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学说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3-08-15梁启玲杨春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6期
关键词:调护情志体质

梁启玲 杨春梅

健康教育是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体质学说中的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将中医体质学说运用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患者的不同体质,把握好患者体质阴阳之偏差,对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自2011年10月,我院创伤科将中医体质学说运用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本院创伤科住院的骨折患者673例,女312例,男361例。年龄16~72岁,平均44岁。学历:文盲3例,小学43例,初中165例,高中283例,大学179例。住院时间12~76 d,平均28 d。

1.2 方法 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第1版为标准,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按中医体质分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通过客观评价患者的中医体质,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分数统计和体质类型统计,并进行健康干预指导,患者出院前,再次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分数统计,前后对照比较体质辨识分数。健康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施个性化健康指导 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评估,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根据量表设计原理,以问询录入的方式,采集患者健康信息。通过对9种体质分值的结果分析,来判断患者体质类型,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实施个性化健康指导。

1.2.2 饮食调护 骨折患者由于伤后气血失和,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合理的饮食调护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对饮食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如果药疗、食调适应病情,就可相得益彰,提高疗效[2],我们针对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结合骨折三期生理特点,对患者的饮食护理进行辨证施护,例对于阴虚体质,宜食滋阴清热之品,如西洋参、沙参、玉竹、枸杞煲乌鸡、水鱼等,忌食煎炸、辛辣之品;血瘀质患者多食活血去瘀的食品,如黑木耳、黑豆、醋等;特禀质患者忌食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如浓茶、鲤鱼、牛肉、酒等;痰湿质患者一般体形肥胖,食欲旺盛,喜食肥甘厚味,护理人员可结合一些临床病例进行宣教,让患者了解到痰湿体质易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重视恣饮纵欲对体质的负面影响,饮食上注重强健脾胃,多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控制进食量,戒烟戒酒。我科制作了精美、图文并茂的健康指导卡片,详细介绍9种中医体质的饮食调养、进补的注意事项、列举补气的食品以及温馨建议等,平时定期出板报和进行健康讲座,为患者详细讲解中医体质的特征以及调养的有关知识,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档案分发对应的健康卡片给患者,认真做好宣教,尊重患者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并做好记录,进行跟踪评价。

1.2.3 情志调护 患者情志变化会影响疾病发展及转归[3],《内经》指出,情志的失调对内脏的损害大。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经济情况等有所不同,患者的心理变化各异,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反应。护理人员要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志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情志问题,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调护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护,如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患者性格易急燥易怒;气虚质、阳虚质患者,性格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要注意转移患者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志刺激,耐心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认识到忧思悲观、喜怒不节、情志内伤之弊,保持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的良好状态,让患者领悟到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身体才会气血和畅、营卫流通,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护理人员设法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如下棋、听音乐、练气功等 ,鼓励患者之间交流思想,保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使之身心愉悦、安心愉快的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同时要做好患者周围人和事的调解工作,做到医、护、陪三者联为一体,共同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

1.2.4 康复护理 骨折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中医体质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把预见性护理融入康复锻炼中,进行早期规范护理干预,如血瘀质、气虚质患者,骨折后容易出现深静脉栓塞的问题,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有无反常的情志反应,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等,遵医嘱使用活血化瘀药物,配合理疗、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同时加强患者原有疾病的护理,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阳虚质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湿邪的侵袭,指导患者做一些舒缓柔和的功能锻炼,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痰湿体质者身重易倦,懒于运动,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遵循动静结合,主动、被动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4],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术后的不同时期,骨折部位骨痂的生长情况等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少至多,从易至难,并教会患者及患者家属正确的锻炼方法,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克服恐惧心理,使患者进行主动的配合锻炼,对主动运动的患者多指导、多鼓励,指导其进行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运动,鼓励患者微小的进步[4],提高其对治疗康复护理的依从性,降低骨折伤残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673例骨折患者经过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后,9种体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673例骨折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及干预前后辨识分数比较(分,±s)

表1 673例骨折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及干预前后辨识分数比较(分,±s)

体质类型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9 63.00 ±2.83 57.22 ±3.19 5.97<0.05 116 74.05 ±5.01 82.13 ±6.08 -17.61<0.05阳虚质 108 57.44 ±11.16 47.80 ±8.85 16.16<0.05气虚质 102 57.61 ±11.41 47.56 ±8.99 16.18<0.05阴虚质 96 56.82 ±11.83 44.61 ±8.34 16.39<0.05血瘀质 83 61.70 ±10.09 47.31 ±6.88 18.85<0.05湿热质 73 53.63 ±11.77 42.95 ±8.64 12.35<0.05痰湿质 53 45.74 ±5.63 38.76 ±7.01 11.81<0.05气郁质 33 41.96 ±4.48 35.62 ±5.05 8.51<0.05特禀质平和质

3 讨论

预防为主是中医护理的一条重要原则[5]。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未来医学是预防医学。根据王琦教授“体质可调论”[6]理论,以中医体质学说为指导,在673例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通过客观评价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在饮食、情志、康复护理方面制定出科学、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方案,9种体质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通过对干预前后的体质辨识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属于平和体质的患者经调整后,其体质辨识分数有所升高,属于其余8种体质类型的患者经干预后,其体质辨识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中医体质学说运用在临床护理的健康教育中,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因此,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开展体质辨识工作,通过评价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获得预测患者未来发病风险的资料,并且通过改善体质的方法,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体化调护方案,大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促进患者的健康水平,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晓天.中医体质学与膏方养生[J].科学生活,2008(12):59.

[2]刘文军.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证规律及临床传承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3]李淑红,史维丽,胡忠莲.骨伤患者的中医情志调护[J].宁厦医学院学报,2007,29(3):333 -334.

[4]张 云,王青芳.骨科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36.

[5]申惠鹏主编.中医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

[6]王 琦.中医体质三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653-655.

猜你喜欢

调护情志体质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