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

2013-08-15史秀娜才曙光

河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温差水化要点

史秀娜 才曙光

(1.沈阳广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3;2.辽宁宏缘商业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4)

随着现代化城市高层建筑工程或大型工业精密设备对混凝土稳定技术要求的提高,我们开始逐渐研究大型结构基础和主体结构,于是大体积混凝土以其无缝、大体积的优势在工程中备受关注。然而大体积混凝土因其体积较大,在浇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下面我们就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做以简介。

1.大体积混凝土

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各国对其定义有着不小的差异。我国国标GB50496-2009将其定义为: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我国行标JGJ55-2000将其定义为: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米,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1]下面我们就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作以进一步的介绍。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有着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施工条件复杂、水泥水化热大等特点。大体积混凝土可用于浇注量可大于100平方米,且长、宽、高任意一边不小于1米。所以它常被用在如高层楼房基础、水利大坝和大型设备基础等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最大缺点就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释放较为集中,内部温升快,且有时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使其泵送性能、坍落度、和易性、水化热产生量和时间满足工程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专门对其温度控制技术、浇筑施工技术、振捣方法和养护方法做以简介。

2.1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关系到其裂缝的形成,所以非常重要。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制流程来说,首先要尽量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可采用对拌和物送冷风进行冷却或是加冰拌合的方法,使其温度被控制在6℃左右;其次是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合适的时间进行浇注,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外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值不超过25℃;再次是要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无设计要求时,一般可采用如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方法,将温差控制在25℃以内。

2.2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

在浇筑施工前要与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提前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并确定合适数量的罐车以及运输路线等。同时要尽可能避开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如夏季施工时将浇注施工安排在夜间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在浇注时应避免纵向施工缝,以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剪性能。

浇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确保振捣均匀,以达到表面泛浆为标准。其振捣的间距要均匀,通常以振捣力的波及范围的1/2为重叠范围进行振捣。浇注后,要将表面压实、抹平。[2]

2.3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方案应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首先在浇筑过程中另混凝土自然流淌并形成斜面,然后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从浇筑层下端开始振捣且逐渐上移振捣棒。如果是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要确保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砼浇筑,同时要在振捣上层混凝土的过程中,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公分左右,以使上下层混凝土更好的结合。

2.4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首先要依据混凝土性能和施工状况来确定保温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厚度,用以在混凝土开始降温时稳定其表层温度,同时可以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两种养护方案,其一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同时覆盖一层约3cm厚的防水岩棉被,这种方法保温性能较好、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可减慢降温速度,但降温速度慢、养护时间长。其二是蓄存2cm-12cm的水进行养护,水的深度可随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增减。除此以外,还要不定期对大体积砼表面的裂缝状况进行巡查,并分析鉴定此类裂缝对大体积砼强度的影响,出现严重裂缝现象时要上报以制定解决方案。

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通过施工实践,还有许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现将常用的部分施工要点概括如下:

(1)混凝土拆模条件。混凝土在实际温度养护的条件下,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且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最低温度差在25℃以内,同时可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不超过9℃以上的,可以进行拆模。

(2)混凝土的拌制方法。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确保计量准确,并使用相应的方法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拌制后的塌落度。如在混凝土级配中采用双掺技术,掺加一定量的减水剂和Ⅰ级磨细粉煤灰,用以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粘塑性,同时也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选择低水化热水泥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降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开裂的可能性。[3]

(3)裂缝补救措施。当砼构件出现裂缝时,应对裂缝性质进行判别。经监理、设计方同意后,依裂缝情况选取相应补救方案。如表面性裂缝可采取表面封闭方法,贯穿性无害裂缝可采取化学灌浆方法。

通过以上对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的介绍,使初学者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部分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其对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1]尹立宪.《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刘辉,鲍可庆.《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5.7

[3]杨玉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山西建筑.2005.31

猜你喜欢

温差水化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累托石层间水化膨胀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