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从模仿起步

2013-08-15康庆芬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田野形式样本

■文/康庆芬

在农村教学中,孩子童年生活非常丰富——捉鱼、钓虾、爬山、拔笋、割草、种甘蔗、养土蜂……这给孩子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但每次作文下来,发现他们在写作上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一是“言之无物”。如写人,思维只是局限在写妈妈;二是不知“言”哪几个方面。就算定下写作题材,但不知从何处下手,分几步来叙述;三是不知如何“言”,语言稚化。如写爬上山顶,感慨万千,但要转化成语言,却只能是“真美啊!”、“漂亮极了!”、“好高呀!”;四是想象匮乏,行文枯简生涩。所以一篇文章,要么啰啰唆唆,像“懒婆娘的裹脚布”,要么简简单单,犹如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小矮人,要么就像各大明星的行程记录,读之无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写作结果?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数是在一种封闭状态下完成的。作文内容是封闭的——大多由教师来定;作文体裁是封闭的——小学阶段以记叙文占统治地位;作文过程是封闭的——有限的时间、方寸大小的课堂;作文指导是封闭的——往往也是生活经验稍丰富些的教师在课堂上指手划脚;作文评价也是封闭的——教师一支红笔判“生死”……在这样的封闭下,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枯燥乏味、无真情实感。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有物可言?

虽然“秋天的田野”就在眼前,可要把它写下来,对孩子们而言仍是一个盲点。怎样让孩子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轻松地表达出来呢?我想到了模仿。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茅盾也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反观人类的发展,模仿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初的呀呀学语,不都是从模仿中而来的吗?其实学习写作也是一种纸上的“呀呀学语”,何不从模仿下手呢?

一、寻找模仿样本

要模仿,就要找到可模可仿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人人都拥有,人人都熟悉,此时,课本就是首选。《葛洲坝工地夜景》是孩子们新学的课文,先入为主。而且本文语言朴实清新,结构布局精美,脉络层次清晰,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模仿支点。语文课本是生活的提炼,它经过时代的历炼,文质兼美,是一本很典型的作文选。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用好“语文书”这个样本,找准支点,引导学生模仿。换言之,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经重点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的激流宣泄出来。

二、模仿,从词、句、段开始

从“你喜欢的词语”到“你喜欢的句子、段落”顺利过渡到秋天的田野。孩子们在作者的感染下观察田野以及正在秋收的人们,女人、老人、男人、孩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神态,可相同的是他们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会像作者那样仔细倾听秋天田野的声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却表达着同一个意思——丰收了。在写作时,孩子们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课文的连词造句、积句成段、构段成篇的表达形式,重点按几个方面写各种人物的动作、神态;用丰富多彩的拟声词,把五彩的、热闹的、丰收的、喜悦的秋天田野呈现在我们面前。观其景,闻其声,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是模仿课文的功劳,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特征。

三、指导模仿构思

同样或相类似的题材,为什么作家们能写得那么生动,而我们学生却写得单调、枯燥,甚至有些连字数也凑不够?关键是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中还不知如何构思,如何展开,往往停留在直观的叙述与描写中,缺乏思考、感悟,也缺乏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通俗地说,就是不知往哪儿想,往哪儿写,因而在写作过程中只有简单的陈述,而缺少了生动的描写、抒情或议论。我们要求学生写足字数,并不是单纯的凑够字数,而是要求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学会思考、想象、感悟,再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如实写下来,这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而不是无中生有、无病呻吟、写得越长越好。

模仿是儿童明显的心理特征,所以在写作的起始路上,模仿应该成为跳板,从模仿入手,写好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片断、一篇文章。但是,模仿只能是仿形式上的东西,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课本这一典型的范例形式,另一方面更要紧紧地围绕结合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样,既有表达的可参照文章形式,又有表达的切身经历内容的认识,在习作时,他们就能模仿地把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写出自己与课文形式相仿的作文来。

猜你喜欢

田野形式样本
希望的田野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希望的田野上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