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士德》及其现代性内涵探究

2013-08-15王维雅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浮士德歌德斯特

王维雅

(商洛学院 中文系,陕西商洛 726000)

十八世纪的西方社会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新旧力量之间的碰撞十分激烈。而启蒙运动正是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上升和发展及其向封建阶级夺取政权、逐步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思想上作好准备。德国的文学巨匠歌德(1749—1832)的创作就是紧密结合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变革,特别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之作《浮士德》就是通过主人公浮士德个人的体验、追求和探索,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加以艺术地概括,并根据十九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进行了展望。

文学史上关于《浮士德》的研究著述很多,韦勒克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中说:“歌德的著述可以放满一间藏书室,而关于他的著述则可以充塞一间更大的藏书室。”[1]关于《浮士德》,中外研究者涉及最多的内容,就是作品中所提出的“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难题”,这也是作品的主导精神和主要问题,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浮士德》成为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精彩总结,也使得它具有了超越传统的非凡意义,成为西方社会“近代人的圣经”。

“现代性”概念自产生以来,随着时代的演变,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并且逐渐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其具有了多元多样性以及不断自我否定的矛盾性特征。从“现代性”意义的种种阐释来看,虽然学者们在看法上有所不同,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它的时间意识。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现代’一词在欧洲被反复使用,尽管内容总是有所差异,但都是用来表达一种新的时间意识”[2]。这种时间意识是对广义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辩证关系的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认识。现代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使得它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就形成了它内在的矛盾性,即利用理性精神,在反思和自反中取得进步,永不停滞地追求新生事物。而《浮士德》作为一部人类灵魂与时代精神的发展史,其中针对人类存在的困境、人性发展的悖论所提出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生命应该在追求与超越中获得升华的“浮士德精神”正符合现代性的种种特征。《浮士德》通过对西方古典精神的反思和超越形成了诸多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因素。

一、浮士德的追求历程及其“浮士德精神”

宗白华先生在谈到歌德及其《浮士德》的时候说:“近代人失去了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谐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着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的伟大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论》中,称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这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为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解决其问题,指出解救之道。所以,有人称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3]

西方人摆脱神性束缚,得到个性解放和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歌德的《浮士德》正是通过主人公浮士德几个阶段的不同追求,展示出人类是怎样摆脱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克服一切内在和外在的矛盾,不断探索新的生活道路,追求生命的最高意义和价值。浮士德是从但丁到歌德,长达五百年的人性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同时又是未来文学精神的象征。

浮士德作为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人”,是人类现代精神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以美的瞬间停止全部人生追求时间运动”,“成为审美与现代性本体性关系的经典象征。”[4]

人类追求自我的过程是漫长而又曲折的,浮士德在魔鬼梅菲斯特的引领下经历了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五个不同阶段的追求:走出中世纪的书斋,是对中世纪僵化的知识的一种否定;接着体验到了甜蜜的爱情,却仍然无法满足,因为个人情欲的满足并不是人生的最高意义;去参与政治,以获得权力来为封建王朝服务,但是在腐朽的封建帝国却无法体现自己的真正价值;于是回到古希腊,企图在古典美的王国之中去求解人生的困惑,但是优秀的古代艺术却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人类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浮士德在自己所建立的创造事业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被忧愁吹瞎双眼后,他在对自己所建立的事业的美好憧憬中得到满足。浮士德在这样一个从“小世界”向“大世界”迈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我,获得一次次新的追求目标,寻求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魔鬼梅菲斯特说:“我只知道,人类是怎样在把自己折磨。”又说:人类在获得理性并“滥用”之后,就“变得比任何野兽还要残忍”[5]9。这里的“理性”并不是指十八世纪的启蒙理性,而主要指的是人类思考的能力。人类的思维能力使人区别于野兽,但是也给人类带来了灾祸,使人“比野兽还要残忍”。作为“恶”的代表的梅菲斯特是从消极的一面对人类的生活和追求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人类的追求是毫无价值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徒劳一场。但天主却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并以浮士德为例来反驳梅菲斯特,他认为不断追求、永不满足是人类的本性。那么究竟人类是善还是恶,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避世?双方以此为赌赛的内容订立了赌约并且都对最终结果抱有自信。

在中世纪的夜晚、中世纪的书斋中,年过五十的浮士德博士正在进行着痛苦的思想斗争。他长期研究中世纪的学问,虽然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却于事无补,烦恼无穷。哲学、法学、医学、神学,浮士德对这些都已刻苦钻研,可是仍然无法了解生命的本源和宇宙的奥秘。于是他利用魔术求助于地灵,地灵向他揭示了自己的奥秘,他却不能理解。于是,浮士德对自己现有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厌倦,甚至想以自杀了结一生。这种自杀的念头,并不是由于悲观厌世,而是不满足于现状,想去追求一种新的生命状态的热切渴望。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强烈的不满足,一种使人能够区别于动物的本能。

这时的浮士德处在精神上的黑暗之中,他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于是便去寻找死亡。这反映了启蒙时代的人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强烈追求。在启蒙时代,现代理性取代了神性束缚,人类摆脱了宗教的桎梏,重新获得个体的自由与活力,去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

正当浮士德举起毒酒意欲一饮而尽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响起,又燃起了他生命的欲望。为了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他打开《新约·圣经》,试图把它翻译成“心爱的德语”。《新约·约翰福音》第一句有“太初有道”,浮士德试图掌握它更为深刻的含义,将它从“太初有言”改为“太初有意”,最终译为“太初有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世界本源的见解。此处的“为”就是实践、行动,旨在表明人生存的意义就在于要去行动、去实践,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梅菲斯特觉察到浮士德的这种痛苦和矛盾,于是来到书斋中,与浮士德定下赌约:魔鬼供浮士德驱使,引领浮士德去游历世界,一旦浮士德感到满足,对某一瞬间说出“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吧!”这时他就倒地死亡,他的灵魂即归魔鬼所有。浮士德明知追随魔鬼会有坠入地狱的危险,但是仍然不顾一切地答应了魔鬼的提议。浮士德在魔鬼梅菲斯特的引领下经历了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五个不同阶段的追求。

僵化的中世纪神性统治的知识使浮士德感到厌倦,又不满足于情感欲望的实现;欲从政以实现抱负,但是愚昧的封建君主和腐朽的封建王朝却无法满足他;于是就从古希腊的文化艺术中去追寻,古希腊自由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让他感到身心愉悦,但是古代的文化精神终究不能解决现实的矛盾,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最终也只是一片虚无;最后在自己开天辟地的事业当中,在同样虚无的“自由”中得到满足。浮士德的追求过程,经历了从自我的“小世界”到社会的“大世界”,从“小我”到“大我”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追求人生的最高限值的奋斗过程。浮士德最初是以自然欲望的满足为推动力去不懈地追求,逐渐提升到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寻求。正如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人的最低的生存需要是生理需求,而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不断向更高的需求进步的时候,只有还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他的行为,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浮士德的追求经历就是体现了这种需求层次,人类的追求正是一步步向更广阔的天地、向更高的境界攀升。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类只有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才能不断地在新的目标和理想实现的瞬间得到满足,得到“自由”,达到一种情感的“高峰体验”。浮士德的目标就是不断地去体味、永不满足地追求新的生活目标,以此来寻找一种人类精神的全方位的体验。

“智慧的结论”告诉人们:人类必须不断地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终能获得“天使的拯救”。“要每天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做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者。”这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即“浮士德精神”,这是启蒙时代西方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追求一种使有限生命能获得无限的可能性;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真理,自强不息,重视实践和现实。“浮士德精神”的宗旨是不断否定自我,不断向更远的目标、更高的境界攀升,它是无休止地面向未来的,不停滞于当下的,这正是现代性变动不居特性的最好表达。

自强不息、永不满足现状,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追求真理,重视实践和现实,这就是“浮士德精神”,也就是“歌德精神”。浮士德在此是作为整个人类的象征,“浮士德精神”是现代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追问和对生命价值的寻求。浮士德的追求过程是永远面向未来的,不停滞于当下的,是一种具有现代性典型特征的精神追求。浮士德的目标就是不断地去体验、永不满足地去追求,“现代性的变动不居性所呈现的乃是愈益加速的时间之流与现代人永不满足停滞的心灵追求。”[6]“浮士德精神”的目标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它是无休止指向未来的,是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那么它就具有了典型的现代性思想。

“现代性及现代时间要求对‘现在’的直观必须转换为对‘未来’的追求。作为现代性气质象征的浮士德以灵魂生命为赌注的誓言正是:‘如果我对某一瞬间说: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那时,就让时钟敲响,……让时钟停止,指针垂降,……我一停滞,就变成奴隶。’因而,现代性心性气质依托现代时间方才确立。一个‘现代人’首先‘拥有一个未来’(有前途),从而才振奋前赴,才有理性筹划,才永不停滞地不断追求新生事物(浮士德因而被公认为‘第一位现代人’),才以准时为信用和道德。”[7]浮士德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不断迈向更高的目标,正是这种现代性特征的体现。

二、《浮士德》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浮士德》是一部思想深邃的作品,歌德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具有异于常人的敏锐眼光。他不仅看到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衰败的命运,同样也观察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理想,这是歌德对事物的辩证认识。作家对社会发展的状况有着深刻的观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面对新制度没有陶醉于其所取得的成就中,而是对现实有着冷静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8]作为现代性核心理念的启蒙理性首先具有一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尤其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更是以其对自身的批判和反思而著称。

启蒙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和发展时期,西方人在摆脱了漫长的中世纪的宗教阴影、获得了理性知识之后,对自身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相信自身有足够的力量去创造一个新世界。浮士德作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于探索宇宙奥秘、掌握真理充满了信心,但也对这一历程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思考。

作家首先否定了黑暗的中世纪给人们精神上所压负的重担,浮士德在书斋中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反思、对中世纪四大学科的否定就表现出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否定;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订约后,青年学生登门拜访,梅菲斯特假扮浮士德对中世纪的几大学科也进行了嘲讽。所以,歌德借浮士德和梅菲斯特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世纪的伪科学作了批判和否定。同时,也劝导人们应该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当中去,脱离实践的一味的死读书是找不到人生真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理想之道。

同时,歌德对封建王朝的腐朽和封建君主的昏庸也进行了辛辣的批判。离开书斋之后的浮士德和梅菲斯特,首先来到了一家酒店。在这里,梅菲斯特所唱的“跳蚤之歌”,就是对封建诸侯小邦的国王们昏庸的宠臣政治的抨击。此外,对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贪婪也进行了揭露和讽刺。浮士德为了接近玛加蕾特,让梅菲斯特弄来一盒首饰放入玛加蕾特的柜子里。玛加蕾特看见这些漂亮的珠宝后,就告诉了她的母亲。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玛加蕾特的母亲对这突然降临的珠宝感到恐惧,心里感到很不安,于是就请来了一位教士,教士收去了全部的首饰,没有任何客套,只是对母女二人空许了一番天赐恩福之类的话。在此,歌德再一次借梅菲斯特之口讽刺教会的贪得无厌:教会是爱财的,外表却是道貌岸然,真是伪善之极!

纯真的少女玛加蕾特爱上了浮士德并以身相许,为爱不顾一切,愿意承受这场爱情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她的不顾一切不仅给她个人、也给她的家庭带来了毁灭。封建的伦理道德让她的精神上背负了沉重的负担,而让她全心付出的浮士德又无法满足于这种爱情的甜蜜和幸福,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浮士德自私的情欲满足造成了玛加蕾特的悲剧。浮士德虽然也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情欲战胜了理智。他去营救玛加蕾特也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而没有想过要用同样“善良的痴心”去从精神上拯救她。而玛加蕾特更是逃脱不了良心上的谴责,她处在宗教的重压之下,觉得自己是有罪的,要去接受应有的惩罚。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的玛加蕾特成了旧的封建势力和新兴资产阶级双重力量的牺牲品。在此,作者不仅对封建宗教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的精神重负加以揭露,对封建伦理观念加以批判,也对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私利己进行了谴责。

浮士德的政治追求中更是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封建王朝的没落和封建君主的昏庸。“国务会议”上,各个大臣先后诉苦,向国王汇报国内各部门的混乱与不景气就是对这个帝国内部的种种社会矛盾的暴露,但是封建君主面对这样的局面却并不急于去解决,仍然不忘自己的奢华享乐,甚至要求浮士德把古代美女海伦和引诱海伦的帕里斯的阴魂召来以供他消遣。由此作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歌德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梅菲斯特远航归来,对自己的航海经历做了这样的描述:“战争、贸易和海盗行径本是三位一体,要把它们分开,一定不懂得航海的奥秘。”[5]20歌德在这里描绘了资本主义在进行原始积累的最初阶段的残酷性:“不择手段,只求实惠”。老年夫妇在向旅客介绍海边的荒滩是如何变成了良田的时候,说:“大白天,奴仆们又是镐又是锹,一下一下,空忙一阵;可是夜间灯火通明,大堤次日即已告成。一定是用活人流血献过祭,怪不得夜间响起了痛苦的呻吟;火浆流到了大海,明天就有一条运河可以航行。他不信神,他贪得无厌,想占有我们的茅屋,我们的丛林;他装腔作势,冒充我们的邻居,我们也只好俯仰由人。”[5]417-418这说明为了浮士德的“事业”,很多人付出了血的代价,甚至牺牲了生命。历史上很多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都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由于老年夫妇的小屋和林园在他的视野之内妨碍了浮士德的进度,于是他让梅菲斯特带人去把这对老年夫妇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梅菲斯特却使用暴力来达到目的,致使无辜之人丧生,而造成这一惨剧的正是浮士德“一统天下”的想法。歌德以敏锐的观察力看到资本主义在发展初期就暴露出其罪恶的一面,这是歌德高于同时代作家之处。

以上种种说明作家对旧制度的腐朽、新制度的不理想都有着深刻的观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他面对新的制度充满了忧虑。世界虽然美好,但美中总藏着丑恶——这是歌德对事物一种难得的辩证认识,同时也是作家对社会的一种反思。作为启蒙精神当中所孕育的批判意识,是现代性观念之一。现代性就是一个反思性的过程。吉登斯甚至认为,“现代组织的特征不在于其规模或其科层制的品质,而在于受其认可和必须承担的集中式的反思性监控(reflexive monitoring)。”[9]作为启蒙文学代表的歌德在《浮士德》中同样运用现代性的批判力量来观察审视社会,不仅看到了没落的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和堕落,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就已经看到了它的阴暗面,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对自己正在经历的现代生活的一种深刻的思考。

总之,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性所传承下来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在《浮士德》之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对现代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思考是其主要表现。

三、结语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人”,浮士德几个阶段的不懈追求代表了现代社会人类不同层面的生存体验。追求不息、奋斗不止的“浮士德精神”体现了现代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追求,这种追求目标并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变动不居的,是不停滞于当下、无休止地面向未来的,它蕴含着一种对永恒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浮士德》的现代性典型特征。同时,歌德在作品中又通过对封建力量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怀疑与批判对“现代人”所处的现代社会生存境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考察,由此表现出了现代性来源于启蒙理性的鲜明的怀疑与批判精神。《浮士德》不仅对当时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深刻而又广泛的考察,而且也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欧洲“现代人”不断追寻的问题——关于人类的前途和未来,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浮士德》与现代性不仅同源于启蒙理性,而且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以及对社会、人类生存矛盾的考察和认识上,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它的内涵正如现代性概念内涵本身一样会随着时代的演进,在不同的时代环境当中生发出更高更广的价值与意义。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M].杨白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65.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两个传统的回顾[M]//哈贝马斯.后民族国家结构——哈贝马斯文集.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8.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6.

[4]尤西林.审美与时间[J].文学评论,2008(1):77-81.

[5]歌 德.浮士德[M].绿 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6]尤西林.人文科学与现代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

[7]尤西林.现代性与时间[J].学术月刊,2003(8):20-33.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4.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35.

猜你喜欢

浮士德歌德斯特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浮士德》(书影)
歌德的书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越努力越幸福
越努力越幸福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