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集散控制思想的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

2013-08-15赵鹏

河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总馆分馆校区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许多高校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优势互补,通过合并或者重组成为了多校区大学;另一方面,招生数量的增长,新专业的增设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旧有的校区资源已无法负荷,大多数高校选择了在市郊等人口稀少的地区开辟新校区而形成多校区。多校区办学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也从过去单一校区办馆,逐步转变为多校区办馆。多校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1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

1.1 多校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多校区办学和办馆使图书馆的馆舍规模扩大,藏书量增加,图书专业结构拓展,文献资源体系更加全面,系统和多样化。但同时,也产生了包括管理模式,文献资源的分散和重复,电子资源的管理和共享,跨校区借阅,人员分配和经费不足的等问题。而其中管理模式是这些问题的根源。

1.2 总分馆管理模式与集散控制思想的引入

多校区办馆模式包括一馆制模式,独立馆模式,并列馆模式和总分馆模式。其中总分馆模式即在师生人数,专业数最多的校区(通常是校本部)设置总馆,在其他校区设置分馆,这种模式有利于精简机构,统一调配,对合并馆的改造及新馆的建立都十分有利,当前采用也最为普遍。总分馆的管理模式与其它办馆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具体建设仍然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人员,资源,资金如何管理和分配,资源如何达到共享,总馆与分馆,分馆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调整和磨合,从而找到一个最适合本馆的模式。总分馆的理念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集散控制系统的思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可将集散控制思想引入到总分馆建设的方方面面之中。

2 集散控制系统

2.1 集散控制系统的含义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式控制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中。

2.2 集散控制系统的构成

集散控制系统总体来说都是由三大基本部分组成,即分散过程控制装置部分,集中操作和管理系统部分,通信系统部分。

分散过程控制装置,是集散控制系统与生产过程的接口,直接控制生产工具操作进行生产并实时采集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其特征是实时性强,独立性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高,且需适应恶劣的工业生产过程环境。

集中操作和管理系统是人机界面,它集中各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的信息,通过监视和操作,把操作命令下达各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信息量大,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人机界面,容错性好。

通信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实现集散控制系统各级之间,以及与外部的通信。为实现正常通信,要求通信系统有较好的开放性,兼容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

集散控制系统与其它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很显著的优点,如系统构成灵活,操作管理便捷,控制功能丰富,信息资源共享,安装调试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等。它既实现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的集中,又实现了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因此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集散控制思想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集散控制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管理的集中和功能的分散,即“集散”思想或称为“统分”思想。而将这一思想应用于高校多校区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和管理中,则可解决许多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职能与人员统分

从党政,行政职能方面看,书记和馆长处于集散控制系统中“集”的最顶端的位置,相当于集中操作和管理系统的主机,对整个图书馆党政,行政和各项业务进行宏观的指导和调控,将各部门上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汇总,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各部门来执行。各部门工作人员相当于分散控制部分,负责图书馆方方面面的具体事务,并将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反映给馆领导,不断地对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工作对象的不断变化和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办公室人员和各部门主任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兼任着“通信系统”的角色,负责上下信息的传递以及图书馆与外界的联系。

从总分馆之间的关系来看,将人员整合和重组之后,大多数行政人员及办公室,技术部门,图书和期刊的采编加工部门,电子资源的建立和维护部门,信息服务部门均集中在总馆办公,使总馆成为整个图书馆系统的管理核心。而分馆只需要少量负责流通和阅览的管理人员进行分散服务,以满足分校区的师生需求,馆领导和技术部门的人员可定期到分馆处理问题即可。许多工作分馆不需要重复去做,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也易于统一管理。

3.2 资源管理的统分与共享

纸质资源方面“统一采编,分散借阅。”一般总馆所在的校区师生人数,专业类别都是最多的,因此,总馆的纸质资源也是最多最全的,而分馆的纸质资源则根据所在校区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数量有所侧重。图书的采集,编目和录入工作都可统一在总馆集中进行,优化配置后再分配到各校区。这样一方面使文献构成更合理,避免了套路、分类、书目校对等方面的重复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使图书编目管理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文献编目的质量,保证文献排架的整齐,方便读者借阅,也有利于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的识别。文献资源分配到各分馆以后,需要各分馆的工作人员分别进行上架和管理工作,供读者借还和阅览。进一步还可购置自助借还书机,分散放置于食堂,宿舍等人流密集区,更加方便读者。

电子资源方面“统一维护,分散使用。”电子资源购置或建成之后,或存放于总馆机房的服务器中,或直接远程登录数据商的网站,读者只需点击图书馆主页的链接,便能访问。将各校区网络通过VPN技术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并将各校区的IP地址段录入服务器或提交给数据服务商,在学校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就都可访问和下载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通过相关人员统一的管理和维护,保证服务器和网站正常运行,读者便能随时随地使用这些电子资源。

3.3 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统分

现今的图书馆离不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若多校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互不一致,会严重制约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协作与资源共享,极易产生不兼容现象,造成业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上使用不便,校区间的通借通还无法实现,文献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多校区图书馆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选用一个功能全面,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来使用。各校区的系统通过网络相互连接,数据实时传递,工作人员及读者均能通过该系统查询到任意一个文献资源在所有校区的馆藏情况和借阅情况。

另一方面,不同的分馆和不同的部门所需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是不同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各使用账号分配不同的权限,即像分散过程控制装置一样,在不同的岗位各司其职。这样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只需掌握自己工作相关的那部分系统操作即可,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性,减少了由于误操作而对他人的工作甚至整个系统带来的破坏。

3.4 服务理念的统分

信息时代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的职能逐渐由典藏机构向服务机构转变。图书馆服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即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无论是总馆还是分馆,都应遵循这个理念为读者服务。同时根据各个分馆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具体的服务细节,形成完善的服务机制。具体到每个工作人员都应遵循这个服务机制,特别是与读者直接接触的岗位,处于图书馆对外服务的重要“接口”位置,更应不断提高业务和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整馆服务水平的提高。

3.5 信息传达的及时与准确

此外,图书馆总分馆间的联系应像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系统那样有较好的兼容性,稳定性和实时性。这就要求从网络到电力,从硬件到软件,从运输到编排,从管理到分配,从问题反馈到信息传达的多重保障。

总之,基于集散控制“统分”思想的多校区总分馆管理模式,是适合大多数高校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开启了新的格局。

[1]张良辉.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13-15

[2]田中雨.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32-40

[3]何衍庆,黄海燕,黎冰.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M].3.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6

猜你喜欢

总馆分馆校区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