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汉语同义词的产生之因

2013-08-15王彤伟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义位同义相似性

王彤伟(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4)

对于“什么是同义词”以及“同义词之同的范围”等问题,普遍都认为:同义词之同的范围应当限制在义项的某一个义位上。然而,在这“一个义位”的范围内,到底“为什么会产生同义词”、“同义词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词的产生是一个客观层面的问题,而将词中的某些成员聚合出一个个同义词组却属于主观层面的问题。简言之,词语是客观的存在,而是否同义却更多地属于主观的认知。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再反观以往人们所作的关于“同义词产生之因”的探讨就会发现,以往的研究者常常把“词的产生”和“某些词为什么会成为同义聚合的成员”两个不同的问题混在了一起。“同义词的产生”本来应该讨论“为什么某些词会被看作一组同义词”,这一问题却往往被曲解为讨论“同义聚合中的成员在被聚合前是怎样产生的”,即相当于在讨论“词的产生”。

比如,周文德先生在《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原理探微》中,通过对《孟子》同义词产生途径的分析来探讨上古汉语同义词产生的一些原理。文章认为,同义词的产生受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制约。内部因素主要是词义运动而产生同义词,指多个词的引申系列在某一点上出现偶然的重合,由此造成多个词包含某一相同的义位,从而形成同义词。赵学清先生在《韩非子同义词研究》中把《韩非子》单音节同义词的形成原因和途径总结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本义相近而形成的同义词,如‘墙、垣’;词义变化而形成的同义关系,如‘贫、穷’;新产生的词与旧词构成同义词,如‘瘦、’都是战国晚期出现的新词,它们与原有的‘瘠’构成同义词;方言词进入通语而形成的同义关系,如‘舟、船’;由于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同义词,如‘赏、赐、予’。”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逐渐意识到在“同义词产生的原因”这一问题上,以往的许多讨论都流于分析表象,缺乏真正的对内部原因的探讨。如,徐正考先生在《论衡同义词研究》中谈到:“人们对同义词产生、来源的论述往往着眼于‘新词与旧词形成的同义词’、‘新词与新词形成的同义词’、‘旧词与旧词形成的同义词’、‘方言与通语形成的同义词’、‘由同源词形成的同义词’等方面,这都仅仅指出了某些现象,严格说算不上是同义词产生原因的探讨。”接着,他将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联想因素三大方面以及社会文化伦理的影响等。客观原因指“客观存在的相似与差异为人们用不同的词来表示提供了客观依据。”主观原因主要在于修辞的需要导致新同义词的产生。联想因素主要表现为以借代和引申的方式创造同义词。这些论述尽管涉及到了问题的症结,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在原因的探讨上仍然属于对“词语的产生”的探讨。

其实,在最早提出汉语同义词问题的《语法修辞讲话》中,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已经说过:“有些词看上去差不多,一般称为同义词。”他们认为,同义词其实是个“看上去”的心理认知问题。简单地说,同义词产生的终极原因在于人们的认知,客观事物之间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只提供了构成同义的可能,而现实语言中是否真正构成了同义关系还得依赖人们的认识。也就是说,凭借认知经验,如果一些义位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这些义位就可能被认知者归纳成同义聚合,这些聚合中的成员就成了同义词。正如我们在《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中所总结的,同义词就是基于“认知经验的相似性”而归纳出的横向义位聚合中的成员。探讨同义词的产生之因,就是要探讨同义词为什么会“同”,也就是为什么会被聚合在一起。

词义在认知经验上的相似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义位的来源紧密相关。因此,要认识这些相似性还得首先回顾一下意义之源。对于义位的来源,张志毅等先生认为,“义位是由范畴、表意、指称等多元素形成的最基本的语义单位,它反映着语言主体对物的社会化的一般的(主要是最显著的可感特征)认识和理解,其中包括对物的切片及切片之间的关系。……总之,义位反映着语言共同体对物的理解。义位跟音节匹配成词,是自由的最小语义单位,由义值(基义加陪义)和义域组成。”随后,他们提出义位来源于三界,即“客体世界、主体世界、语言世界。”客体世界这一因素或内容表现为,词或义位跟客观事物有某种对应性。主体世界也即精神世界,因为有了这一来源,义位中就必然含有了主体因素,即精神内容。之所以认为语言世界能成为语义的来源,是因为命名(名称)既给出一个或一类事物在客体世界或主体世界整体中的相应位置,又携带一个或一类事物进入语言世界并选择了语言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也就是说,词无论是处于组合状态,还是聚合状态,词以及其要素价值都受制于语言结构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性。我们认为,决定同义与否的“相似性”,正是在这三种来源中由于认知而得出。也就是说,相似性是同义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义位形成的三个来源和途径中由认知而产生。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同义词产生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所指客体同一而聚合出同义词

我们从前面所说的义位来源中已经知道,客体世界这一因素或内容表现为词或义位跟客观事物有某种对应性,由此,对于相同的客观事物,如果人们的认知视点或方式不同,就会出现异称词。向熹先生在《简明汉语史》中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命名,造成多种同物异名的现象”在进行词义聚合时,人们常常会因为词义所指相同而而认为这些词具有同义关系。

如,“布衣、平民”都表示普通百姓,“布衣”从其外表着装认知,“平民”从其社会地位认知。“青蛙、田鸡、水鸡”都指青蛙,“青蛙”这一名称源于它外表呈青绿色、能发出“呱呱”的叫声,因为它生活在田间、行动起来蹦蹦跳跳,所以又称“田鸡”,因为它属水陆两栖动物、能生活在水里,所以又叫“水鸡”(厦门、潮州)。这是汉语的例子,不同的语言里也有同样的情况。如“火车”,汉语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其早期用火烧水产生的蒸汽作动力;日语却把认知的重点放在了蒸汽上,所以称其为“汽车”;英语中因为它有一“串”车厢,所以叫train。再如雷声,汉族人感受为“隆隆”,英国人感受为rumble,法国人感受为roulement,德国人感受为grollend,各自以自己所感作为其名称。

这类当中还包含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即某些事物和动作自古至今都存在,不过由于语言的变化,其“能指”(称代的名称)从古至今发生了变化,如果人们认识到这些名称的所指实际上是同一的,就会认为这些词具有同义关系。如“木-树”“眄-斜看”“衣-著-穿”等。

2、由于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而聚合出同义词

客体不同,用以称代它的词本不会被聚合为同义词,但是如果两个或几个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与之相关的义位就可能被认为具有同义关系。也就是说,两种或两种以上本质不同的事物,由于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其相应的词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同义词。这种相似性至少又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客观事物相异而外形相似。如“鲸、鱼”,分别为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却因其外形相似而常常被看成同义词。

(2)客观事物相异而内涵、性质相似。比如“名、字、号”常被看成一组表示“人的称呼”的同义词,“囊、橐”常被聚合为一组表示“盛物袋”的同义词,它们实质本不相同,却分别因其内涵、性质相似而被看作同义词。再如“肌、肉”“园、囿”“皮、革、肤”“寺、庙、观”“沐、浴、洗、澡”等都是这样。

(3)客观事物相异而功能、作用等相似。如“冠、冕”尽管形制、性质不同①,但在作为头饰物方面有相似性,因而被看作同义词。“、辖”本是不同的插销②,因其作用相似,而被看作同义词。再如“冢、丘、墓、坟”“行、步、趋、走”等都是这样。现代汉语中,许多同类器物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称呼,这些不同的名称也可能被聚合为同义词。比如北京话把对半剖开的葫芦叫“水瓢”、福建建瓯话把按节锯开的竹管叫“水管”,陕西城固话把半个葫芦或整木雕出的水瓢叫“水马勺”(马者言其大),这些事物形制不同、名称相异,但是因为功能相同(都用以舀水),所以可被聚合为同义词。

3、由于主体对事物或事理在认知上的相似而聚合出同义词

这一方面是对上述“由于客体相似性而出现同义词”从另一个角度的关照;同时,另一方面,对于本质完全不同、也没有什么相似性的事物,其相对应的义位本不应该聚合在一起而成为同义词,但是由于主体在认知经验上觉得这些不同的事物或事理之间有相似性,也可能把这些义位归纳为同义词。如“头绪、眉目”本为不同的具象,由于都被主体认知为“纷繁复杂的事物的纲目”,因而成为同义词。“狗腿、爪牙”具象也不同,由于都被主体认知为“帮凶”,也被看作同义词。“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积土成山、集腋成裘、集沙成塔”,尽管工具和形象不同,但主体认为它们可以表达相似的道理,从而成为同义词。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漏洞、破绽”“进退两难、骑虎难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等。

4、由于组合能力的相似性而聚合出同义词

虚词尽管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如果在组合关系中具有相似的能力,也可能会被看作同义词。如“和、跟、同、与”“悉、举、俱、皆、咸、尽、并、共、都、同”“反而、反倒”“也许、或许、或者”都属虚词,由于具备相似的组合能力,就分别被聚合在一起成为同义词。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词可能临时具有某种意义,如果认知者认为这种意义与别的词在这个义位上具有相似性,也会聚合出同义词,这就是所谓的“临时同义词”或“语境同义词”。如《诗经·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天在其静态的储存义中本来没有父亲之意,这里,在义位的动态组合中以临时义和“父”构成了临时同义词。

综上,同义词之“同”指的就是上述所及的几类相似性。共时状态下同义词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哪些义位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语言中如何运用、对语言又有什么影响等。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同义词之同、同义词的产生理据以及同义词之异。

了解到同义词产生的源头在于心理认知中产生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比如,同义词研究中经常出现此人构拟的同义词组被彼人否定的情况,现在我们知道,认同与否的深层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心理词汇表”中存在着感知经验的不同。也正由于此,由不同人编纂出的同义词典,必然会出现构组收词不同的情况,我们完全不必厚此薄彼。相反,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根据其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程度,编纂收词构组不尽相同的同义词典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注释:

① “冠”是成年人束敛头发的发箍,“冕”是大夫以上显贵者由延板和串毓组成的冠。(见王凤阳《古辞辨》,153页。)

② 輗,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处的活销;辖,车轴两头的金属插销,用以挡住车轮,不使脱落。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3] 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4] 王彤伟.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45-148.

[5] 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 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 张志毅等.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 赵学清.韩非子同义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 周文德.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原理探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0):104-109.

猜你喜欢

义位同义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浅析英汉词语搭配研究现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义位函数理论的共时与历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