企业的变革将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此外,在未来的社会中,市场经济将会继续存在。这也就决定,必须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革命。因为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革命无疑有助于切实地按照企业发展规律的要求进行改革,从而使新的文化思想与制度安排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并持续地生存发展;由此也使社会其它非经济领域得以健康地发展;第三,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属于渐进式变革,或者说是渐进式革命。这是由于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信仰、道德方面的危机。显然,解决这些问题适宜的社会变革形式,或者说革命方式是渐进式的,而不是急剧式的。而这种渐进式社会变革的特征是破坏性小,建设性大,易于收到效果。这样,也就易于为社会各个阶层、集团所理解,从而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应当说,人类社会的变革或者说革命形式由急剧式变为渐进式,这是革命活动本身的一个历史性进步,标志着社会革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趋于完善和成熟。社会革命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现象,必定像其它社会活动与现象一样,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选择和评价社会革命的方式与特征。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今天这种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革命形式,在人类社会的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只有充分认识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革命本质与作用,才能说真正认识和把握了今天和未来的社会革命及其发展趋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企业的宗旨、发展目标、价值观念、产权制度和管理思想与方法等众多方面。例如,作为“环保责任联合会”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同盟者的“CO-OP美国”,现有大约47 000名个人会员和1700名企业会员。为了成员企业与个人切实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履行组织的使命,“CO-OP美国企业网络”(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绿色企业协会)要求会员在“绿色企业伦理誓约”上签字。该誓约的誓词是:“作为一个 `CO-OP美国企业网络'的成员,我公司依照标准经营。这些标准超越了当代的实践以致力于满足消费者、雇员、共同体和环境的需要。我保证并且能够证明我们努力以一种社会正义感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经营。”[5](P33)“CO-OP美国” 组织的影响正在迅速增大,已超越了经济领域,影响到社会各界;又如成立于1992年的“社会责任企业”(BSR)组织现有1200多个会员。其中包括著名的亚瑟·安徒生公司,BRISTOLMYERS,SQUIBB,FANNIE,MAE等公司。BSR是一个拥有主流哲学和客户的组织。他们提供信息、教育、技术支持以及大量实践工具给会员公司,以帮助他们实现有责任的企业实践。由此来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把企业提升到“社会责任企业”这个发展阶段。“社会责任企业” 是企业发展史上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不断清除决策与经营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此,社会责任企业是自觉资本主义和未来完全的自觉社会的合格的企业模式。这也就意味着,所谓自觉社会革命就是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把千千万万的企业逐步培养成为社会责任企业的历史过程。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三、自觉社会与“环境时代”

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自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地位,还有必要分析人类社会目前所处的时代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自觉性特征。

上个世纪末,美国权威刊物《外交政策》邀请了一批在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解我们业已进入的新时代;并预见人类社会将通向何处,以及再给后冷战世界一个合适的命名。这其中有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Wilson)教授。威尔逊教授撰文指出,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由于我们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盲目地生产和消费,结果使自然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断言:“我们已进入环境时代,最近的将来类似一种瓶颈。科学技术以及缺乏自知之明使我们处于目前的困境。现在,科学技术必将以其远见卓识帮助我们走出这种困境。”[6](P24)

爱德华·威尔逊把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称之为“环境时代”,这是十分中肯的科学结论。由于人们盲目地生产和生活而导致生态日益失衡,致使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新的时代以生态价值为最高价值,把保护和恢复生产平衡作为人类的主要任务,并且要按照生态优先规律的要求进行决策[7](P107)。

而以保护环境为首要任务的“环境时代”取代了过时了的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的“经济时代”,这实际上是以“自觉时代”取代“盲目时代”。就是说,环境时代实质上是自觉时代。因为“环境时代”要求我们自觉地认识和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进行决策,克服盲目性,自觉地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不言而喻,在“环境时代”,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工作和文化生活及其制度安排,都要符合它的要求,这样,“环境时代”的社会也就成为自觉社会。在这里还有必要提出,不仅当今“环境时代”的社会是自觉社会,而且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实质上也是自觉社会,并且是更为高级的自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属于自觉社会的范畴,共产主义社会具有自觉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说得甚为明确。自觉社会,顾名思义,是清除了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盲目性,能够自觉地按照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办事,并遵循生态规律和人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进行决策和开展活动的社会,因此,自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理想的社会,这就必然使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理论上论证它,在实践上追求它。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具有自觉性视为人类思维和社会活动的最高境界,把克服盲目性作为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因此,他们所预言和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典型的自觉社会。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人类未来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8](P926-927)马克思在这里预言的未来社会,人们将“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通晓并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自觉地进行决策和从事生产活动,从而消除了生产力“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的现象。可见,马克思预言的未来社会正是克服了经济活动的盲目性的自觉社会。至于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自觉性的论述则更加明确。他关于未来的自觉社会有一系列著名的设想。例如,恩格斯曾预言:当生产资料实行社会所有,并且实行计划经济之后,“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人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9](P633-634)。恩格斯还曾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熟练地运用”“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从而使“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10](P634)在上面的这些预言中,恩格斯说得很清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将由“自觉的组织”领导社会进行生产活动,而且人们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因此,在那时人们能够“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从而成为社会和自然的“自觉的”主人。不难理解,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典型的自觉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关于自觉社会的论述无疑有着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价值。因为这些论述正确地认识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归宿,将由盲目社会变成为自觉社会。总之,他们二人的有关论述的问题不是指出共产主义是自觉社会,而是实现这种新的自觉社会的革命方式,以及为自觉社会所设计的经济体制需要重新探索和完善。

在人类思想史上,任何有生命力的新理论都是应运而生,是理论界对时代呼唤的回应。自觉社会理论正是如此,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到今天,对于未来社会的探索和预言,最有感召力的理论就是自觉社会理论。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必须克服日益严重的危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盲目性。否则,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所尖锐指出的那样,就将导致人类在肉体上灭亡于生态失衡,而在精神上则灭亡于生产与消费的“非人化”,以及信仰与道德危机,也就是灭亡于精神家园的丧失。因此,在今天,人类只有自觉地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努力探索和创建新的自觉社会,才能持续地发展,健康地生存下去。总之,盲人瞎马,必坠深渊;自觉行动,才有生路。而且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期,无论在客观上,还是在主观上,已基本上具备了创建自觉社会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让人类尽可能早日脱离盲目性的泥潭,进入自觉社会。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一方面,在生产领域要进一步扩展并深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生活领域,则进一步倡导和推行“简朴生活方式”,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消除盲目性,能够自觉地行动。在这里要强调指出,近些年,“简朴生活方式”在欧美国家日益盛行。它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摆脱盲目消费,进而摆脱盲目生产最有效地措施,对于人类社会转变为自觉社会,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一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提升人们的文化价值追求。人们的文化价值追求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决定作用与激励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建设自觉社会必须提升人们的文化价值追求。人们只有在文化价值自觉、理论自觉的基础上,才能够破旧立新,创建自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实现文化价值与理论自觉,就将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就能够主动、积极、清醒地追求功利与真善美的统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因此,为了建立并巩固、完善自觉社会,还需要进行文化价值和理论建设,并且广泛持久地开展文化价值教育,清除盲目的文化价值观念,实现文化价值自觉。

最后有必要强调指出,我们国家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理论,都是文化自觉的典型表现。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就其实质来看,正是有代表性的自觉社会。换言之,它们是自觉社会的具体形式,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已经拉开了建设自觉社会的序幕,今后的任务是稳步向自觉社会这个伟大而美好的目标前进。

[1][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 [M].冯韵文,黄育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日]岸根卓郎.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 [M].何鉴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郝永平,冯鹏志.地球告急——挑战人类面临的25种危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

[4][美]大卫·施沃伦.财富准则——自觉资本主义时代的企业模式 [M].王治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美]罗森马丽·布莱恩编.CO-OP美国的国家绿皮书[M].CO-OPAmerica,Washington,1996.

[6]顾信文.世擘纷说新时代 [J].国外社科文摘,2001,(5).

[7]刘长明.生态是生产力——兼论生态优先规律 [J].文史哲,2000,(3).

[8]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责任人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类第一杀手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