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

2013-08-15苟红英

山西建筑 2013年10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沉水植物居住小区

苟红英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10)

住宅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

苟红英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10)

针对住宅小区景观用水必须采用非传统水源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微污染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和水体修复技术与实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一套含自然充氧、构建生态驳岸、物理过滤、投加化学药剂等在内的水质保障技术,并对景观水体日常水质保障提供管理建议。

景观水体,水质保障,非传统水源

1 概述

随着亲水环境的居住小区得到住户的青睐,景观水体的设计正大量涌入城市居住小区。根据GB 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中4.1.5条“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的限制,再生水、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将作为景观水体的水源[1]。

由于居住小区的景观水体多为封闭或者半封闭水域,由于水域环境容量有限,水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不能为居住小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甚至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因此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已成为如今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的一大难题。

2 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技术

景观水体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N,P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引起藻类和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主要是为了控制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控制手段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

2.1 物理方法

1)湖岸整治。由于初期雨水含有的污染物较多,一旦排入水体,对景观水体的水质污染较大,因此为了截留初期雨水,一方面可在水体四周构建生态湖岸或绿化带拦截初期污染物,另一方面可在硬化湖岸的四周修建引水暗沟,将初期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系统。2)曝气充氧。曝气充氧分为自然跌水和机械曝气两种方法。结合水景内的各种造型,如自然跌水、水车、喷泉等实现水体的流动,从而为水体自然复氧创造条件。3)机械过滤。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去除源水中的部分悬浮物、漂浮物、有机物质和藻类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该方法可结合杀藻剂和混凝剂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由于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材料,加上过滤的过程中大量的微生物及有用的藻类也被一并去除,影响了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因此多适用于小面积水景的水质保障。

2.2 化学方法

利用凝聚沉降原理,向水体中投加混凝剂,如明矾和聚合铝盐等,混凝剂分解的阳离子与水中的营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并定期对池底清淤的方式保持水质。该方法见效快,但由于化学药剂的成本较高,在投加化学药剂的同时也会对水生动物和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化学方法多用于水体污染的应急措施。

2.3 生物方法

1)构建生态湖岸带和人工浮岛。对于有条件构建生态湖岸带的水体,可在湖岸边堆砌卵石拦截雨水,并种植湿生植物,形成人工缓冲带拦截雨水冲刷带来的污染物。对于硬化湖体,可采用人工浮岛的方式,选取根系发达、纳污力强的植物组成小型生态结构,特别针对城市景观水体中有机物及氮、磷等营养盐浓度较高的特点,强化了这些植物的耐污和纳污能力。

2)水生植物的种植。湖体中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滨水植物,利用植物和基质的吸附和接触氧化作用净化水质,同时水生植物定期收割后还可以作为燃料和饲料,实现了良好的循环利用。挺水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常分布在水深约0.3 m~0.6 m的水域内。植物的根茎能吸收水和淤泥中的营养元素,通过吸收竞争抑制藻类的繁殖。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蒲草、风车草、莲、水芹、茭白荀、荷花、香蒲等。浮水植物是漂浮于水中生长或根固定在水底、叶浮在水面的水生高等植物,多分布在水深小于0.3 m的水域内。由于浮水植物的根茎也可吸收水体的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常见的浮水植物有:浮萍、睡莲、凤眼莲、满江红、槐叶萍等。沉水植物是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活的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等。针对富营养化的湖泊、湿地,可采用每年有计划地收割沉水植物的方式转移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沉水植物生长与光照、水域透明度密切相关,因此多分布于0.6 m~1.5 m的水域。滨水植物多生活在水陆交界的自然过渡带,它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为湖岸营造生态护坡,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双重作用,吸收和净化进入水体的水质。滨水植物的栽培不仅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还应满足水体自身的景观效果。常见的滨水植物有垂柳、水杉、湿地松、吉祥草等[3]。

3)水生动物的放养。利用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摄食水中的污染物质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蚌类、螺蛳和滤食性鱼类等均可摄食水体中的藻类,从而提高水体的透光性,维持水生植物的生长。但由于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也会增加水体的污染负荷,因此水生动物的放养需要控制一定的比例。同时应注意的是,如果景观水体将作为中水回用水的调蓄池时,一般不可放养水生动物[4]。

4)微生物处理。由于微生物是水体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它可以将营养物质转化分解从而为其他生物所利用。微生物的筛选和培育应根据水质状况决定,从而保证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有效去除。该方法运行费用低,1 m3的水域每年维护费为2元左右,对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高,多用于有限水域的水质保持和修复,是国内外景观水体水质维护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5]。

3 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的日常管理建议

由于景观水体成为居住小区内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一个窗口,日常的维护就尤为重要。首先应定期清除水体内的各类垃圾如落叶枯枝、死鱼、有机高聚物制品和各类生物固体废物等,保证水体的透光性和溶解氧量。其次了解水体中水生动植物种群的规模和数量,及时收割、捕捞或补充放养,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最后为保证水体的景观效益和对地下水质的污染,可在湖底和边坡铺设防渗设施,控制湖水的渗透量。同时为了补充景观水体的水量损失,需要考虑将经过初期弃流的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首要补充水源。

4 结语

居住小区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应根据外界环境和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水质污染控制和保障技术,有效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维护居民的不可或缺的居住环境。

[1]GB 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S].

[2]苟红英.绿色居住小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柴宏祥,何 强,张 丽.绿色建筑小区景观水体水质安全保障技术[A].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城市出版社,2007:786-790.

[4]HE Qiang,CHAI Hong-xiang,HUANG Li.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es for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s Utilization in Green Building District[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14(3):362-368.

[5]B Janosovaa,J Miklankova,P Hlavinek,T.Wintgens Drivers for wastewater reuse:regional analysis in the Czech Republic,2006,187(35):103-114.

Water quality guarantee technology of landscape water body 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GOU Hong-ying

(Guangdong Academy of Building Design,Guangzhou 510010,China)

In light of unconventional water source used 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landscape decoration,the paper surveys and analyzes current micro-polluted landscape water quality guarantee and water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practice,puts forwards a set of water quality guarantee technology including natural oxygen filling,establishing ecological revetment,physical filter and increasing chemical agent and so on,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managing daily landscape water quality.

landscape water body,water quality guarantee,unconventional water source

TU986.2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3.10.091

1009-6825(2013)10-0217-02

2013-01-01

苟红英(1980-),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沉水植物居住小区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1990-2019年城市湿地沉水植物恢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沉水植物种植工程实施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以武汉紫阳湖为例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