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

2013-08-15马恒

河北农机 2013年4期
关键词:公差尺寸测量

马恒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130000

机械专业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包含大量的理论概念、专有名词、公式,所涉范围广泛。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完全掌握该课程的特点及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同时,老师应当了解学生,并注意学生在课程中的反馈信息,让教材的处理与课程教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

1 机械类专业关于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

1.1 教学性质与教学任务

“公差与配合”属于标准化范畴,《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作为机械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公差与配合在国家标准中的基本术语和定义,熟悉关于极限与配合标准最基本的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对代号的认识解读及标注。会使用相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备选择公差配合的能力,能够正确选择量具,可以进行技术测量工作,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2 教学的基本要求

1.2.1 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的尺寸、形状与位置精度的概念以及形位与尺寸精度之间的联系,具备设计几何量精度的基本能力。

1.2.2 了解设计典型零件以及传动件精度的基本理论知识。

1.2.3 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调整和使用方法。

1.2.4 具有用技术测量的方法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测量的能力。

2 优化提升课程体系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课程一般分成公差配合以及技术测量两方面,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包括:形位公差、机械表面的粗糙度、机械出轮传动公差以及测量等,该课程阐述的内容与实际需求有着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那么,该怎样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有限的课时中既能完成理论教学还可以做到实验教学呢?为解决这一难题,依据本校机械类专业的特点,需要重新调整课程内容:既能重点讲解课程经典内容分类,例如重点讲解选择公差和配合的形位公差以及尺寸链,在讲述该内容的同时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联系,尤其是对教材中和实际生产相关的内容做重点强调,从而提高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对于和其他课程教授内容重复的地方做简单介绍,例如在机械绘图的课程内容中,已经包含了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上课时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可只做简单的讲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纸进行详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上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做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这几个问题:明确此次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要求;确定课程教材的内容与体系的主次关系;抓住教材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在教法上,老师应努力去寻找自己上课方式,打破以往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根据“教案”来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学习实践。开课的第一堂课很重要,新学期学生看到新老师与新课本,都有一种好奇心,迫切想要知道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使用价值,在以后工作中是否能够用到。老师必须在第一堂课上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专业理清了课程所用的教材以及参考书;课程的产生过程、发展以及主要内容;明确教学任务;理清此次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生产,明确开设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最后阐述学习与考核方法等。

4 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具有概念多、专业术语多以及标准多等特点,在教授课程中学生该怎样理解这些概念、术语以及标准是掌握本门课的关键,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例如在本课程的第二章关于光滑圆柱的公差和配合中,涉及到基本尺寸、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以及过度配合等专业术语和定义,教师可以选择以学生在机械加工实习中所做的零件——齿轮轴为例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齿轮轴图纸所提供的信息,指出齿轮轴图纸包含的尺寸、表现形式,利用具体的数值计算,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上述概念;其次,依据图纸上的代号,介绍国家相关标准,怎样查表等内容;最后,指出该怎样选用光滑圆柱的公差和配合。

对重要概念的讲解,教师还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鼓励学生提问,大胆指出在听课的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头脑风暴法、鱼骨法等。结合实际,利用项目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课堂氛围就会更加活跃,不仅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力。

5 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项环节,是考查学生对课程所包含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由于本门课程所涉名词及专业术语多,尤其是抽象概念比较多,单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让学生在考前对课程所涉内容死记硬背,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平时成绩加上实验成绩及笔试成绩,以三者的综合成绩来考核该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用人单位对此类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此让学生掌握技术测量的方法。

[1]孔岭岚.浅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2]夏天.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方法浅谈[J].职教论坛,2012(11).

[3]李晓军.浅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J].科学时代,2012(12).

猜你喜欢

公差尺寸测量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D90:全尺寸硬派SUV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测量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佳石选赏
Vishay的新款VRPower®DrMOS尺寸更小且更高效