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3-08-15

山西建筑 2013年4期
关键词:营造建筑设计传统

刘 然

(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0)

1 中国建筑的发展

中国建筑在夏代和商代为萌芽期,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廊院形式;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布局原则已初步形成;秦代和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以阿房宫等为代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文化的繁盛,国力的强大,使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以大明宫等为代表;至于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的建筑,则上续盛唐之余脉,下启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以河北正定隆兴寺等为代表;进入延续600余年的明、清大一统时期之后,明代的紫禁城,清代的避暑山庄等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但是,此时的中国渐趋保守,使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华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没落。到了近代,世界国家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使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又一次受到了冲击,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因此,如何在如今社会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目前面对的问题。

2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发展传统建筑文化,首先要了解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周易的理念,既注重“天人合一”的境界,又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各种理念的融合体现在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故宫和北京四合院是其主要代表;同时建筑的营造需要尊重自然和顺应环境,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建筑用地。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建筑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与如今社会“以人为本”、打造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理念不谋而合。

发展传统建筑文化,需要了解传统建筑的外观、装饰及外围环境等。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是由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组成,平面形式多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木构架结构。这些单体建筑组合成为一组建筑群体,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此群体形式出现。我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也极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台基和台阶本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但给以雕饰,配以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与雄伟;屋面装饰可增加屋顶形象的艺术感染力;门窗以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天花即室内的顶棚,是室内上空的一种装修;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再者建筑周围的环境及园林庭院景观也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一项,为建筑营造了意境,使建筑既有赏景之功效也成为园林中的景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所谓传承,不是一味的向历史伸手,简单的仿制。在我看来传承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现有的祖宗留下来的建筑予以保护;2)对民众展开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再者就是对传统建筑的营造手艺的研究和传承。只有把古建筑完好的保存下去,才能有供一代一代人研究的基础;只有对民众开展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同时提升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的追求;只有研究和传承传统的营造手法,才能进一步的理解传统建筑的营造和内涵,才能更进一步的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及理论支持。

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是在吸收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建筑文化,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不断增强原创能力,创作有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是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现代建筑,使其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和多样性,使其具有深层的协调感和中国文化内涵。

提炼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或符号,将其进行打碎重组,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容易让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对传统的传承,唤起人们的共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使历史上的形式获得新的多重价值和意味。建筑大师黑川曾经说过“只有对传统中看不见的东西有真正的理解,才能把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语言)作为符号分解、抽象出来”。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传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应该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赋予现代建筑传统民居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结合当地的固有经验,使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

传统,其实可以看作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连续过程,是一种文化精神。如今,随着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更新的观念和情趣,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通,如果不能大胆否定与当今时代不合拍的传统,那么我国建筑设计将会远离时代精神,重蹈闭关自守的覆辙。曾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的崔恺大师就说过“我希望在本土文化回归的过程中,要走创新的路,要表达我们这一代人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尊重,要让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在我们手中写下去。”

4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人员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外观构造、颜色装饰等,同时能够从中提炼出相应建筑设计中所需要的传统建筑符号,并将其灵活运用;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人员面向世界,开拓视野,研究世界各国建筑,从中提取优秀建筑营造理念、建筑表现手法以及建筑形式,并将其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形成新型建筑形式,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他国建筑;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营造理念更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现代的建筑人员,充分学习中国儒家、道家以及周易的思想,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学习中国画的意境,将这些思想艺术融会贯通运用在现代建筑理论中。只有这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才能得以传承,才能真正的发展。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 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J].建筑学报,1999(8):23-24.

猜你喜欢

营造建筑设计传统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